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大陸不應愚民而須反思改進
2015/05/22 09:42:51瀏覽73|回應0|推薦0

    盡管中共當局撤除前中央電視台記者柴靜自費拍攝的「穹頂之下」紀錄片,但是卻絲毫擋不住許多大陸民眾對霾害的關心,以及對中共當局不思檢討改進,以為蒙住眼睛就可以看不見的鴕鳥心態,感到痛心與難過。

    的確,這部全名為「柴靚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聚焦中國大陸空氣汙染的調查紀錄片,今年228日在人民網與優酷網等視頻網站發布後,立馬引起大陸民眾熱烈迴響,短短的兩天內,點閱人數就超過2億人,刮起一陣「柴靜旋風」,顯現日益嚴峻的霧霾危害議題,已道出大陸民眾的焦慮與關注,在今年兩會前夕確實向大陸輿論投下一枚震撼彈,使「治霾」成功成為焦點話題,31日剛上任的中共環保部長陳吉寧,就非常感謝柴靜喚起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發布一天後官方媒體不但沒有繼續深入探討,反而緊急降溫,在各網站張貼與之相關的新聞或評論都一一撤稿。33日在網路上就不斷出現中共中宣布新聞局下達撤稿公文的傳言;35日起,個視頻官方發布網頁與人民網對這部紀錄片導演的訪問連結均被撤下或刪除,即使在豆瓣網電影欄目的連結也為無效。

    由於「穹頂之下」播出不到一個禮拜就遭到官方禁播或封殺,顯然這部紀錄片會使中共當局緊張且大動作處理,絕非是一般媒體所猜測是避免民眾對將熱鬧開鑼的「兩會」失焦,而是為掩蓋中共當局治霾不力的無能,甚或是有許多即可能馬上會被挖出的權利與利益的醜陋勾結,內容批判過於直白露骨,中共文宣單位才會趕緊發文要求撤除滅火。

    連日來就有許多網友憤恨不平地表示:「封穹頂之下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愚民正策的在現」、「柴靜僅僅是維護自己生存權的良心表白」、「我們不願在自嘲“厚德載霧自強不吸埋頭苦幹,在創灰黃”!」更不希望「事實再次證明,霧以吸為貴啊!

    雖然這部紀錄片在大陸播出也是曇花一現,但因「穹頂之下」是媒體人柴靜,採用類似美國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的呈現模式,通過對大眾演講,適時插入親身採訪拍攝的實況,從2013年冬季,大陸東北以及華北地區出現大面積的霧霾說起,討論中國大陸的嚴重空氣汙染問題,以及相關治理和存在的行政作為的實情,呼籲人們要關注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

    柴靜感性又無奈地說出自費拍攝「穹頂之下」的動機是: 2013年懷孕,但他未出生的孩子卻被檢查出患有腦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術,懷疑是否與生存的環境有關,加上近年來民眾越來越關注空氣汙染問題,因此她開始對霧霾展開調查。」紀錄片的名稱靈感是來自史蒂芬.金的暢銷小說,並被改編成為電視劇「穹頂之下」,內容主軸聚焦在大氣污染覆蓋著中國大陸,而汙染也束縛著大陸發展的現況與致命的危害。

    由於中共中央國務院總理去年在政協與人大兩會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汙染宣戰;汙染治理重點之一,就是空氣汙染。

    為此,柴靜在接受人民往採訪時就說明白表示,她已經將採訪的資料和稿件,發給正在修訂「大氣防治法」的全國人大法工委和正在制定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小組成員,並已得到積極回應。

    誰能料到,中共翻臉就像翻書一樣!原本還誇稱柴靜在視頻中揭示的大陸環境問題令人揪心,也發人深思,一夕之間不但紀錄片被禁播、相關新聞與評論遭封殺,而且更出現有關柴靜的負面新聞,甚至還繪聲繪影影射紀錄片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所資助拍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摧毀「中國大陸」的石油工業等許多荒誕無稽之談。難怪網友們懷疑中共此舉,無疑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愚民政策」,令人感到不解和疑心。

    坦白說,柴靜在紀錄片中點出現甚麼是霧霾?霧霾是怎樣形成?怎麼辦?這三個問題。誠如環保部長陳吉寧所言:「柴靜的紀錄片從大眾健康的角度喚醒人民的環保意識,值得敬佩。柴靜的工作確實值得肯定,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影片能吸引數以億計的民眾關注環保問題。」事實上,要解決霾害的最佳處方,就是經濟與環境發展相互兼顧,並落實節能減碳,才能從基本做好環保。中共實應聞過則喜,因針對問題癥結深思改進,才是心在人民的好政府。

    總而言之,人往往有越是禁止、越是好奇的心理,中共禁播「穹頂之下」紀錄片與撤除相關新聞和評論,不但使大陸更多民眾想法設法也要看到這部紀錄片,效應反而擴散,同時也暴露出中共當局思維的僵化保守,不能與時俱進,對執政缺乏信心,若持續下去,習近平主席一再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檔「四個全面」,肯定與人民的期待必然相距甚遠;中共不應再走愚民老路,惟有以更開放的心胸,謙卑傾聽人民的聲音,務實解決問題,才有可能贏得民心。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342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