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抱歉,今年不拜年了喔.... (附網友回應)
2024/02/12 11:29:47瀏覽591|回應0|推薦2

我思考過很久,真心覺得農曆除夕與新年可能是所有的節慶中最該考慮廢除的。畢竟這個節期的由來並未紀念任何特定的人或事,只是因為過往農業社會順應季節更替與農作收成而有的休息聚集,順便闔家團圓,以此為樂。
但只要冷靜地想一下,就會發現在當代社會中,絕大多數的工作或活動早已脫離季節因素的影響,親友間更隨時都可以聯繫往來(如果真的想得話)。農曆春節最重要的意義,恐怕只剩長假與年終獎金來刺激旅遊與服務業的消費。
事實上,若真的按照傳統習俗選在這個時間回老家或回娘家,結果往往只是換來長時間的塞車或寸步難行的擁擠人群,用某種熱鬧的感覺,減少面對己心的不安全感或對長久未聯繫親友(特別是長輩)的罪惡感。但其實有多少真心話是在這個時間能被真誠地分享或聆聽的呢?
但是我知道廢除農曆春節當然是不可能事情,因為即便默認以上的事實,我們也還是需要這些熱鬧的假象來遮蔽、調適、並給家人(特別是長輩)一些安慰。這時找機會旅遊與消費,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許多平日工作許久的人也希望能有個時間好好休息,恐怕才成為許多節日(包括春節)在當代社會僅存的價值。
或許誰能在這幾天中可以真正安靜下來,重新梳理過去一年的生命,或調整未來一年的規劃,讓生命有個斷點或不同的動力重新開始,誰才是真正懂得紀念這個「春天的節日」的人。而當然,這件事也並不一定要在這個時候作,何時開始,何時就有新春來臨。
------ 以下為FB貼文中部分網友的回應(2/12/2024前),作不同意見的補充參考 ----

Chen Angie

不能同意老師更多,今年我就是自身以行動做起,因為娘家跟婆家今天都要忙著拜拜或是做一些他們認為應該遵守的傳統,因為信仰不同我其實很害怕面對這些傳統的拜拜和繁文縟節……於是我選擇讓小孩爸爸把三個小孩帶回婆家過節,我自己在旅館打算一人獨處、靜默與祈禱,不想再受傳統約束…

2天

回覆

王道維

Chen Angie 妳辛苦了,多休息。願主與妳同在,新春降臨。

Tan Thai-ling

季節形成了春節、人們制定了假期⋯⋯國家與社會約定俗成了一個固定而共同的放假時段。也就再次強化了節慶的合理性ʕ •ᴥ•ʔ人們也漸漸習慣在這樣的節慶(日&假的雙向性)過著習慣的生活、用著一套相似/卻相離的價值觀⋯⋯

2天

回覆

王道維

Tan Thai-ling 我想這樣的狀況可能是無法避免的,還是也要學會勇敢面對和調整心態。不要再用理所當然的想法規範每個人對節日的態度。只希望我們的你能夠珍惜那該有的時間。

林芓妡

有志一同,今年開始我也選擇自己獨自一人,留在居住地安靜慢活,修復以往因工作千瘡百孔的身體,平穩受外在人事物擾動的心,靜默聆聽靈魂的低語,喝水浸潤每個細胞,一呼一吸之間,暢遊物外,活動肢體,讓感恩、寬恕、愛的能量自由流淌,祝福每個人在一年之處初都能有平衡、恢復的時空,為新的一年的創造,進行調頻、校準方向再出發。

2天

回覆

王道維

林芓妡 謝謝妳的分享,其實節期的意義更再於我們如何與自己和與社會的文化作有意義的交流。祝福妳這幾天中有更豐盛的收穫。

1天

回覆

林芓妡

王道維 我也在思考家人團聚的意義,心在一起,何處不是家,謝謝大學長教授的分享。

1天

回覆

王道維

林芓妡 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儀式」還是有某種意義的,畢竟人心非常的軟弱。

(妳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嗎?感謝分享)

1天

回覆

林芓妡

王道維 我的原生家庭很難有儀式感,所以一直很渴望透過儀式感融入婚後的家庭,到最後發現真正的家人即便身在遠方也能各自安好,安全感的來源並非來自旁人,而是內在靈性的提升以及與自然的聯結,這次的過年我終於回家了。

(我是嚕家人,臉書常看見您的分享受益良多,曾在清華短暫修過一學期的課🤗)

Rita Yu

我們家這些年的過年歷經許多事,家戶人口逐漸減少,目前已經平淡到能不能團聚吃道飯,都不強求

2天

回覆

王道維

Rita Yu 我了解,這也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

藍偉瑩

我很喜歡農曆新年

因為家人都像過去一樣聚在一起

珍惜能相聚的日子…… 查看更多

2天

回覆

已編輯

王道維

藍偉瑩 謝謝分享,若能有此機會有意義的與家人相處,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但的確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此機會,希望他們也都能享受這段時間的溫暖。

2天

回覆

藍偉瑩

王道維 儀式感對家庭很重要

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繼續傳承家族的文化

2天

回覆

王道維

藍偉瑩 那代表您有個很健康美好的家庭,實在值得感恩。相信您的孩子也會感受到這份獨特的禮物,在這看來忙碌擁擠的年節中,更認識自己的家族與家人的關係。

Bon Wood

只要這個節期還能帶給某些人幸福與期待,那麼就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2天

回覆

王道維

Bon Wood 我相信任何節日與假期一定是可以給「某些人」幸福與期待的,但的確也可能讓「另一些人」充滿壓力或厭惡。如何有意義的普及到「所有人」而成為合適的社會制度,恐怕也是不小的挑戰。

1天

回覆

Bon Wood

王道維

這世界上的事情鮮少能滿足「所有人」。

比起農曆新年,我認為有些華人基督徒會去過「住棚節」、「逾越節」、「大齋期」。。。這才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1天

回覆

Bon Wood

王道維 你看得比我多,難道你沒看過嗎?

1小時

回覆

王道維

Bon Wood 謝謝分享,我個人認為「文化習俗」這個概念應該是有機的,也就是有繼承過往生長環境的部分,也有個人新增創造的部分,也都有能動性改變個人所處的環境而影響下一代。

有些華人基督徒更重視宗教性的節期,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只希望他們也是裡外一致性的而非表面儀式性的。這個期待當然也並不只適用於華人基督徒,而是每個身在多元文化中的你我。只是社會越多元,要能裡外一致也就越困難。我們已經是四分五裂了.... 所以或許也不足為怪了😊

唐述中

在我爸小時候(約90年前),只有過年時才有肉及水餃吃。現在任何時候,都能吃。因此現在過年更有感恩的意義,感恩先人的吃苦,奮鬥,及犧牲,澤被我們下一代。

2天

回覆

已編輯

王道維

唐述中 謝謝分享,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

劉曼肅

在小家庭為主的社會結構中,年節維繫了大家族的互動。每個人認識自己的途徑,除了個人的內在思索,還有,透過家族和血緣脈絡來認識自己也很重要。雖然有時家族之間不一定關係緊密,過年被迫綁在一起看來毫無意義,在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網友的時代,無需外力介入,家族關係已在逐漸瓦解中,我只有哎嘆,希望這種家族關係的消失,儘量慢一點,個人變成孤兒,儘量少一點。年節,還是有意義的。

2天

回覆

王道維

劉曼肅 真的,希望這個瓦解的過程可以慢一些,讓更多人可以調適。不過反過來說,維繫家族力量的如果只能靠這些表面的國定假日,應該是真的不足夠。或許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傷害,反而加速了這樣的瓦解。

Theresa YL Tsou

謝謝王弟兄所提出的,引發有意義的廻響的話題。

很高興仍有些人可同家人溫馨團聚,有個特別愉快的時光。

也同時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以安靜獨處祈禱的方式充電再出發。…… 查看更多

2天

回覆

王道維

Theresa YL Tsou 謝謝您的來訪分享。我非常同意您所說的,「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以安靜獨處祈禱的方式充電再出發。」也很同意您所說的「二十四節氣與生態環境、個人身心健康仍有關聯」。但畢竟現在能影響我們的事情太多了,若能用這個機會更多節制調整,去蕪存菁,恐怕正是這個節日最會重要的意義呢!謝謝您智慧的分享

李亞倫

若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西方國家應該也會想要考慮廢除聖誕節了,穆斯林國家可能會考慮廢除齋戒月了....因為所有這些節日都是過去舊時代的遺留,都不符合現代生活的價值觀....

2天

回覆

王道維

李亞倫 不是的,我一開頭就說過了,要看這個節日本身是不是有紀念特定的人或事情。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雖然現在的很多人並不在乎這件事情,但是這個節日的源頭有他的意義,和農曆新年只是因為季節與農業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端午節的意義都比農曆新年多,儘管放假的天數比較少。

2天

回覆

已編輯

李晁逵

李亞倫 說的好 就當各自抒發吧

2天

回覆

李亞倫

王道維 不過我想,就算是西方一定也有很多人覺得耶穌根本是神話人物,根本不存在這個人。就像東方有釋迦摩尼被稱為佛祖,但東方並沒有特別慶祝佛祖誕辰。對這些人來說,可能東方的春節還更科學些。因為春節並沒有紀念誰,所以也沒有宗教的問題,不管什麼信仰,大家都一起放假。

其實現在很多公司發給外國客戶聖誕賀卡也都不講 Marry X’mas 了,都改說 Happy holiday…..。也就是說,大趨勢反而是想要將節日「去脈絡化」的,大家不用知道節日的意義,只要放假就好。這樣就跟老師的想法互有有衝突了。…… 查看更多

2天

回覆

歐予恩

王道維 春節有點像工程師的deadline ,沒有定個日期放假+傳統習俗壓力就不會回家團圓,總是有其他事情可以忙。

2天

回覆

王道維

李亞倫 謝謝分享,我想進一步討論之前,需要把「節日的意義」與「國定假日」兩者有所區別。若您再仔細看我所寫的內容,並非說「不需要放春節假期」,而是說「春節假期的意義(節氣更替與農作收成)本身在現代社會毫無基礎」。

所以我會很贊成仍然有國定假日,大家一起休假,但或許不必以「農曆新年」之名放那麼久(這都可以調整)或期待每個結婚後的家庭都要兩邊跑一遍,浪費大多數時間在塞車與家族問題上。…… 查看更多

1天

回覆

王道維

歐予恩 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好理由!乾脆每三個月定期放假一周好了 😊

謝育展

如果把年節視為一種「跨出去」的作用呢?是一個機會?如果平時不好找理由、也不一定可以湊到時間,可是年節普遍是會放假的,這樣看是不是好點?

1天

回覆

王道維

謝育展 很好啊,這是很積極的想法,值得推廣

Yu-Juin Wang

這些舊習俗中包涵了許多保守落後,性別歧視的價值觀,非常需要公共討論反省。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還有其他文化族裔的節慶,我們都刻意忽略。

1天

回覆

王道維

Yu-Juin Wang 謝謝您的分享。不過我相信對許多其他文化的族群來說,有假期總是好的,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或文化的創造。這在西方國家的長假也是一樣的,很能說就是刻意忽略。春節主要的問題比較是在漢族群體中的負面影響,那是需要我們自己來調整改變的。

1天

回覆

Yu-Juin Wang

王道維 補充說明。台灣已經是多元文化社會,每個不同族裔有自己看重的習俗節慶。例如,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外籍勞工雇員等,是否可以有自己的節慶的假期?他們不一定要使用漢族的春節。假期錯開,可以舒緩假期集中時旅遊地爆滿,而平日又缺乏客源的不平衡現象。這才符合是“永續”的原則。

1天

回覆

王道維

Yu-Juin Wang 蠻好的意見。請問德國或歐洲是否也有這樣的方式(法律層面)對待境內的其他族群呢? ​由於不同族群的節慶日子與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很好奇實際上是如何執行的。(我目前只知道台灣學校裡可以對原住民學生喘統年節請假是必須同意的,但沒有擴及其他的族群)

Ting Yin

我還是覺得這節日是唯一能聚集家庭的節日…很有意義…

1天

回覆

王道維

Ting Yin 當然,那是因為您給這個假日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已經不是傳統祭拜祖先或回娘家那種儀式性的期待。看來有機會放假總是好的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weiwang&aid=18032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