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6 10:33:37瀏覽619|回應1|推薦2 | |
艾亞這一說,我才發現伊利達弟兄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 又等了幾分鐘,伊利達弟兄回來了。 他跟艾亞說了一陣話,艾亞走過來說,餐廳找到了,走吧。 我們搭公車到了那餐廳,周圍是個熱鬧的地方。進去一看,場地不大不小,卻是人滿為患。雖然可以隱藏在人群裡,但在這種杯盤交響的喧囂聲中,怎麼談呢? 我搖搖頭,大家走了出來。 伊利達說,還有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 我們又坐上公車。 這次的餐廳是在一個安靜的角落,佔地不小,安靜幽雅。更重要的是,餐廳是個獨立的一層樓建築,屋頂上的陽台布置成廣闊的開放空間。當天客人不多,都在一樓室內用餐。我們要求店家在屋頂陽台正中央擺設餐桌,他們答應了。擺設好後,我們一看,空曠的陽台上只有我們,連服務生也都遠在 - - 大家坐定,點好餐點,支開了服務生之後,我們開始彼此認識一下。我數了一數,連茂焜和我共有十三人。除了那五位弟兄之外,有幾位是平常對召會生活與福音比較消極被動的,不料在這困難的時候,都站了出來。有幾位是剛剛開始與我們聚會的,環境的艱難沒有嚇阻他們。還有兩位是我根本不認得的,其中一人就坐在我旁邊。 介紹完畢,有一小段沉默。 沉默,不是沒有話說,也不是不想說話。 而是面對這個得來不易的場合,只有兩三個小時,大家都不願用無謂的談話糟蹋了這寶貴的交通。 - 我考量了一下,覺得應該跟弟兄們講講歷史。 - 時間有限,不能講兩千年召會歷史,只能從主的恢復進到中國講起。 也不能講太多歷史事件,只能從聖經中神聖的啟示如何經由中國兩位忠信的主僕傳承下來講起。 講這一段,因為這是我們今天之所以會一起在這種環境之下,坐在這一個陽台上,全然忘我地在靈裡交契的緣起。 我們坐在這陽台上的十幾個人中,茂焜與我來自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生長在台灣的華人,和中亞草原上的突厥﹑韃靼﹑俄羅斯人,一起坐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的一家餐廳屋頂上。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的思維模式,意識型態,喜怒好惡,生涯規劃等等,在億萬生靈之中幾乎不會有交集。怎麼在這麼一個地方,這麼一個環境之下,同心合意地坐在一起?
當然,也不能說我們之間全無交集。 我們的交集就是我們的主耶穌。 正如新約羅馬書所說: 因為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眾人同有一位主, 祂對一切呼求祂的人是豐富的。
但是他們之所以會在這裡,是因為他們讀了兩個華人弟兄的書—倪柝聲與李常受。 就像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安得列弟兄,阿姆河畔的艾瑪姊妹,莫斯科的瓦洛加上校,天山伊塞克湖那岸的庫汪德(他們的故事,都記載在這部落格裡)…還要加上茂焜和我,還有其他遍布全球,不知凡幾的弟兄姊妹…倪﹑李兩位弟兄的職事,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所以,就從倪弟兄講起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