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9 21:53:45瀏覽603|回應5|推薦47 | |
跟著大人做體操的孩子們…(photo by Jin-Wei Chen) 活動後和孩子們合影…(photo by Shawn W.) 《泰緬邊境之旅》 探訪克倫族部落泰鄉村(Sorkaekra) ---大人小孩 人仰馬翻 2012.1.30 在泰鄉村第二天的下午活動 回到學校時,Wan 和 Lun兩位老師已經把所有學生都集合在最寬敞的活動室,等待我們到來。 正式活動前,Sam用孩子們聽得懂的泰語念數字,帶領他們做著簡單有趣的動作,順便將混齡的大小孩子分成三組,很快地將某些孩子的驚恐和怕生給緩和下來。於是,上午出發前就分了組的大人馬,各自帶走一組小人馬進行活動。一組活動結束後,再換下一組,直到三組大小人馬都互相經歷三個不同的組別。 我們這組的組合是:婷婷、晉惟、小真、Jacky、福源、我。第一組的活動是福源提議的「伊比呀呀」帶動唱。在語言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只能用肢體、表情和簡單旋律的歌聲,試著讓不同年齡、性別的小朋友跟著玩起來。看似容易的遊戲,卻著實把幾個大人弄得手忙腳亂,福源為了示範動作,幾乎跳到要把教室的屋頂都給掀掉。而有個低年級的男孩,自始至終帶著倔強的神情,好像生著我們的氣,模樣真逗。 進行第二組的活動時,我們換到一間矮小的教室,不太適合劇烈的運動。我在戶外收集的材料,正好可以用上。於是,我將小熊披上那塊克倫族織布,決定讓他變成一個「病人」,放在教室正中央,表示他臥病在床。然後,請大家用枯枝、乾草和綠葉等隨性編織花束、花環、花冠和手環,以便送去慰問小熊。 除了剛開始很難讓小朋友和Wan老師瞭解我的意思外,大致進行地還頗順利愉快。其他團員也很配合我的即興。大家輕鬆地編啊玩地,目的不在學習手藝,只想讓孩子感覺到創作和遊戲的素材,就在他們熟悉的生活周遭,隨處可得。還有,這樣的交流,幾乎不需要太多語言。團員小真的手藝不錯,用稻梗編了一隻雞。這隻雞後來還變成第三組活動的道具之一。 到了第三組時,大人小孩似乎更為適應彼此,我們也更隨性地和孩子們互動。這一次,連糖果鐵盒都被拿來當做打擊樂器。大人們還在討論接下來的遊戲規則時,孩子們已經開始丟著小真編的那隻稻草雞玩了起來。於是,順應當下的狀況,有人打著節拍,有人模仿動物表演,混亂卻也不失創意地度過最後一組的團康時光。 這樣的造訪和互動,帶給孩子們平常接觸不到的印象與刺激。年紀大一點的,可能經歷過外來的訪客和活動,非常開心和興奮,接受和領略力都較低年級的孩童要高。活動剛開始時,聽見從別組那兒傳來孩子的哭聲。也有孩子興奮或害怕過度,竟然開始流鼻血。 沒有加入分組的團員徐姐,剛開始在旁邊觀望,帶著戲謔的口吻數落時,我其實也正壓抑著自己的頭痛。對我來說,這何嘗不是一次特殊的經歷?連大人的身體都有反應,何況小孩呢!總之,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的觀看方式,結合正反才能還原全貌。 後來,有些團員,包括我,十分留戀小學校園的氛圍,甚至一起和小朋友們參加放學前的降旗典禮。降旗完,還輪流搶坐用木樁搭起來的鞦韆,盪啊盪地,好似回到童年時光。 傍晚去洗澡時,和Lun老師有較多的談話,發現她是個很了不起的泰國女性,她認為女人不一定非要結婚成家,把自己奉獻給學校和學生,這樣的人生讓她感到很充實。這番話真是令人敬佩。 淨身後,下午開始的頭痛也幾乎消失。晚餐後大夥又去了Wan老師的父母家。因為我一直以為飯後是自由時間,一次也沒有加入他們,相當可惜。聽說那天晚上,大夥喝著小米酒、看著火爐裏的火苗,吐露分享彼此的感情世界。而我和另外幾人留在Wan 老師家,我們和Cie一起對著電腦唱卡拉ok:泰語的、英文的,還有簡單的克倫情歌... 這一夜,顯然溫暖幾許......山村裡的睡眠最是清新美好。 (...待續) 一個被遺棄路邊很髒的小teddy熊和一塊克倫織布 小熊生病了,我們送他一束自己做的花束吧…(photo by Oceanteller Wu) 小熊生病了,我們送他一束自己做的花束吧…(photo by Oceanteller Wu) 我們和小朋友們一起參加放學前的降旗典禮…(photo by Nico Chen) 在泰鄉村部落的小學校園重溫孩提時盪鞦韆的快樂 (photo by Shawn. W) -- 關於 克倫族(或稱甲良族): --- 關於 林良恕女士與Borderline Shop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