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之藩未曾離開…
2013/01/07 15:55:07瀏覽1363|回應1|推薦4

有此人雖然離開這個世界,但依然影響我們,作家陳之藩就是一個例子。

「同學,明天要考寒假的課外閱讀旅美小簡,大家今晚再複習一下!」

記得國中時的那個晚上,我睡眼惺忪的讀到深夜一點,因為整個寒假忙著玩樂,哪有心思想到課外讀物?國中生哪有文學造詣解讀艱澀的文字? 只有讀到〈哈德遜劇院〉中,發現脫衣舞娘身上的樹葉被觀眾的熱浪捲去,才猛然清醒。

多年後重讀〈哈德遜劇院〉時,才跳脫情色眼光,認清陳先生其實觀察台下的觀眾,能否 「以海明威的衝動而去,以佛格奈的清醒而歸」。

陳先先過世,重讀他的散文集。雖然那個時代有冷戰陰影籠罩,但陳先生本身是漢人,首任妻子是王節如為旗人貴族,再加上留學英美,生長環境縱橫兩岸三地,學問領域橫跨電機與哲學…這些多元剌激,造就陳先生具備寬廣的視野、優美的文藻、精譬的見解、犀利的反思…這種思維能超越時空,宛如梵谷的星空,啟迪後代。

* 《旅美小簡》佳句賞析 *

陳之藩曾留學普林斯敦,我倒覺得他是一位駐美特派員。

陳先生處於冷戰時代,敵我分際明顯,再加上美國堅定立場,力抗共產勢力蔓延。每每細讀陳之藩的《旅美小簡》,心靈就會駐足於那個時空,忘卻今日海外美軍的失控正義、華爾街精心設計的金錢遊戲、參眾議員主導煙酒牛肉的海外傾銷…進而對美利堅寄于重建人類曙光的厚望,忍不住說出:「只要是西方與東方的文明落葉,如今正滋養著這片幼嫩的新大陸小草,供其成長茁壯;今日,又何必重建亞特蘭提斯,再看到儒家繁榮期?」

〈童子操刀〉
…我不滿足於這些學殖萬卷的經師,還要去尋求立命安心的人師。

〈智慧的火花〉
…普林斯敦高等研究所被命名為智者的旅店,研究所並不計較這些「旅客」的工作,只是供給他們安適的環境與閒暇的時間,讓他們去思想,去作靈魂深處的探險工作。這個制度的唯一目的,讓學者們迸放出智慧的火花,以映照這個時代(食客三千的孟嘗君不是沒有道理的)。
…分工愈細,愈迫切需要具有綜合眼光的領袖人才,這個年輕的民族,在墾地、培土、播種、灌溉,在期望天才與智慧的蓓蕾,以喚起整個春天的萬紫千紅。

〈成功的哲學〉
…美國人急於成功,也就容易做出那些容易告一段落的事情。
…在政治上,它很難產生邱吉爾或艾登; 在科學上,它很難產生愛因斯坦或馬克士威。
…大批美援向外送,大批兵源向外派,這個國家所獲得的是譏笑,是辱罵,是世界奸雄擺好的圈套。

〈印刷小工誕辰〉
…在歐洲或亞洲,富豪王孫的子弟多墮落為流氓;而在美國,洛克斐勒之子仍為洛克斐勒,福特之子仍為福特。

〈談風格〉
…百年前的想法,以為圖書成堆,就可以堆出綜合的價值觀念來。
…卡夫卡不知為什麼好像到過MIT一樣,他曾看到:人類的祖先-猴子-由左邊金剛達爾文   負責;人類的子孫-機器人-由右邊金剛牛頓負責。
…我們所需要的除了人工智慧,還要有一點真正的智慧-可以說是風格,也可以說是味w 道。

* 《劍河倒影》佳句賞析 *

陳之藩曾留學英國劍橋,我倒覺得他是一位駐英特派員。

如果台灣有所像劍橋風格的大學,不同領域的師生願意拋開成見,相互交流辯論到深夜;如果台灣有學者願意窮究半生精力,只因「好奇」想探究歐洲科學文明為何昌盛;如果中研院一開始無需「宏大使命」,而是懷著「不鑄大錯」的想法,無需「求勝」,只求「不敗」…今日的台灣學術界,將會創造不同的格局。

〈實用呢?還是好奇呢?〉
…為何中國那麼多科學發明,卻沒有導出向歐洲近五百年的科學發展呢? 丹尼約瑟的畫龍點睛的結論是:中國科學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實用。
…透過丹尼約瑟,是否可以看出另一個假設:歐洲五百年的科學發展主要是為了「好奇」。
…崢嶸的樓頂我們可以建,如茵的綠草我們可以舖,但培養這麼多人在這裏作好奇的夢,卻不是一蹴可幾的。

〈理智呢?還是情感呢?〉
…劍橋的傳統,一天三頓飯兩次茶。
…我隔壁住著正研究牛頓史的修女,今天在飯桌旁可能踫到學法律的,明天喝茶時又踫上專學南美經濟的。有天,我的鄰座從機械工程師變成了神父;有天,文文靜靜的一個披頭坐在我身旁…誰知道哪句閒談在心天上映出燦爛的雲霞,誰知道哪個故事在腦海中掀起滔天的濤浪?

〈明善呢?還是察理呢?〉
…我們門前這塊草地,是由赫伯特與阿伯特剪的。赫伯特是德國猶太人,阿伯特則是赫伯特拾來的老頭。
…劍橋的學會太多了,其它的會可以歸併成一個總稱,叫做察查會(窮究知識);那麼,赫伯特、阿伯特這個會則叫做明善會(篤行善道)。

〈古瓶〉
(牛津與劍橋)這兩所老大學,似乎把學生當成生物,讓生物生長;別的大學,似乎把學生當成礦物,讓礦物定型。

〈不鑄大錯〉
…如果說我們這個時代是通信時代、是電子時代、是核子時代,都是從開溫第士實驗室開始的。
…一個從事研究工作的實驗室,可能走上國家標準局的道路,以制定儀器為榮;可能走上博物館的路,以炫燿成就為榮;可能走上書院的路,亦步亦趨為高;可能走上士大夫的路,以號召純淨為務。這些歧途,開溫第士全都沒有走入。

〈勇者的聲音〉
…經過王家學院,是出凱因斯弗斯特的地方;經過三一學院,是出牛頓拜倫的地方; 然後是基督學院,是出密爾頓達爾文的地方。你看,是不是劍橋的出品與我們經常製造零件批發零件的學校的出品有著基本上的不同?

* 反思台灣社會 *

民主自由導致民智大開,社會進步。但戒嚴時期,台灣最高當局思維卻依賴軍事武力反共。陳之藩常與胡適書信往來,無形中遺傳自由派學者的風範。陳之藩是劍橋的傑出校友,又隸屬英國管轄下的香港居民,先有一分地位,才敢說一分犀利的話。當我們欣賞陳之藩的文筆之餘,也窺視台灣領導階層的弊病。然而,為避免連累出版社,陳先生只是點到為止。

〈月是故鄉明〉
…而我們自己呢? 在鬧簡薦委,在給官兒送月餅,孩子們在當太保太妹…

〈智慧的火花〉
…我不禁想起我們這淒涼的祖國,上上下下全都唯唯否否,看一人的臉色,試一人的脾胃,世上哪有富強康樂的國家由一群奴才建造起來?

〈祖宗的遺產〉
…我們沒有將祖先真正的遺產保護住,而僅僅在義理、詞章與考據的雕蟲小技上用工夫。
…玄學與文學是開拓不了那樣大的疆土垂數千年的。
…問題不在中國文化西洋文化上,問題在努力的祖宗與不肖的子孫上。

〈泥土的芬芳〉
我們國家豈僅沒有科學,而是根本沒有學術;何以沒有學術,是根本存著魔鬼。魔鬼是什麼?是以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的感歎,掩飾自己的懶惰; 是以天地逆旅,百代過客的詮釋,來解嘲自己的苟安。

我們現今所處時代承受的苦難與挑戰,並不亞於陳之藩的那個時代。所謂「父母之病縱不可醫,亦無不用藥之理。」「國家縱然千瘡百孔,亦無不樂觀之理。」欣然樂見諸多歸國學子願意提起他的筆,一如唐詰訶德願意提起他的矛,在福爾摩莎大地上書寫生命的深度與寬度。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vincijourney&aid=7205758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懶惰與苟安
2013/01/18 17:51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大地逆旅百代過客,

確是真實世界,

也是懶惰苟安的藉口,

看陳之藩的散文,

令人感嘆。

 

 


達文西的旅程(davincijourney) 於 2013-01-23 23:03 回覆:
在不同階段翻翻陳先生的書,總會得到不同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