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末代武士,沒有辜負那身甲冑
2005/10/29 22:47:41瀏覽3186|回應0|推薦12

紐約蘇活區。設計師jill stuart的店裡,陳列著復古二手衣。這些復古情懷,後來完全呈現在2004春裝中;在倫敦的服裝秀,猶如向二○、三○到六○年代致敬的盛宴。

懷舊。是的,復古情懷在流動,流向許多迥異的風格與癖好。

2005時裝宣稱,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完美筒裙和典雅長裙,將取代暴露的時裝。設計師菲利浦布洛奇說:「許多人告訴我,她們想起葛莉絲凱麗和奧黛麗赫本,希望讓自己顯得莊重。」布洛奇認為《飛行家》、《小可愛》和《尋找夢幻島》等懷舊影片,更加助長今年的復古風。

其實懷舊影片更早就有。《美麗佳人歐蘭朵》裡,歐蘭朵亦男亦女的衣裳,《莎翁情史》裡女主角的俊俏男裝,與莎士比亞那煙管褲、高領片、收腰身的華服,這些中世紀服裝的色澤、樣式華麗精美,無不是現代的古典再現,無不讓人讚嘆再三。兩部影片的服裝設計師威爾,很能掌握時代氛圍和人物味道,也因此獲得奧斯卡殊榮。

「電影服裝的創意與時尚界的靈感,愈來愈相互影響。」因此,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在2003秋冬款式裡,讓我們看到了十七世紀男性貴族的服裝特質,與現代時尚的搭配。

從中世紀拉到近代。從《第一武士》的鎧甲到《末代武士》的甲冑,看得出服裝設計者對時代背景的沉思,推敲出末代武士的悲與美。於是,觀眾看到如巨型牛角般的頭盔,從濛濛迷霧的密林衝出,彷彿戰神降臨,令人無不震慑。

最後,當末代武士不支倒地,如櫻花的瞬間殞落,觀眾感動的除了一個時代的逝去,還包括愛戀、效忠與服裝間的複雜關係。末代武士,沒有辜負那身甲冑,美極了。

十七世紀歐洲男性貴族的服裝,或十九世紀日本武士的甲冑,未必僅僅是服裝史考據結果的製作。

懷舊的終極典型,也許是19世紀中期英國畫壇的「拉飛爾前派」。他們特別尊崇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拉飛爾,認為他的藝術已達理想美和均衡感的最高境界。畫家若要創作,不必他想,只要模仿拉飛爾或以他的畫風為藍本即可。

拉飛爾前派的心思結構,難以想像。末代武士的甲冑也不是全無創新的古裝,否則不過是翻模灌漿的仿造品。

電影服裝設計不是單一藝術,它綜合了歷史、文化,劇場、科技等等活動。服裝設計者葉錦添因《臥虎藏龍》獲2001年奧斯卡殊榮,他就直率說,設計「不必完全拘泥於考據得來的歷史格式」,而應以不限時空的想像力來進行。

以傳統為底,加進時尚感設計,這不正是香奈兒的2003秋冬款式?卡爾拉格菲領導了這股創新的懷舊風嗎?67歲的他破天荒首度推出四款牛仔服飾,正是對童年回憶的表徵嗎?

且慢。

電影服裝創意與時尚靈感相互激盪的浪花,應不是單純的、少數人的懷舊情感所能帶動。懷舊也許已由點、線擴大為面,但還有很多可以思考。

 

2005.10.29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9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