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7 10:50:08瀏覽243|回應0|推薦1 | |
正確的專注 中部MN2根據思考法義時跟蹤的主題,區分正確與不正確的專注。 “有這樣的情形,一位未受教育的凡夫,分不清什麼意念適於專注、什麼意念不適於專 注。因此,他不專注正當意念、而專注不當意念。什麼意念不適於專注、他卻專注? 無論什麼意念,當他專注時,未升起的官感欲漏升起、已升起的官感欲漏增長; 未升起的緣起之漏升起……未升起的無明之漏升起、已升起的無明之漏增長。他如此作不當專注: ‘我有過去? 我無過去? 我過去是什麼? 我過去怎樣? 我已是什麼了,過去又曾是什麼? 我會去未來嗎? 我未來是什麼? 我未來怎樣? 我已是什麼了,未來又將是什麼?’或者,他對即刻當下有內在疑惑: ‘我存在嗎? 我不存在嗎? 我是什麼? 我怎樣? 這個生靈從哪里來?會去那裏?’ “隨著他如此作不當專注,內心便升起六種觀念之一: ‘我有自我’的觀念在內心升起,他以之為真確,或者,‘我無自我’的觀念……或者,‘正是借著自我,我感知自我’的觀念……或者,‘正是借著自我,我感知 非我’的觀念……或者,‘正是借著非我,我感知自我’的觀念在內心升起,他以之為真確,再不然他存此觀念:‘我這個自我──也就是對此處彼處善惡果報的覺 知者──是常住、永存、固有、不變、持之永恆的。’ 這就稱為觀念的叢林、觀念的荒野、觀念的變形、觀念的扭曲、觀念的束縛。為觀念所捆綁、未受教育的凡夫不能從生、老、死 、憂、愁、悲、戚、慘中解脫。我告訴你們,他不能從苦中解脫。 “一位受良好教育的聖者弟子……明辨什麼意念適於專注、什麼意念不適於專注。因此, 他不關注不當意念、而關注正當意念。什麼意念適於專注? 無論什麼意念,當他專注時,未升起的感官欲漏不升起、已升起的感官欲漏被舍離……未升起的緣起之漏不升起……未升起的無明之漏不升起、已升起的無明之漏被 舍離。他如此作正當專注: ‘這是苦……這是苦的起源……這是苦的止息……這是苦 的止息之道。’ 隨著他作正當專注,三種束縛斷絕了: 自我觀念、疑、對戒律與修持教條的執取[戒禁取]。’’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