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陽光迎接我們抵達山村,大家拎著自己的簡單行囊向前行...(photo by Nico Chen) 泰鄉村內的高腳屋外觀大致像這樣,這間應該是Wan老師的父母家。(photo by Nico Chen) 相片中正在充電的是團員婷婷,這個也是我第一天到達泰鄉村就愛上的吊床,躺在裏面搖啊晃地真舒服... (Photo by Shawn W.) 每一餐大家都是這麼圍坐在木板地上享用村民辛勤耕種的 旱稻米飯和愛心烹調食物...(photo by Shawn W.) 《泰緬邊境之旅》 探訪克倫族部落泰鄉村(Sorkaekra) --- 短暫的沉澱、休息、探索和互動的美好時光 2012.1.29 第一天抵達後的下午和晚上時光 這個離美索鎮大約四小時車程的部落山村,在TOPS所服務的偏遠山村中來說,已經算是較近的一個。在全年中最宜人的季節到訪的我們,已經稍稍嘗到山路的不便與顛簸所帶來的可能風險,更不難想像當雨季或天候差的時節到來時,又會是怎樣折騰的景象呢!兩部載滿人和兩日所需的糧食及飲水的銀色吉普車,浩浩蕩蕩地到達了。進入村子之前,要先通過有鐵板門的木造圍欄。旁邊的木樁和刻字告示著村落和小學的名字,幾枚色彩鮮麗的旗子顯示緬甸克倫族與地主泰國的友好關係。 進入圍欄微微上坡後頭,就是部落小學的野地操場和有著幾間簡單校舍的所在。村舍中的民家木造房屋散落,有些緊鄰,有些相隔較遠。大家各自帶著自己的簡便行囊,直接到這個小學的三個教師之一的Wan老師家接受簡單的歡迎儀式,接收Wan老師的親切笑容和解渴的水。大家脫了鞋子,踩踏幾級木梯就上到了高腳木屋的空曠前廊,除了木樁間懸掛了一個吊床和枯樹屋簷下的乾燥植物外,就空無什物了。大夥各自找了角落坐下喝著水,聽Sam臨時教學幾句基本的的克倫族生活用語和字詞,還提醒我們不該犯的幾種禁忌,例如:不要摸別人的頭;男女保持禮貌的距離;不拍地板,會招來厄運等等。幸運的我,得到吊床的舒適位子,搖晃著俯瞰著大家,正在發生的一切很近很真實,村落和鄉下的簡樸幸福感洋溢在每個人臉上,好像沒有看見哪一個人的眉頭是皺起的。 為了讓Pong、Cie還有接下來三日要招待我們的小學老師Wan更認識我們,我們簡單地介紹自己報上名字,雖然要他們來記那麼多人的名字是不太容易的事。領隊Sam還告訴我們泰鄉村的這所部落小學是十五年 TOPS 援助偏遠鄉村發展和兒童教育計畫下所實現和成立的第一所小學。一般來說,孩童在這兒的小學至少可以接受教育到三或四年級,然後就必須到山下較大的學校繼續升學。雖說一直到十五歲的教育是免費的,但每個家庭還是有一些零落的學雜費用需要支付和補助。這個聚落共有54戶人家,學生數共51人,上課時間是上午八點到下午三點,由三個老師共同帶領和教導。 這兒的克倫村民是有泰國公民身份的。偶爾有一些無身份的難民寄身於此。 Sam 把接下來的行程和內容簡短地做了解說,並將團員分成三組,確定了大家晚上分別寄宿的三處民家的序位後,大夥就開始跟著Pong的腳步在村中和附近的山野間閒逛。我穿著夾腳拖走在有點陡的土坡地上,還算輕鬆地跟上那正在籌建中的佛堂處。在金光閃閃的佛像旁遠眺山巒的景觀,感覺有點飄忽。另外一組團員,和在台東有自己農場的徐姐一路研究和學習各種植物,以非常悠閒的速度緩慢迤邐而行。來到這樣與自然同步的環境中,每個被文明的腳步追趕著的心也慢慢沉澱下來... 一趟短短的巡禮後我們回到Wan老師家時,被告知女生團員可以在泰國老師 Lun的宿舍那兒洗沒有熱水的澡。(山上簡單的發電設備是不夠供應那麼多人需要的用電。)於是十來個女生開始排隊等唯一的一間浴室。一天的風塵僕僕下來,我很想趁天光漸暗下陽光失去白天的溫度前趕緊將一天的塵勞洗盡,靈機一動,發現宿舍後側是老師洗衣服的地方,水龍頭和盆子都在那兒,就興起露天洗澡的念頭,不必耽擱太多等待的時間。外面的空間比浴室寬敞,只有較遠的地方有一個平常可能被當做上課空間的高腳屋。觀望過這樣還算隱蔽的情勢,認定洗露天澡的行徑應該還算合情合理。同團年紀較長的徐姐也和我一樣不想排隊等候,於是我倆率先共用一個水盆並袒裎相見地洗了起來。水雖然很冷,但是在大自然中裸露的感覺很棒,洗完後,一點都不覺得冷了。梳洗完畢,換上乾淨的衣物,神清氣爽地準備去吃Wan老師家人和村民為我們烹煮的愛心晚餐。 大家圍坐在Wan 老師家前廊的木板地上,分食著眼前一盤盤簡單的菜肴和比水稻更有能量的旱稻米飯,實在幸福滿滿。飯後大部分的人還到幾步遠的Wan父母家繼續同歡,據說那裏可以烤火,還有“幸福之水”(小米釀的酒)傳遞喝著,是自由時間,非必定參與。我因為蠻累的,也想要有和自己獨處的時間,就早早回到被分配寄宿的民家,準備休息和入睡。這個時候,手電筒真的派上用場了。雖然不致漆黑到伸手不見五指,但是靠著小小的燈光,走一小段夜路的感受,是長久生活在都市中享有一切電器化設備的人早就遺忘的經驗。雖然不是很遠,微微下坡的山路卻也走得有些忐忑,穿過草野,經過豬寮和茅房,再踩幾級搖晃欲坍的木梯子上到我們下榻處的高腳屋,主人早為我們鋪好被褥排好床位在他們的前廊下。我很怕被擠在中間的感覺,所以選床位時,自願選了最外面靠近欄杆的一個,看來得把自己穿戴暖和,因為這簡直就像要露營了...山裡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大,入夜後一定還會更冷。 點著我小小打火機附帶的手電筒,在非常瘦弱的光下,能不跌倒就算好了,還要在幾乎沒有轉圜空間的茅房內如廁刷牙洗臉(甚至待會兒還有人必須卸妝)實在是一項生存本能的挑戰。稍晚,另外四個室友陸續回來就寢時,我已經培養了滿滿的睡意,我想和村民的生活步調同步,想像自己農忙了一整天,天未明時就得起身.....閉上眼睛,時間歸零,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時鐘,配合他的腳步脈動,應該就是最自由最美好的人生節奏。 (...待續) Mae Sot/Thailand, 2012年初 -- 關於 克倫族 (或稱甲良族) : 克倫族鄉土教案與傳統製酒 by Sam Lai 邊境的克倫族難民 by Sam Lai 甲良族帥哥(1) by Sam Lai 甲良族帥哥(2) by Sam Lai
--- 關於 林良恕女士與Borderline Shop --- 關於 賴樹盛與著作「 邊境漂流」 --- 關於 臺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 --- 關於 梅道診所 更多會陸續新增的相片在這裡: 這是我們這五人小組寄宿的民宅,左前方是“茅房”,有蹲式馬桶,引山泉的水源,點點滴滴都很珍貴... 這是我們排排睡的褥鋪,睡了兩個夜晚,第一夜非常冷,第二夜反而覺得穿太多了。 (photo by Chin-We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