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日本的角度看二戰(5)
2017/09/04 13:01:33瀏覽445|回應0|推薦2

1933年11月,駐福建的陳銘樞第十九路軍終於誓師反蔣;此前,他們曾與江西共黨聯絡,希望結成聯盟,但共產國際認為陳銘樞、黃琪翔所信仰的國家社會主義(即納粹),雖然名為社會主義,但實質上比國民黨更加反共;而且第十九路軍在1931年曾在江西與共軍有過血戰,因此中共拒絕與十九路軍合作。

十九路軍的參謀長范漢杰暗中向蔣介石輸誠,導致蔣介石對福建的情況了如指掌,福建事變迅速失敗。李濟深、陳銘樞、黃琪翔、蔣光鼐、蔡廷鍇等紛紛出逃海外。

到1934年10月,蔣介石終於在江西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蔣先生意欲借共產黨之手剷除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等省不忠於他的軍閥們,於是,共軍殘匪十萬人向西突入湖南,他們首先想竄入廣西,但遭到湘桂聯軍的痛擊;中共痛定思痛,解除了博古、周恩來及德國人李德的指揮權,擁立毛澤東為新的領袖,毛氏率領殘匪4萬餘人突入貴州,蔣介石命令追擊軍總指揮薛岳不得追上共軍,薛岳躡共軍之後,將貴州省主席王家烈逮送南京。

共軍隨後欲竄入雲南,但雲南省主席龍雲識破了蔣介石的詭計,他急令在貴州的滇軍回師;共軍最後竄入四川,復輾轉竄入陝北,蔣介石的軍隊也跟隨在共軍之後,進入這些省份。

1935年5月,法國與蘇俄簽訂共同反德同盟條約;

1935年7月,日本華北駐屯軍認為國民黨在華北宣傳反日活動,遂壓迫國民政府訂立《何梅協定》:

1、于學忠第51軍、黃杰第2師、關麟征25師不得駐守華北;

2、中統、軍統不得在華北地區活動;

3、國民黨各級黨部一律退出河北及平津地區。

1935年9月,蔣介石懷疑西安綏署主任兼第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暗中通共,遂任命張學良為西北剿匪代總司令,令其率東北軍開赴西北剿共,同時伺機兼併第十七路軍。但楊虎城對此早有提防。

1935年12月,莫斯科指示中共放棄武力推翻國民政府,轉而謀求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求中日開戰,幫助蘇聯解決兩線作戰之險境。

1936年3月,德軍進駐萊茵蘭非軍事區,法國、英國僅限於口頭譴責,並無任何實際措施。由此,德國開始掙脫一戰失敗后的枷鎖。

1936年2月,西班牙共產黨在蘇俄支援下奪取了政權;7月,西軍總參謀長弗朗哥率非洲軍團發動反共起義,德國、意大利均給予弗朗哥實力援助,蘇俄亦號召全世界共產黨組成第五縱隊參戰。最終,弗朗哥贏得內戰,重建西班牙王國。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1085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