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6/20 00:53:41瀏覽599|回應1|推薦4 | |
健康食品管理的灰色地帶 依據美國藥劑師學會出版的書指出,藥廠要生產新藥時須經層層管制,每一階段都得先呈報FDA核准,進程相當透明化,而且,藥廠須將藥物作用的機轉、毒理、安全性、副作用等全部列出來,經審核通過才能上市。因此,一種新藥的上市需時往往超過五年以上。 反觀健康食品的上市竟然等同沒有管理,廠商向FDA提出準備要生產某種健康食品的申請以後,FDA必須在七十五天內找到這個產品不准生產的理由,否則,期限一到,廠商就可以生產了。廠商完全不需要主動提出該產品的安全性、作用機制•••等說明限制文件。因為它們是食品不是藥物,消費者把他當藥物、補藥吃,是消費者自己的事,跟廠商無關。只有吃出問題時,政府才會出面干預。 可是廣告、藥房、直銷商可把健康食品說得天花亂墜、光提好處,對於製造品質、產品安全性、產品副作用與價格是否合理,卻都被忽略掉。人們以為美國的藥物管理很嚴,那健康食品買美國製的應該不會錯,其實,天曉得啊!好笑的是,美國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裡,居然有使用台灣GMP大藥廠生產的廣告詞呢。 大陸生產的中藥通常沒有向藥物管理單位申請進口,而是用健康食品名義上市。所以,三聚氰氨事件很多國家到華阜查抄偽劣產品時,就要求一大堆中藥產品下架。 我當學生時,修的生理學、營養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對礦物質、維生素、植物鹼等的描述都是短短的一兩段,僅講述其基本功能與作用及缺乏時的害處,很少教科書會深入探討。我想這有兩個理由:第一,教科書寫的資料是大家都確認的,不可以使用臆測的資料;第二,基礎醫學是一條寂寞沒有榮光與錢途的路。所以,這讓有心人可以隱身其中,拿教科書寫的功能作總綱,再作幾個小試驗,放大其作用大吹法螺,吸引有病在身或想保養身子的人,但誰也不知道這家公司的能力如何?這產品將來會有何副作用? 譬如,鋅是一種礦物質,對皮膚與免疫有關連。小心的工作者添加氧化鋅就祇是幾十個PPM,但有人為促進健康防止下痢竟然在飼料中添加一千PPM以上。教科書絕對沒有這麼大膽的劑量,但有人就是膽子這麼大,誰知道對人體健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最近,有一種加了鋅的感冒藥被投訴會影響鼻子的神經而喪失嗅覺。FDA只知道藥的管理,鋅是食品,只能等到出問題的時候才能介入。但商人推出健康食品時,卻沒有為我們先做好萬全的防範啊!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