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5 23:40:56瀏覽997|回應2|推薦126 | |
蓮生活佛畫作—幽寺禪風
蓮生活佛畫作—獨舟悟彼岸
一開始,先請諸位看一則蓮生活佛所註解的禪宗公案: 盧師尊在二○一○年四月回台灣,接著,走遍全台灣的寺、堂、會。預計三個多月才會走完。 人問: 「跑分堂為何?」 我答: 「看看。」 人問: 「做什麼?」 我答: 「寫偈說法及灌頂。」 人問: 「還有嗎?」 我寫一偈: 蓮生有一法。 寫偈兼說法。 人人上法船。 即知身是壇。 我說古人也有一偈: 十方同聚會。 各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這二偈,有同有不同,同的是,同樣為了到達彼岸。不同的是,一個主張「心空」,此是禪宗也。一個主張「身空」,將身之壇城,修法化去,最後「身空」,身空即心空,此是密教也。所以不管修禪或修密,總歸證佛性) 洪州,百丈,道恒禪師。 僧人問: 「如何是學人行腳事?」 道恒禪師答:「拆斷柱杖得也未?」(根本無所得) 僧人問: 「古人有言,釋迦與我同參,不知參見何人?」 道恒禪師答: 「唯參者知。」 (如果我答:「還須參何?」) 僧人問:「不知此人如何親近?」 道恒禪師答: 「你怎麼如此不解參。」(正是還須參何?) 僧人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道恒禪師答: 「往往問不著。」 (如果我答:「如來如去。」) 僧人問: 「如何是佛?」 道恒禪師答: 「你有多少事不問。」 (如果我答:「盧勝彥。」為什麼是盧勝彥?因為盧勝彥只是符號) 這位道恒禪師,每回上法座,很多次,只有三句話便解決了。 第一句:「喫茶。」 第二句:「珍重。」 第三句:「歇了。」 哈哈哈!妙、妙、妙! 我說:喫茶,無事、無心也;珍重,好好的參無事、無心,如何覺悟;歇了,就是空心也,也是心空,成佛去也。 我回台,寫偈說法及灌頂,就是要諸位,喫茶、珍重及歇了。 **************************************************************************** 本篇禪文要大家參無事、無心(*1),實踐無事、無心,解脫煩惱,明心見性,成佛去也。 盧師尊在海外寄居了三十年之後,終於2010年4月回台定居了,緊接著,走遍全台灣的寺、堂、會。預計三個多月走完。有人問:「跑分堂為何?」盧師尊答:「看看。」人問:「做什麼?」答:「寫偈說法及灌頂。」「還有嗎?」盧師尊寫一偈:蓮生有一法。寫偈兼說法。人人上法船。即知身是壇。盧師尊說古人也有一偈:十方同聚會。各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此二偈,一密一禪,同為佛子登彼岸,只是密主張「身空」,而禪主張「心空」。密宗將身之壇城,修法化去,最後「身空」,身空即心空,禪密合一,證得佛性。 洪州,百丈,道恒禪師。僧人問:「如何是學人行腳事?」道恒禪師答:「拆斷柱杖得也未?」盧師尊解釋:「學人行腳實無所得。」也就是世間一切實無所得,行者因了解無所得,而去實踐無所得,最後證得「菩提薩多」,《心經》中的解脫境界。在世間,我們知道,人人有煩惱,人人「有事」,然而,一切的事物均是變遷的,也均是一時之幻,因此,修行人要把「有事」變成「無事」,要把「煩惱」變成「菩提」。這不僅是觀念問題,還要修行人去實行實踐出來。 僧人又問:「古人有言,釋迦與我同參,不知參見何人?」道恒禪師回答:「唯參者知。」盧師尊曾說:「成佛,唯佛與佛知」,現在釋迦與我同參,「釋迦」已成佛,那麼「我」是誰?不言而喻了,所以當然是「唯參者知。」而盧師尊更直接地說:「還須參嗎?」不需要了,因為已很明顯。只是僧人不會得,再問:「不知此人如何親近?」道恒禪師回答:「你怎麼如此不解參啊。」也正是說盧師尊說的:「還須參嗎?」僧人仍然不理解,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道恒禪師答:「往往問不著。」其實之前已經直指,那麼「祖師西來意」自然是盧師尊說的:「如來如去」了。僧人仍未理會,繼續問:「如何是佛?」此時,道恒禪師回答:「你有多少事不問。」僧人如仍未理解,請看盧師尊的回答:「盧勝彥。」這下子,直說了,僧人應該已經會得,這也正是釋迦如來下生人間,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為我獨尊」的「我」了。 其實,對於直指,一般人也不敢直下承擔,其主要原因是認為有「小我」的存在,不能體認人生無所得,因此煩惱不斷,也不能「無心」行事,因而仍活在機謀計較之中,貪戀淫欲,貪戀名利酒肉,造作是非等等之中。盧師尊認為,如果還活在「有心」上面,譬如,「有心」行善佈施,是見不了自己的主人的。真正的佈施要忘記施捨的自己,要忘記被施捨的對方以及忘記所施捨的物體。這種佈施,是「無造作之念」的佈施,也就是「無所住心」。這也正是《金剛經》中所言:「菩薩於法,應無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也就是「無心」了。行者只有「無心」,才能有無限量的心,真正的「自性」般若實相才能顯現出來。 所以,「無事」則煩惱解脫,「無心」則明心見性。 這位道恒禪師,每回上法座,很多次,只有三句話便解決了。那就是,喫茶、珍重及歇了。珍重,好好的參無事、無心,直至覺悟;喫茶,一切放下,無事、無心也;歇了,空心了,也是心空,成佛去了。 盧師尊回台,寫偈說法及灌頂,就是要諸位,喫茶、珍重及歇了。 --------------------------------------- (*1) 對於「無事」、「無心」之詳細解釋,讀者可以參考本格(目前)第九頁「如何做才是「無事」?」及(目前)第八頁「如何做才是「無心」?」二文。 (註) 音樂為「清澈海洋」。
蓮生活佛畫作—寒夜曲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