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日本的角度看二戰(8)
2017/09/09 00:55:39瀏覽464|回應1|推薦2

自1928年始,德國便和國民政府開始軍事合作;1933年納粹黨上台執政后,希特勒亦一直不肯承認滿洲國。希特勒的理想,是在東方實現德、日、中三國同盟,共同反共反蘇;在此期間,法西斯主義也對國民黨產生很大影響。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不斷向德國提出抗議,在淞滬會戰期間,已經到了最後通牒的地步。希特勒指示駐華大使陶德曼調停中日戰爭,在陶德曼的居間調停下,12月2日,蔣介石通知陶德曼,中國政府準備接受日本外務省提出的日軍撤回七七事變之前地區,南京政府默認滿洲國獨立,承認內蒙古高度自治,黃河以北為非軍事區的議和條件;

但軍事形勢的變化,令和談化為泡影,日軍攻佔南京后,12月20日,日本政府將議和砝碼加大至國民政府必須官方承認滿洲國之獨立,自治地區擴大至華北,這是蔣介石無論如何無法接受的。

陶德曼調停失敗后,1938年1月16日,近衛文麿宣佈“帝國政府將不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形勢逼迫德國必須在日中兩國間做出選擇,希特勒終於宣佈解除堅持親華立場的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馮·勃洛姆堡元帥、外長馮·紐賴特男爵之職務;2月20日,希特勒宣佈承認滿洲國,并終止一切對華軍事合作。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要求奧地利政府將執政權轉交給奧地利納粹黨;3月11日,向奧地利政府發出最後通牒;3月14日,德軍和平進駐維也納;15日,希特勒宣佈德奧合併。

德奧合併后,希特勒指示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的300多萬德意志族人掀起民族自決運動,并支持斯洛伐克獨立;捷克政府與法國、蘇聯均有軍事同盟條約,且當時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工業產值超過日本和意大利),因此,並不屈服于德國。

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與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達成「慕尼黑協定」,要求捷克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張伯倫得意地宣稱該協定“將帶來一代人的和平”。

在中國,截止1938年10月底,日軍攻佔了武漢和廣州;中國軍隊炸開了黃河花園口大堤,遲滯了日軍進攻武漢的時間,但造成上百萬中國人死難,逾千萬人無家可歸;在當時,國民黨政府宣稱花園口決堤系日軍空襲所致。

日軍雖然佔領了中國的幾乎所有發達城市,但令日本氣沮的是,蔣介石政權並未顯露出要投降的征兆;為了讓日本盡快掙脫出中國戰爭的泥潭,1938年12月22日,近衛文麿發表「近衛三原則聲明」:

1、國民政府應承認滿洲國;

2、華北五省實現自治;

3、共同反共;

4、日中經濟合作;

5、日本取消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并歸還日租界。

 

12月29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在河內發表「艷電」,響應近衛三原則。不幸的是,數日之後,1939年1月4日,近衛文麿因無法解釋為何會在中國陷入長期戰爭而被迫辭職。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108529458

 回應文章

njmozar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5 00:03
why not post more content in one time?   wast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