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老情人
2018/09/05 00:24:55瀏覽1402|回應2|推薦56



不老情人



我要說的是,他不是來自中國北方。他和女孩也不是相遇在那個漫溢濃稠異國情調的電影院中。那時,女孩身旁坐的男孩也不是這個故事的真正主角。

這個故事,現在正被一個字一個字敲出,就要形成另一個「文本」,你此刻讀取的這些字句,也正在努力掙脫它們的來處,有如一大塊麵團,忘記它的原來成份,現在專心作一塊麵團,深知它自身所擁有的各種可能性、不止一雙揉弄它、主宰它的手,順應那股力量的麵團最終會變成一塊蛋糕、一個麵包或一些麵條仍是未卜的。

好吧,真的不是為了賣弄玄虛或玩文字遊戲。女孩那時其實早已過了女孩的年紀,而且比當時一起去看電影的那個男孩還大了三歲。所以,嚴格說來,那男孩也不能被稱為男孩。或許他們被螢幕上那對男女的愛情感染了,頓時年輕了十來歲。


※  ※  ※ 


女孩,這裡指的是螢幕外座位上的那個女孩,她怎麽也料想不到,二十五年後再次遇到當時螢幕內的那個女孩,她才是這個故事的真正主角嗎?

不管是不是,她是真的少女,白人,十五歲或未滿十五歲,總之,尚未成年。她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電影被另一個女子欣賞後的記憶留在腦內如同冰封,卻在另一時空背景和機緣下又被故事的原初腳本給融化——藝術作品的神奇能量真令人讚嘆。

好吧,回到十五歲白人少女。

印象中,電影內的少女比腳本中的少女外觀上要成熟多了。記憶朦朧地飄蕩在異國情調和迷離愛情之上,因為新的閱讀而產生的重組,在原作與電影間角力,幾乎就要變成另一個獨立故事了!

有專家說這才是真正的「文本」,讀者的「文本」。不是解讀,不是心得,而是「再創作」。


※  ※  ※ 


文章要有標題,標題有「情人」,情人才應該是主角,不是嗎?他來自中國北方嗎?

這個「再創作」的真正主角,其實誰也不是,或是任何一個可能的你,敘述主詞該改成「我們」。

不特定的一群人,一群在故事內和故事外不斷分裂又不斷與自身遇合,這些經驗再不斷分裂、撞擊,層層交疊。像那種可以做成可頌的麵團,出爐後酥脆又爽口,酥脆的碎屑散落一地,還能再一一聚攏分辨它們來自哪個方位嗎?


按:讀莒哈絲《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之後






2018/9/1 發表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180028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ihu&aid=111439120

 回應文章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5 19:33
我讀過的版本是這個:
讀冊目前有二手書的版本: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05 11:35

試圖以第一感覺去瞭解此篇文義並且轉化為自我解讀之意。

 

有點像我看著妳,妳看著他,他看著她,她回頭又看著我的感覺。是不是,但凡人類情感與生命發展性都如此錯綜複雜﹖

 

如果,生命過程可以用分割鏡來表現,或許我們能從每一個不斷可重覆倒帶的鏡頭中去分析、還原與重組;然後以一個全新的,最簡單卻也是最完美的處理方式完成每一種可被修正的過程。於是,這世間的貧窮可以被翻轉,愛情可以門當戶對,有情人終可成為眷屬,生命有苦卻也是樂。只倘若真成了這種完美零缺憾的故事世界,人們是否從此安於現狀﹖又,當一切都趨於完美無瑕時,人類所有的熱情與鬥志、冒險與勇氣是否消失殆盡、再無驚喜可能﹖

d.d. (daidihu) 於 2018-09-10 00:29 回覆:
謝謝紅袂,妳的「第一感覺、轉化與解讀」,早已遠遠超越我這篇文字原本的平淺啊!害羞崇拜


其實,因為我不擅長書寫讀書心得,在讀過一本有感覺的小說之後,而這本小說又剛好讓我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情人」並勾起那時的一些周邊回憶。


我喜歡妳描寫這篇有「我看著妳,妳看著他,他看著她,她回頭又看著我的感覺」...剛好也觸及作者莒哈絲在《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中所呈現的電影式的鏡頭感。對我來說真的是很特別的閱讀經驗。


這兩週比較奔波,回覆晚了,請見諒。(這篇是早已備好放在草稿夾內等待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