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日本的角度看二戰(2)
2017/09/03 03:27:44瀏覽494|回應0|推薦4

俄國援助國民黨的目的是為了讓中國與英美日為敵,這三國就是帝國主義的代名詞。為防止蔣介石走向反面,共產黨教唆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軍在南京搶劫、殺害外國僑民及外交官,李富春、林伯渠是主要的策劃人。

由於日本政府命令軍方不得對中國軍隊開火,在南京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少尉荒木覺得有虧護僑之責而自殺;

1927年8月,蔣介石因被黨內多數派系指控為專制軍閥而下野;蔣介石隨後赴日,在討論宋美齡的婚事同時,拜訪了日本政要。日本方面希望國民黨與張作霖實現南北分治,停止北伐;蔣介石表示尊重日本在東北的特權,但關內一定要統一。

1928年1月,蔣介石在汪精衛、馮玉祥、閻錫山等派系的支持下而復出,隨後展開二次北伐;

為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上,1928年5月,日本派出福田彥助第六師團附海軍陸戰隊開赴濟南,與國軍接戰,釀成「濟南事變」。馮玉祥、白崇禧、方振武等多數高級將領認為應當與日本開戰,蔣介石、閻錫山則主張屈服,撤離濟南,繞道北伐。

由於張作霖對於日軍進駐山東,公開發表抗議,認為日本侵犯中國主權,以及其他種種舉動,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奉軍日方軍事顧問土肥原賢二等遂合謀,于6月4日將張作霖炸死于沈陽西北之皇姑屯。

濟南事件及張作霖被炸,令中國的反日情緒空前高漲,使得裕仁天皇對首相田中義一極度不滿也不再信任,這最終導致田中義一內閣總辭職;但謀殺張作霖的元兇村岡長太郎、河本大作等人則僅僅轉為預備役而草草了事。這導致關東軍日後愈發膽大妄為。

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不久宣佈擁護南京國民政府,日本企圖令東三省獨立之計劃化為泡影。

1929年2月,國民黨的實力派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馮玉祥、唐生智、張發奎、閻錫山等紛紛反蔣,政治上以汪精衛為領袖,掀起血腥內戰。

1929年1月,張學良殺死了不服從其領導的楊宇霆、常蔭槐,造成東北人心動蕩;為樹立權威,張學良決心在日俄兩國中選擇其一,將其勢力驅逐出中國。張學良誤判蘇俄不敢與中國大規模開戰,遂於1929年7月,實施驅逐俄人,收回中東路主權的行動。蔣介石此前表示將全力支持張學良此一行動。

7月18日,俄國宣佈與中國斷交;

8月,俄國海陸空三軍4萬餘人入侵中國,東北軍連戰連敗,張學良向蔣介石求援;但此時蔣介石忙於與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等的內戰,無暇顧及東北。

1929年12月,張學良與俄國達成《伯力協定》,恢復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所有特權。

中東路戰爭,令日本了解了俄國目前的軍事實力,亦了解了東北軍的戰鬥力。

中東路事件中,中國共產黨公開支持俄國;而呼籲放棄黨派之爭,共同捍衛中華民族主權的陳獨秀被中共開除黨籍。

1929年11月29日,主張日中和解的日本駐華公使佐分利貞男被刺殺于箱根,中日兩國互指對方為兇手,真相至今未明。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10849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