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隊長」六十多年前就上過中華民國大銀幕?九十年前就有3D立體表演?
2014/05/08 00:54:58瀏覽8057|回應0|推薦4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大片,絕少不了「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這位    
誕生在二次大戰時期的英雄,上一集頂著觀眾莫大的期待,卻因90%    
以上情節都發生在二戰時期,被看不下懷舊情調的21世紀台灣觀眾抱   
怨,差一點讓這部續集連帶被拖垮,好在編導表現突出,大大扭轉觀   
眾心目中的負面印象,終於發揮其該有的票房威力。不過,這一系列   
卻不是「美國隊長」和中華民國觀眾的首度接觸。早在60多年前、對   
日抗戰結束不到5年的上海市,已有改編自「美國隊長」漫畫的電影    
上映。            

                                                                                                             
史上第一部「美國隊長」電影(也是漫威漫畫人物首度上大銀幕),   
是在1944年的2月在北美上映,當年抗戰到了末期,美國電影進入中    
華民國難上加難,因此上海是到抗戰勝利後才上映,片名叫「無敵大   
探長」。應有不少朋友感到納悶,美國隊長分明是經過改造的超級軍   
人,跟探案有啥關係?原來出該片的共和影業,將人物設定整個大改   
編,把片中男主角從漫畫裡的史蒂夫羅傑斯,改成了Grant Gardner    
,身份變成檢察官,所以不用上戰場打納粹,也沒舉著盾牌,反而常   
常亮出手槍,基本上這片子改個名字就完全看不出和「美國隊長」有   
啥關聯,當年的漫畫公司對此相當不滿,共和影業則辯稱漫畫公司給   
他們的大綱並沒有講得詳細到男主角的名字、職業或是故事細節,他   
們可以「創意改編」。  

                                                                                                         
早年的漫畫改編電影常常走所謂「連載長篇」模式,一集幾十分鐘,   
一套有個十多集,在上海則是拆成上下兩部電影放映,所以在「無敵   
大探長」後還有「無敵大探長下集」,其實仍是Grant Gardner這位    
最莫名其妙之銀幕「美國隊長」的查案冒險內容。雖然「無敵大探長   
」上下集幾乎已將漫畫美國隊長的改得面目全非,還是從這原作改編   
而來,因之算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部引進上映的美國隊長電影。 

                                                                      

「無敵大探長」讓漫威在此後一聽到要改編自家的作品,態度會變得   
謹慎一些,因而之後就不太有亂改到面目全非、連人物名稱與職業身   
份全都不一樣的電影。無奈在1980年代來接洽他們的影片公司都只是   
B級片小公司,拍出來的影片質感粗糙、劇本可笑、演員演出讓人看    
了尷尬,難與華納拍攝的「超人」、「蝙蝠俠」之類的大製作相提並   
論。(近年倒是風水輪流傳了)這其中,美國隊長又出了真人版,應   
是第一次的彩色大銀幕版本,由男星麥特沙林傑主演,這回就真的沒   
再過度改編,男主角仍是從弱雞小兵變超強大兵的史蒂夫羅傑斯,也   
有一群納粹惡棍是他的對手。                                     
                                               

                
麥特沙林傑長得高頭大馬(比現任克里斯伊凡還要高大),是美國傳   
奇作家-「麥田捕手」原作者沙林傑的兒子,雖外型突出,始終未能   
走紅,拍了一些肥皂劇與B級小片,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搞不好是    
他最讓人有印象的角色。可惜,片子拍得太令人臉紅,在北美冷凍許   
久後直接推出錄影帶,神奇的是此片在台灣竟然有上過戲院,片名叫   
「閃電威龍」。以下摘錄當年「聯合報」的新片介紹(民國81年7月4   
日):                                                         

                                 

「閃電威龍」是從歷史中找靈感的科幻電影,描述二次大戰期間,墨   
索里尼發展出面目掙獰的「紅魔頭」科學怪人,但是同一位科學家又   
替美國製造出名為「美國神兵」的閃電威龍,兩位超人從二次大戰打   
到今日時代,花樣雖多,但是終究是邪不勝正。  

                   
                                                               
顯然今日的漫威對人物名稱、綽號等都有不一樣的譯法,和往昔大相   
逕庭,「閃電威龍」在台灣自然沒有締造多突出的票房,否則今日美   
國隊長未必會直譯成美國隊長。有趣的是,除了片子本身拍得不出色   
外,它在台灣賣座失利可能還有別的原因-同周上檔的其他美國影片   
還有一部叫作「異形3」,B級片對撞A+級大片,又沒有大牌影星掛帥   
,票房哪能不死得很難看?        

 

                              
                                                               
漫威電影在198、90年代很吃癟,一到21世紀陰霾一掃而空,從「鋼    
鐵人」、「雷神索爾」到「美國隊長」以至於英雄大集結的「復仇者   
聯盟」在全球各地賣得嚇嚇叫,將對手D.C.遠遠拋在身後,新世紀的   
漫畫英雄片除了特效更炫,還喜歡採3D立體拍攝(或是後製3D版推出   
),其實這3D也不是新世紀才有的玩意兒,早在距今近90年前的上海   
,就有推出了最原始立體特效表演,那時的愛普廬影戲院請來法國表   
演班底,推出一檔叫「紅綠眼鏡」的節目,若是對3D影片歷史稍微有   
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最早期的3D電影眼鏡就是紅綠眼鏡,利用色差   
來製造立體的視覺,難道90年前的上海人就有幸欣賞3D電影?真有那   
麼時髦?      

                                                  
                                                               
也沒有啦,畢竟近百年前雖已有人在研發拍立體電影,還最多只是試   
驗一下,也很難想像那些電影會飄洋過海從歐美到亞洲來上映,上海   
愛普廬的「紅綠眼鏡」是克難式的立體影戲,根據當年申報的描述,   
在觀眾面前有一大塊白布幕,沾上水就變成接近透明體,布幕之後有   
一盞燈,高度位置約和電影放映機的燈差不多,表演者就站在燈與布   
幕之間,越靠近燈,觀眾看到的影像越大,越靠近布幕(即離觀眾較   
近),影像反而越小。                                           
                                                               
3D電影最愛搞一些飛箭、子彈射向觀眾眼前的花招,近百年前的上海   
「紅綠眼鏡」表演也有,不過是要靠表演者朝向布幕後的燈丟東西,   
靠燈越近觀眾看到越大的影像,加上戴上紅綠眼鏡製造的色差,就彷   
彿物品直撲眼前。這「紅綠眼鏡」儘管不是立體電影,對當時上海人   
來說噱頭還不小,愛普廬上檔締造出色的票房,其他影戲院陸續接檔   
上演,照樣反應不俗,成為當年的熱賣表演。 

                       
                                                               
隨著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到了民國4、50年,貨真價實的3D立體影片    
前後推出了好幾部,從一開始賣座鼎盛到逐漸因不稀奇而反應淡下來   
。但在1980年代初,再興3D驚悚恐怖片熱潮,第一炮就是「13號星期   
五」的第3集。想想看,若是銀幕上的殺人兇手揮刀砍向觀眾,應該    
多刺激呀,也因此這部片在1982年8月中旬在美國上映,立刻登上周    
末票房冠軍,將已8度拿下周末賣座第一的「外星人」給拉下馬(不    
過隔周馬上又被E.T.踢下冠軍寶座)。                             
                                                               
30年前的台灣電影市場,西片上映戲院家數遠不如國片,能在台北市   
排到6家戲院的就是一線巨片,大多數都只是2、3家戲院上映,因而    
映期拉很長,連帶使得上片速度和美國映期都會隔上好一陣子,特別   
美商公司還會刻意將某些超級強片留到春節或暑假等大檔上映。「外   
星人」美國是暑假檔,台灣硬是擺了7個多月才在隔一年的春節上映    
,還是賣到全台大轟動,穩坐年度冠軍。至於「13號星期五」第3集    
,拖了更久,直到1983年的6月下旬才在台灣上映,發此片的UIP將譯   
名取為「立體殺手」,完全將「13號星期五」這個系列名給拋掉,用   
意很明顯是希望觀眾當一部全新的立體恐怖片,不想跟前兩集綁在一   
起,也可能因前兩集在台灣都票房不亮眼有關。   

                                                                                  
「立體殺手」在台北市竟也排到6家戲院,西門町兩大龍頭國賓與日    
新幾乎幾年才會連線一次,居然一起連映,簡直是超級大片才有的陣   
容。不過UIP並沒有真把「立體殺手」當成特大片,因為當年暑假首    
檔,對手福斯的「星際大戰」完結篇(雖然現在的觀眾絕不會視它為   
完結篇,但當時也沒人知道之後還真的會再拍一堆續篇)「絕地大反   
攻」來勢洶洶,UIP手上的第一強片是007第13集「八爪女」,因此先   
派「立體殺手」抵抗「絕地大反攻」,等「絕地大反攻」聲勢一過再   
派「八爪女」上場,國賓與日新連線其實是為了「八爪女」,只不過   
在「八爪女」之前先演一下「立體殺手」而已。    

                                                                                 
當年我沒上戲院看「立體殺手」,因為那時該片列為限制級,雖然實   
施分級制的初期,戲院根本都沒認真執行,但身旁大人也不會變態到   
把一個小學生帶進去看連續殺人影片,自然不知道那時的立體效果如   
何?以票房上來說,「立體殺手」北市1070萬,跟「絕地大反攻」北   
市3280萬當然是沒得比,可絕對是「13號星期五」系列在台灣放映的   
賣座數一數二好成績(雖然此後UIP再也未進口任何一集續集,直到    
第9集換成華商發行,台灣觀眾才又在大銀幕上看到傑森狂砍人)。    
                                                               
既然立體的殺人狂都賣座,立體的大白鯊應該更具威力吧?「大白鯊   
第3集:一柱擎天」也改用3D拍,美國也拿下一周票房冠軍,總票房    
還比「立體殺手」更好,只是「大白鯊」首集是影史賣座前幾名的轟   
動程度,到了「一柱擎天」已經下滑超過一半以上,在全美年度票房   
排行榜也只有15名,算是不成功,被力捧的新任男主角丹尼斯奎德沒   
有一炮而紅。在台灣,「一柱擎天」更苦情,本來跟「外星人」一樣   
要從美國暑假檔拖到變成台灣春節檔,哪知1983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打亂了整個布局,下回再來分解。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cksu0532&aid=1314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