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陀的古道 毗耶達西尊者
2013/10/02 18:54:44瀏覽291|回應0|推薦0

佛陀的古道

 毗耶達西尊者(Ven . Piyadassi) 編輯 方 之 中譯

第十五章

現在應當清楚了,四真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在四十五年說法中所教導的,包含著這些真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深入思考的人,會解釋說這些真諦是人和 人的目的,是人的究竟解脫,這就是結論。我們稱之為人,從最終的意義上說,是心和身的結合,或者是五取蘊。在人類階段,苦不是也不能獨立地存在於人的心和 身之外。因此,這就變得很清楚了,苦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人自己。正如佛陀所說的:五取蘊是苦。接著我們知道了第二諦是貪欲,它是苦因。現在,此貪欲何 處所生?哪里有五取蘊,哪里就生起貪欲。第三諦是寂滅,是此種貪欲的息滅,是涅磐──究竟解脫。這,也不是在人之外。最後第四諦是脫離此苦,脫離此生死輪 回的方法。

現在詳細分析起來,我懂得,在這裏是試圖指出輪回和輪回的原因,涅磐和涅磐的方法。輪回只是一種心身五取蘊的相續。換句話 說,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是物質世界,不是太陽和月亮,不是河流和大海,不是岩石和樹木,而是有情。從這種意義上說,輪回是五取蘊構成的人的另一名 稱。這是第一個真諦。在第二個真諦中,我們看到輪回的息滅。這是斷結之後的無上安全──涅磐。在這方面,可能要注意的是在上座部中,認為輪回正好與涅磐相 反。因為我們看到輪回是五取蘊的相續,而涅磐則是此種執取的息滅。人在此生中,享受官能的快樂,是不能從輪回中解脫的。只要他的貪欲和依戀不息滅,他就會 執著諸蘊和諸蘊有關的法。但是解脫了的人,現世體驗涅磐的快樂。因為他不執取官能的外境,他已經斷除貪欲和依戀,從此以後,不再有諸蘊相續,不再有生死輪 回。

最後第四真諦是八正道。在四真諦中,正如現在你可能已經發現的,八正道是唯一談修持的。在佛教中,不管修什麼行,都是在八 正道的範圍以內。它是佛陀生活方式的ABCXYZ。道是使我們能夠擺脫輪回纏結和證得涅磐的方法。在佛教中,涅磐是唯一的非緣起法。所以有必要記住:道 對涅磐並不起因和緣的作用。它只是一種方法。

由於此八正道是佛教唯一說修持的,我們應當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這種實踐的教義上用功。因為理論和推測,對一個講修持的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

平安和快樂沒有近路好走。正如佛陀在許多次說法中所指出的,這是唯一的道路。它是導致清淨生活達到是高峰的道,是精神領域 從低到高的道,是逐步訓練,即訓練語言、行為和思想,產生真實的智慧,達到圓滿菩提的最高點並證得涅磐的道。它是一切人的道,不分種族、階段或信仰,是我 們醒悟生命每時每刻都要修的道。

佛陀指出此正道的唯一目的,是用這樣一些話說的:

佛是覺者,彼為覺悟而說法;佛是調伏者,彼為調伏而說法;佛是寂靜者,彼為寂靜而說法;佛是渡過者,彼為渡過而說法;佛是涅磐者,彼為證得涅磐而說法。[i]

假若這是佛陀的說法和指出道路的目的,很清楚,道的聽者和信奉者的目的,應當也是相同的,而不是任何別的什麼。例如,一位仁慈和理解的醫生,其目的應是治好向他求醫人的病,而病人的目的,我們知道,是希望醫生盡可能快地治好自己的病,這是病人的唯一目的。

我們也應懂得,雖然有佛陀的指導、警告和訓示,但是法的實際在道上的修持,是留給我們自己的。我們應當以充沛的精力克服一切困難前進,注意我們沿著正道走的步子──曆劫諸佛走過並指出的道路。[ii]

佛陀為說明渡過的概念,用一個木排作比喻。[iii]讓我們來聽他說吧:

諸比丘,我用木排作比喻說法,計畫是渡過,非為保留。聽,注意聽我說。

諸比丘答:是,世尊。

佛陀繼續說:

諸比丘,有人出發旅行,來到一寬闊水邊,近岸危險;遠岸安全,但無船渡過至遠處彼岸,亦無橋樑。彼想:此水面伸展實寬大,近處岸邊不安全,但遠處岸邊無危險。較好之辦法,乃我收集草、樹葉、樹枝與木柴紮成一排,以此作為幫助,用我之手腳劃至遠處岸邊。

諸比丘,接著該人即造一木排,用手腳努力劃水,安全渡至遠處岸邊。渡過之後,彼想:此木排用處甚大,以其為幫助,我已安全到達遠處岸邊。最好我用頭或肩把它帶走,以備他處需要。

諸比丘,汝等以為如何?若彼如是作木排,對否?若已渡至遠處岸邊之人想:此木排用處甚大,以其為幫助,我安全到達遠處岸 邊,我最好將其拖上岸或讓其隨水漂流到我需要之地去。諸比丘,若彼如是處理木排,對否?諸比丘,即是如此,我以木排比喻說法,本意為渡過,非為保留。諸 比丘,通過用木排作比喻,汝等解法,要棄舍善法,何況不善法?[iv]

有人可能會問,為何道被稱為八正道?為何在每一道之前冠上字?簡單的答復是:還有道不是正道,是虛妄之道,是錯道,在錯道八因素之前,每一因素冠上字。佛陀在兩次教導中,用比喻使正確和錯誤區別開來。

佛陀對帝須長老說:

帝須,若有二人,其中一人無知識,另一人有知識,知道路。無知識之人問有知識之人道路,有知識者答:是,是此道,繼續行 走片刻,汝將見岔路,不走左邊,走右邊;再前行片刻,汝將見稠密森林,……繼之是一大沼澤水池,……陡峭絕壁……再前行不遠,汝將見一喜人之伸展平地。

帝須,現在,我將說明比喻之意。

無知識之人,意為世俗之人;有知識之人,意為如來,阿羅漢,無上覺者。岔路,意為使人困惑之事物;左邊之道,是八錯誤之 道,既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右邊之道,是八正道,即正見,等等;密林是無明之別名;大沼澤水池是感官之快樂;陡峭絕壁是 苦惱與失望;喜人之伸展平地,帝須,此是涅磐之名。帝須(在比丘生活中),高興!高興!我將建議汝,我將教汝。[v]

第二個比喻與上述比喻有些相似,是在《中部》第十九經中發現的。在這裏,佛陀說的是長滿樹木河谷裏的一大群鹿,該地是沼澤 池。現在有一人不希望那群鹿快樂,而是要使它們毀滅。假若他封鎖安全之道,開放一條不可靠的路,在路上設上引誘物,用繩拴一隻母鹿作為誘餌,那大群鹿就會 被傷害和損失。

但是另有一個,希望群鹿快樂和安全,開放安全之道,封閉不可靠之路,去掉引誘物母鹿,大鹿群就不會受傷害並繁殖。佛陀接著 解釋他的比喻說:沼澤地是感官快樂的另一名稱;大鹿群是眾生;第一個人代表魔鬼;不可靠的路是八邪道,即邪見,等等;引誘物是情欲快樂;母鹿是無明;希望 群鹿幸福的是如來,是阿羅漢、是無上覺者;安全可靠之路是八正道,即正見,等等。

佛陀說:

諸比丘,我已開放安全、可靠與快樂之路,關閉不可靠之路。已去掉引誘物與誘餌。諸比丘,具有悲憫之師長希望為弟子福利應作者,我已以悲心為汝等作。在此是樹,在此是單獨之棚屋。諸比丘,修定,不放逸,以後不後悔,我如是告誡汝等。

具有悲心之師長佛陀已不在,但是他留下了無上之法遺教。此法不是他發明而是他發現。法是永恆的規律,在一切地方,與男人和 女人,與佛教徒和非佛教徒,與東方人或西方人都在一起。法沒有稱號,不知有時間、空間和種族的限制,它遍一切處、遍一切時。每個依法生活的人,法就為他帶 來光明,他自己看到和體會到法,不能傳給他人。因為法要自證。佛陀喬達摩發現了法,像過去諸佛所發現的一樣。假若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心眼如實看到法,而不是 像書本中所說的法,我們就應當走這條古道。在《長老偈》中,圓滿的解脫者已經以熱情的語言說到此道和究竟解脫,其他的人聽他們講體會,心生歡喜,受到鼓 舞。但是僅是歡喜和鼓舞不能達到所希望的目的。所以,需要修道。《長老偈》中說:

需要慈愛與悲心,善於控制在戒行。

勤奮決心有目的,經常勇猛向上進。

浪費時間有危險,熱心肯定是安全。

當汝見此安危境,然後培修八道行。

汝等如是為自作,將觸[vi]涅磐不死程。[vii]

古道向一切人開放。在涅磐中無區別。佛陀提及八正道,與四輪輕便車相比較。他說:

無論是女還是男,此車無別均等待。

彼等來乘同一車,共同進入涅磐城。[viii]

從上面所說,很清楚,沒有此車的人,和有此車而未像指示所說的行進達到目的的人,是不能到達他的目的。在《中部》第一O七 經中,佛陀與伽那迦.目犍連婆羅門之間有一段有趣的對話。佛陀答復婆羅門的問題,詳細說明他是如何教育和訓練自己的弟子的。用心聽的婆羅門希望知道他所教 育的弟子是否都證了究竟涅磐,還是只有某些弟子證了究竟涅磐?[ix]佛陀的答復是:有些受他教育的人證得了究竟涅磐,但有些人還沒有。婆羅門接著向佛陀 提出問題:

是何原因,尊敬之喬達摩,是何理由,既是有涅磐,既是有趨證涅磐之道,既是有尊敬之喬達摩作導師,為何有些弟子受教證得究竟涅磐,但有些人又未能?

善哉,婆羅門,我在此答復汝。在此我問汝,婆羅門,汝意雲何?汝知去王舍城之路否?

是,座下,我知去王舍城[x]之路。婆羅門,於此,汝意雲何?有人可能前來要去王舍城,走到汝前,彼可能說:先生,我要 去王舍城,請告我去王舍城之。汝可能答:是,好人,此路去王舍城,直走片刻,汝將見一村莊;再直走片刻,汝將見一市場小鎮;再走片刻,汝將見王舍城及 其美麗之公園、森林、田地與池塘。彼由汝忠告指點,但彼可能向西走錯路。接著第二人前來希望去王舍城,……(如前)……“汝將見王舍城及其美麗之……池 塘。由於汝之忠告與指點,彼可能安全到達王舍城。是何原因?婆羅門,既是有王舍城,既是有到達王舍城之路,既是有汝作指導,雖同有汝之忠告與指點,但為 何一人可能向西走錯路,而另一人則安全到達王舍城?

尊敬之喬達摩,於此事中,我能何所為?尊敬之喬達摩,我是道路指示者。

即是如此,婆羅門,有涅磐,有到達涅磐之道,有我作導師。但我有些弟子,經我忠告與指點,證得不變之涅磐,有些則未證得。婆羅門,於此事中,我能何所為?婆羅門,道路指示者是如來。[xi]

有人認為老的東西作廢了,便匆忙批評起來,甚至可能會有匆忙的結論說:八正道,喬達摩佛陀發現八正道,已經是二十五個世紀了,過時,因此不適合於現在的情況了。但這種結論是膚淺的,其想法是不對的。一件事物,不管它是舊還是新,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使用。

從遠古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問題,每一個時代都各有自己的問題,我們對它們的態度也不同,許多解決的辦法亦已試驗過。八正道 將這些問題歸納為一個問題,佛陀稱之為苦。他說問題的根源是貪欲或自私的動機與無明或錯誤的見解。現在的問題是:現代人是否已經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者我們 僅僅是使問題惡化?人現在是否住在安全的狀態中?是快樂還是恐懼?是否繼續不斷地緊張?他的道路是走向神志清醒,還是走向發瘋?

現在,讓我們來看什麼是古道。古道是由八個因素構成的,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哪一 個因素我們能廢棄放在一邊?哪一個因素妨礙人的世俗或其他方面的發展?肯定,只有頭腦發昏的人,才會說正道過時了。因為它雖然古老,但它有一種永駐的新 鮮。正如前面已經說過的所有的問題能夠被歸納成一個問題,那就是苦。曆劫諸佛提出解決的辦法是八正道。正如布丁的證明是在食物中,這種解決的證明是它的實 踐。倫敦巴厘聖典會創建會長裏斯.大衛斯說:

佛教的或非佛教的,我已經考察了世界各大宗教的制度,我未發現它們當中有哪一種制度超過了佛陀八正道的完美和見解,我甘願依照那種道形成我的生活。

佛陀的偉大,今天仍放光彩,就像太陽抹掉較小的光輝一樣。他的古道,仍在向疲倦的旅行者招手,要他來到涅磐的安全和寧靜的休息所。在結束語中這樣說,我認為是不誇張的。

正如古語說:

有些人快跑,有些人慢行,有些人痛苦地向前爬,但是都保持在前進。都會到達目的地。

祝願一切眾生幸福快樂!

注釋:

[i] 《中部》第三五經;《長部》第二五經。

[ii] 《相應部》第二卷第一O六頁。

[iii] 《中部》第二二經。

[iv] 根據《義疏》,這裏的,意思是止(定)與觀,執著如此之高的精神成就尚且要捨棄,諸多的惡法就不必說了。

[v] 《相應部》第三卷第一O八頁第四八經。

[vi] “即證悟,《義疏》讀作Phusanta(觸)。

[vii] 《長老偈》第九七九、九八O偈。

[viii] Kindred Sayings第一卷第四五頁。

[ix] Accantanittham Nibbhanam(畢竟究竟涅磐)。

[x] 在印度,是一座大城鎮,現名Rajgir,佛陀在該處竹林精舍住了許多時間。佛陀逝世後三個月,就是在此城一個石窟中舉行了第一次法──毗奈耶結集。此石窟至今仍然可見。

[xi] 《中部》第三卷第五五、五六頁。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hooray&aid=882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