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蝸角 (第26屆時報文學獎)
2006/08/18 16:26:47瀏覽404|回應0|推薦2

我爸常說:「能同你段叔叔學篆刻,算你上輩子造化!」

我十歲上開始學書法,啟老師是父親。他老人家教書法,剛提筆就得練懸腕,搦一管羊毫筆在宣紙上反覆劃寫等粗直線、曲線和圓圈,這是給開筆寫篆書、隸書預作準備的。無視我麻顫不已的手臂,父親斜睨著歪七扭八、大小不一的線條邊搖頭邊說道:「基礎沒打好,寫什麼都是空的。要知道,你段叔叔小時候吃多少苦,才能有今天這般局面。」

段叔叔能有什麼局面?不就整天穿著一襲深藍長袍,捻著長髯,笑嘻嘻地在社區裡頭閒蕩嘛?

六七年過了,我爸教會我囫圇吞棗篆隸草行楷各式書體,依樣畫葫蘆,寫得有模有樣,人人稱讚,他老人家頗為得意,才敢把我推薦給段叔叔。至於功力如何,套句段叔叔後來給我的評價:「縱橫正有凌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這話說得含蓄,話裡褒貶參半,褒的是我小小年紀就有翰墨志向(段叔叔誤會了,這是我爸逼的),貶的是徒有形似罷了。

段叔叔跟我爸不同,他也不叫拿刀,就在房裡給我講故事,講上一段便打發我到附近的故宮去看書法展品。故宮院長和段叔叔是相熟的,我每回去都佩帶貴賓證,還有專人講解,想偷懶都不行。後來段叔叔問我最喜歡哪幅?我答說蘇東坡〈寒食帖〉。他問為什麼?我說寫得那麼醜都還能進故宮,我看我以後機會蠻大的。段叔叔追問難道沒人給我講解?我說講是講了,還不因為他是蘇東坡,要換成別人還能這樣推崇嗎?段叔叔登時笑咧了嘴,直呼「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段叔叔其實蠻會講故事的。有陣子我正在讀《小人國歷險記》,他也講了一個類似的:說蝸牛角上兩根長鬚,裡面各有一個國家,左邊的叫觸氏,右邊的叫蠻氏,兩國經常為了爭地而大動干戈,鬧得不可開交。我聽得入神,段叔叔話鋒一轉,說道:「學篆刻,也要能小中見大,大中見小才行。」

段叔叔有個常用章,印文是「刀筆吏」。這話一點不誇張,段叔叔和別人不同,他寫日記是用刻印載事,比如說當天心情愉快,他就刻一方「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某些時日湧起鄉愁,就刻幾枚「舊江山渾是新愁」、「春愁如雪不能消」;閒來讀書,就鍥若干「讀書但觀大意」、「肚裡曾藏八千卷」;往陽明山遊山玩水回來後,便窾刻幾枚「獨於山水不能廉」、「自嫌野性與人疏」;當然,更多印是談刻鍥心得的,比如說「筆圓如錐」、「奪造化靈氣」、「刻劃始信天有工」等等。不過這些印,一旦我在《刀筆吏印譜》用完印,段嬸嬸便立刻接收拿去轉賣換錢。

段叔叔刻印極快,他能左右開弓,右手寫書法,左手刻印。別人篆刻是先描印框,在紙上寫印文然後反貼印面,呈現倒反書體再下手開刻。他身手俐落多了,右手拾起石頭,端詳了一下印面,底稿也不打,左手直接取刀刻劃,一時間刀走龍蛇,山崩雲亂,驚濤裂岸,氣象森嚴。起筆收勢,轉折鉤劃,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各自恰到好處。那刻劃好的石頭好似甦醒過來一般,睜起水汪汪的眼睛逕在石臉上好奇地探望,顰笑之間逐漸有了千姿百態。

我爸後來得知我同段叔叔一年多,居然沒刻過半顆印,大為光火,怒斥道:「你要曉得,你段叔叔是不收弟子的,多少人千託萬請、程門立雪,哪一回他不婉拒到底?要不看在你大陸上的爺爺,曾救活過你段叔叔父親的面上,你小子哪來這等福分?再說你段叔叔從小就是金石世家子弟,家學淵源,書藝精湛,清初乾嘉學派寫《說文解字注》的段玉裁,你是曉得的,那是你段叔叔的上六代祖先啊!這等因緣,居然給你這小子辜負了。」

我把父親的話轉述給段叔叔聽,他笑我爸性子太躁,欲益反損。於是他又給我講了個故事。說南方有位帝王叫儵,北方帝王叫忽,中央也有個帝王叫渾沌,儵和忽兩位帝王作客於渾沌之所,渾沌招待周到,賓主盡歡。兩帝圖思報答,便說:「凡人都有眼耳鼻口七竅用以視聽食息,唯獨渾沌兄沒有,請讓我們試著幫你鑿開七竅吧。」於是每天幫渾沌鑿通一竅,好不容易七天鑿完,誰知七竅鑿成,渾沌竟一命嗚呼。段叔叔見我沒領悟過來,接著又說:「篆刻過程不也像為渾沌鑿竅嗎?大多印家注重筆劃講究,眉目清楚,看似鑿成七竅,實則喪盡元神。好的篆刻,必須就渾沌而渾沌,順石性而保其情,看似已鑿而實未鑿,鍥出的印文只是把石性石情顯揚出來而已,而不是斲傷。」段叔叔說完後,便從身旁拿起一枚圓石,逕自刻劃起來,刻完後交給我,說:「送你!回去交差。」我喜孜孜的端詳著上頭的印文,小篆白筆,寫著「篆愁君」,大概是說我為篆刻而愁的心事。

我爸把印握在手心來回摩挲,笑得合不攏嘴,直說:「傻人傻福,居然給你得了一枚好印,這『篆愁君』端得渾然天成,無懈可擊。」父親另一手翻開桌上擱放的《南張北溥書畫集》,繼續說道:「你看,這張大千畫裡的用印『大千居士』和溥儒的閒章『乾坤一腐儒』,都是託你段叔叔刻的,好生氣派,常人是刻不來的。好畫配好印,相得益彰。」

等我真正刻第一枚印已是三年後的事。期間段叔叔不曉得給我講過多少故事,最後都和篆刻道理有所相關。比如說,開刻當天,我正瞪大著眼盯著一顆石頭猛瞧,腦海直響起父親的聲音:「有一種石頭,渾身溫潤透明,勻佈血絲,光彩映人,乃石中豪傑,叫做雞血石。」段叔叔看出我的心思,拿起雞血石說道:「石頭與人一般,並無貴賤之分,只有剛柔之別。剛石如狂者,宜用尖刀使之含柔;軟石如狷者,宜取鈍刀使之能堅。因石制宜,要皆展現各自風采面貌而已。」然後他就取刀在雞血石腰身刻了幾個字:「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要我也拿一顆來試試。

我下刀時光想反書便遲疑許久,刻成的印文粗細不一,還有好幾處崩筆,段叔叔在一旁指導說:「石情神氣最重要,崩就崩,山崩亂雲,原是石頭本色,犯不著介意。」

我同段叔叔學印第五年,他眼力漸退,終至全盲。段嬸見不濟事,便離家出走,再沒回來過,還是我爸僱了個菲傭才照料好他日常起居。

我爸嘆息著說:「好端端一個人,這樣用眼過度,後半輩子就報銷了。」

可只有我知道,段叔叔還能刻,他吩咐我不要張揚,說:「這樣反倒省事。」如今他刻印不似往常神速,顯得淡泊許多。還是左手持刀,右手握印,只是食指會不斷撫摸印面,確定鍥刻位置,才一刀刀刻劃。就在這個時候他又給我講了個故事,說有個叫庖丁的廚師,十九年來,解牛不下數千頭,刀刃卻始終毫髮無傷,彷彿剛新磨好似的。段叔叔停下來問我為什麼?我知道一定又和篆刻道理有關,想了想,便答說:因為他知道牛的骨骸結構。段叔叔開心地說:「對!庖丁以薄刃優游關節裡的空隙,所以能刀刃無傷。更重要的是熟練精巧之後,可用神遇而不以目視,所有感官退居其次,全讓精神展現。所以,你段叔叔我啊!目盲心明,越來越能體會石頭的喜怒哀樂、滄桑變化,越來越能和石頭渾然合一,也就越能把石頭的性情刻出來。」又說:「印有陰陽,朱文為陽,白筆為陰;目也有陰陽,明為陽,盲為陰。當然,生命也是有陰陽的。」

後來有一天,菲傭焦急地跑來找我爸,說段叔叔喚不醒了。那時我正在金門當兵,聽父親說段叔叔臨終時,手裡頭還緊握著一顆印,上頭刻著:「終生與石為伍」。

那陣子,我正巧在金防部軍事圖書館當差,意外翻到一本清朝善本書《事物異名錄》,裡頭「昆蟲類,蝸」一條這樣記載:「《清異錄》:『李善寧之子貧,家壁詩末云:「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我才恍然段叔叔刻送給我的「篆愁君」,指的是「蝸牛」而不是為篆刻而愁的我,而這蝸牛不就是他給我講的蠻觸兩國的故事嗎?這時我忽然聯想起白居易的〈對酒〉詩來:「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然後,段叔叔彷彿又活過來似的,拿著一把刀,一枚印章在我身旁開懷地笑出聲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ustmic&aid=40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