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02 00:01:12瀏覽878|回應0|推薦5 | |
1854年1月,美國軍艦撬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1868年,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在天皇詔書中明文規定:軍人不得干政。 1895年,日本和清國在爭奪朝鮮宗主權的戰爭中獲勝,為了爭取漢族人的支持,日本提出了“扶漢驅滿”的口號; 日本要求清國割讓遼東半島與台灣;此舉令俄國、法國、德國認為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在三國的戰爭威脅下,日本被迫令清國以三千萬兩白銀贖還遼東半島。俄國則要求清國將旅順、大連租借給俄國,作為俄國的酬庸。此後,俄國將旅大租借地命名為「關東州」。 1900年,俄國在八國聯軍之役中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并覬覦朝鮮。 1902年1月,為制衡俄、德、法三國的野心,英國與日本達成英日軍事同盟。 以英日同盟為後盾,1904年2月,日本對俄國宣戰。兩國投入了全部的海軍,參戰陸軍達100余萬。 至1905年5月,俄國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在陸戰中,日軍經歷血戰佔領了關東州和沈陽。 1905年9月,日俄兩國達成《朴茨茅斯條約》,俄國將關東州及原有爭議的庫頁島、千島群島、長春以南的中東鐵路割讓給日本,并承認日本對朝鮮的宗主權。 1912年2月,清帝遜位,中華民國建國,日本朝野奔走相告,歡欣鼓舞; 1913年3月,國民黨黨魁宋教仁遇刺身亡,孫文發動的二次革命失敗;日本政治開始由中日攜手抗衡西方列強,轉化為日本要獨自成為亞洲的領導者; 1914年7月,一戰爆發。基於英日同盟,日本于8月對德國宣戰,并對德占青島、德占南太平洋諸島發動進攻,并派出海軍至地中海與大西洋,與英國海軍並肩作戰。 在清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日俄戰爭、日德戰爭中,日軍展現了嚴明的軍紀和高尚的武德,贏得了世界的讚譽; 佔領青島及膠東半島后,日本借列強忙於歐戰之機,向袁世凱政權提出二十一條,企以獨霸中國,這嚴重損害了英國的利益。 1917年11月,俄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對德議和停戰。協約國開始武裝進攻蘇俄,日本出兵佔領了俄國的遠東地區。 一戰結束后,至納粹德國、蘇維埃俄國崛起之前,日本是僅次於英美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戰後的英國警惕于二十一條的陰影,轉而奉行親美遠日的外交方針,並與1923年8月宣佈解除英日同盟。 在1922年2月的華盛頓會議上,英國聯合美國,壓迫日本完全退出中國山東。 到1922年下半年,共產黨贏得了俄國內戰的最終勝利,日本開始逐漸從西伯利亞撤軍;1925年1月,日本與蘇俄建交。 此後,日本致力於說服中國軍閥張作霖在東三省獨立,以便日本在此建立一個半殖民地的傀儡國家。 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北伐;1927年3月,北伐軍攻佔南京。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