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8 22:29:38瀏覽1240|回應0|推薦18 | |
索契冬奧揭幕,這裡鄰近高加索山的伊斯蘭叛亂分子大本營,激進伊斯蘭分子揚言破壞冬奧。俄羅斯與高加索衝突由來已久,去年10月13日莫斯科千人上街,打砸外來移民聚集的商店和市場。起因是一個俄羅斯人遇襲身亡,據錄影畫面,凶手是「非斯拉夫人長相」的北高加索男子,民族主義份子因而認定是穆斯林移民。 類似衝突已多次發生。由失業率高,莫斯科人視高加索人為「外勞」,而高加索本就存在分離主義運動,更使雙方族群摩擦擴大。 這些來自高加索、中亞的移民都是俄羅斯公民,但與斯拉夫族的宗教、文化、習俗、語言不同,因貧窮而到大城市找工作。這幾年俄羅斯人就呼喊「停止餵養高加索」,民族關係持續緊張。 車臣鬧獨立時,俄羅斯重兵鎮壓,車臣人死傷無數,才有所謂「黑寡婦」,倒下一個,起來一片。車臣不斷進行自殺式爆炸,使俄羅斯人也成為受害者,加劇對高加索人的排斥,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日益高漲。 冬奧為何選在索契? 索契位於俄羅斯、喬治亞接界處的黑海沿岸,是俄羅斯最大的旅遊療養勝地,每年遊客超過 300萬人。氣候溫和、溫度變化不大,一年平均有 240天是晴天。即使冬季,棕櫚樹和柏樹依然翠綠。索契經濟收入80%以上靠療養和旅遊業。 大高加索山脈(海拔 索契市的森林覆蓋率達 82%,植物將近3000種,幾乎世界所有亞熱帶植物都可以看到。大高加索山景色獨特秀麗,適合山地旅行和山地滑雪。 奧斯特洛夫斯基(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1936年)是蘇聯20世紀初作家,在戰鬥中負傷,全身癱瘓,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也在索契療養。他的毅力驚人。他口述由妻子寫成著名的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世時年僅32歲。1940年他的故居建成為國家博物館。 托爾斯泰,曾到高加索當兵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生於貴族家庭,年輕時是紈桍子弟,酗酒好賭,欠下大筆賭債。哥哥看不下去,1851年要求他一起到高加索當兵,揮別糜爛生活。 1854年他參與塞瓦斯托堡圍城戰,寫成《塞瓦斯托堡故事》:揭露貴族軍官的道德低下,歌頌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的英勇犧牲;既寫他們的渾渾噩噩,也寫他們的責任感;既寫他們的膽小,又寫他們的無畏。這部小說為日後的《戰爭與和平》奠定基礎。 塞瓦斯托堡位於克里米亞半島,面對黑海,有溫暖舒適的地中海氣候,是個療養勝地,有許多果園和葡萄園,許多清真寺、修道院、俄羅斯皇家宮殿及古希臘和中世紀的城堡。歷代沙皇常來此度假。 黑海是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的共有內海,塞瓦斯托堡是重要港口,各國覬覦。一千年來,遭受無數異民族侵襲。19世紀中期俄國統治時,爆發了大規模的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聯軍11萬人長眠於此。托爾斯泰即是參與此戰。 契訶夫的旅行記 古代犯人常被流放到荒涼遠方,一來讓犯人吃盡苦頭,二來讓帝王「眼不見為淨」,第三是「這個國家不要你了」。流放犯人很少活著回來。 中國古代的蘇武「北海牧羊十九年」,北海是今天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距中國非常遙遠。澳洲當年也是英國流放犯人之地。西伯利亞自古是不毛之地,也是俄羅斯流放犯人之處。 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曾流放,從莫斯科前往西伯利亞途中,常因癲癇症發作,倒在冰天雪地痙攣呻吟。名著《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大都醞釀於這段經歷。 《薩哈林旅行記》是契訶夫畢生自豪之作,1890年他拖著病弱之軀,走過苦寒荒涼的西伯利亞,來到太平洋濱的薩哈林島(即今天的庫頁島),這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契訶夫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狀態,寫出這本巨著。 俄羅斯地跨歐亞,莫斯科在歐洲,烏拉山是一條界線,翻過去就到中國所謂的「番邦」。許多文學作品描述山以東的異民族、異文化,驚訝多麼迥異歐洲。 曾被當成流放之地的西伯利亞,後代子孫,包括現在的中亞及高加索等地,該如何看待「高高在上」的莫斯科? 反穆斯林:停止餵養高加索 去年11月,約萬名極端民族主義者在莫斯科遊行,反穆斯林移民,高喊「白人的權力」、「俄羅斯是俄羅斯人的俄羅斯」等口號。 過去十年來,大量中亞、高加索移民勞工湧入莫斯科等大城,與居多數的斯拉夫族人時傳衝突。去年10月,總統普廷指出,營建業等產業需要移民勞工,但可能限制其他產業的移工數量。 但反移民情緒並未稍歇。莫斯科市長甚至說「那些俄語說得不好、完全是另外一種文化傳統的人,最好待在自己國家。」 高加索山位於黑海、裏海間,連接歐亞大陸,是中亞古文明的發源地。人口不足3000萬,卻有50多個民族。由於地勢複雜,許多民族雖近在咫尺,語言卻完全不通。 高加索分為南北高加索。南高加索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除了亞美尼亞,都信仰伊斯蘭教。北高加索屬於俄羅斯,包括達吉斯坦、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等共和國,信仰基督教(東正教)。蘇聯解體後,北高加索分離主義甚囂塵上,發生一連串戰爭。 少子化影響俄羅斯的民族構成。目前,穆斯林約佔總人口的12%-18%,預測本世紀中葉將達25%。俄羅斯有移民的內在需求。中亞和高加索經濟落後,人口過多,而俄羅斯人口老齡化,需要勞動力,中亞勞務移民正可填補。 但俄羅斯自身就存在矛盾,一方面進行兩次車臣戰爭,保駐疆土;另一方面,社會卻處處排斥車臣人。長期來看,俄羅斯無法拒絕來自前蘇聯地區的勞務移民。但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民族問題,類似莫斯科騷亂的事件將愈演愈烈。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