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3 22:49:08瀏覽2398|回應1|推薦7 | |
歐遊逃票記
從小我們就習慣買票搭車或上下車投錢這種消費模式,到了逃票天堂的歐洲,實在很不習慣,搭地鐵或公車都要自己找打洞機打票,經常還找不到打洞機或打得亂七八糟;何止是不習慣,我根本就不喜歡這種信任人性的制度,因為人性其實不太值得接受考驗。
在我去過的國家中,德國堪稱實施這種制度的典範,從地鐵、公車到火車都是開放式的(歐洲多數國家的火車都是開放式的,但地鐵及公車則不一定),我猜應該與德國人出名的法治精神有關,因為就連近代民主的發源地法國或相當驕傲的英國都沒有這麼做,當然,我自己判斷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德國(也包括奧地利及瑞士),沒有太多其他族裔的人口,因此信任人性的風險少了許多(別在意,種族歧視這種東西不過是種機率的演繹罷了)。
但我就是討厭這種制度,因為自己逃票的想法總是蠢蠢欲動,尤其如果只是搭個短短兩站或剛好沒有零錢買票時(即使這根本不應成為理由),而我總會忍不住鄙視自己,似乎讓區區幾塊錢貶抑了人格而覺得不值,或是深恐剛好被查票員抓包而丟了台灣人的臉(但我已經做好被抓包時假裝是日本人的準備)。
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乖乖買票,但就算如此,我還是很難區分,究竟我是入境隨俗學會守法,還是害怕被抓包,或是有種民族優越感作祟(至少台灣要比多數亞裔人士文明吧),這真是個法律、人格、文化及人性交雜的龐大課題啊!
多半時候我到了一個城市或小鎮,都會買一日卷、三日卷或city pass之類的東西,這樣我並就不用煩惱要不要買車票這類的問題,而且比起單程單程買要划算多了,且地鐵公車都可自由選擇,甚至也包括一些博物館或美術館的門票及其他優惠,當然也省了些排隊買票的時間。
但有時貪便宜的劣根性還是令人搖頭。記得從德國海德堡離開的那天,早上要從青年旅館搭公車到火車站,那班公車擠爆了人,因為有一堆背包客要離開YH,公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理論上那麼擁擠的公車根本不會查票(事實上我在德國及奧地利搭了N次的地鐵及公車,從來沒有遇過查票員),結果我跟另一位加拿大友人都從後門上車,決定不買票,日本友人則堅持走前門買票,這位日本準醫師讓我見識到日本人的守法,當下對日本教育佩服起來。
至於我最經典的逃票歷程,發生在從德國科隆前往盧森堡的火車上,其實我不是刻意逃票的,原本我要從科隆坐去Koblenz,花了25馬克(大約400台幣吧),但後來看到有往盧森堡的火車就跳上去了,在3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後段我一直處於忐忑不安的心理狀態,一直祈禱著不要查票,那種感覺還真是煎熬,眼看火車終於離開德國邊境最後一站進入盧森堡,查票員都沒出現,心中大石終於快落地,結果在抵達盧森堡之前竟然有盧森堡國鐵的查票員出現了,我只好硬著頭皮跟他說要補Koblenz到盧森堡這段票,並拿信用卡給他,結果他說不能刷卡,這下我可糗大了,因為我身上僅剩20馬克了,絕對不夠付車票錢。
沒想到這位仁兄竟然客氣的找我錢,後來我才知道他只管盧森堡境內那段,至於長長的德國境內那段車程則不是他的管區,而且跟台灣火車一樣,只要補票就行,沒有罰錢的問題,所以我還是逃票成功,當場省下好幾十元馬克。
有些人就沒有我那麼幸運了,從香港嫁去瑞士的V告訴我,她曾在瑞士搭公車時因為便宜行事而沒買票,結果不幸遇上查票員,被帶回警局重罰了十倍(還是一百倍我忘了),從此不敢再逃票,而且她說查票員很可惡,看到東方面孔會特別盤查,彷彿會逃票的都是東方人。
我倒不覺得他們可惡,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偏見其實還挺接近真理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