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7 07:19:20瀏覽1877|回應5|推薦129 | |
蓮生活佛畫作—回首念生平 大珠慧海禪師,俗姓朱,唐代建州(今福建建甌)人,著名禪宗祖師,洪州馬祖道一禪師門下。 大珠和尚從越州(今浙江紹興)大雲寺道智和尚出家。謁見馬祖道一,道一禪師以「自家寶藏」啟發,大珠和尚因而識得本心。大珠和尚在道一門下為侍者六年,後因道智和尚年老多病,於是回到越州侍奉業師道智和尚,大珠和尚著有《頓悟入道要門論》傳世。 蓮生活佛盧師尊年輕時已閱讀過《頓悟入道要門論》,當時並未細參,直至移民美國西雅圖才又重讀此論,驚為天書,此書裡面一字一句皆是珍珠,對於想明心見性之諸佛子而言,可不能隨意錯過。盧師尊亦特別節錄該論內精彩論點,以饗讀者,以下請繼續欣賞活佛的「不緣善惡是真心—談大珠慧海禪師」: **************************************************************************** (一) 在很早以前,我在台灣,就曾讀過一本書,就是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1)。 在當年的我,對「大珠慧海禪師」認知不多,後來,我在美國西雅圖又重讀此書,一字一句,仔細參研,始知粒粒皆是珍珠。 就是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我讚一偈: 大光遍照。 珠圓玉潤。 慧性自顯。 海闊天空。 我的意思是說,大珠慧海禪師,是真正的一位大善知識,他是一位大放光明的禪師,將迷途的佛弟子,導之於正道,成為真佛子。 他的證悟,毫無瑕疵,如同珍珠一樣,粒粒珠圓玉潤,他的證悟,同樣也能激盪佛子的證悟。 證悟的,全是自家寶藏,不是他人的寶藏,此大珠人人有之,這種自家寶藏,如果證悟了,其智慧就如海了。 所謂智慧如海,正是如此。滔滔的靈感,通天徹地而來,又如同一座又一座高山峰峻疊疊,令人肅然起敬。 讀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只要仔細些, 便知: 明心是何? 見性是何? 像我(蓮生活佛盧勝彥)本是小根之人,多看幾次,便頓悟佛的慧命,大家何不珍視此書! ● 大珠慧海禪師是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雲寺道智和尚受業。 初參馬祖道一禪師,馬祖問:「從何而來?」 大珠答:「從越州大雲寺來。」 馬祖問:「來此何事?」 「來求佛法。」 「我這裡一物也沒有,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做什麼?」 「那個是大珠慧海寶藏?」 馬祖答: 「今問我者,是你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大珠和尚聽了。 自識本心。 後來大珠和尚奉事馬祖道一禪師六年,因為業師已老,便回歸奉養。 在晦跡藏用之中,外示癡訥,自己寫了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 後來有人呈給馬祖道一禪師看。 馬祖對眾說: 「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也!」 (這是師父的認可) ● 我在此,擇幾句書中金句,給大家看看: 「何為頓悟?」 頓—頓除妄念。 悟—悟無所得。 「從何而修?」 從根本修。 「何為根本?」 心為根本。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這簡單的幾句,已經點出「明心」的本質,「明心」的用,你可認得? 蓮生活佛畫作—竹林有夢 (二) 大珠慧海禪師「明心見性」之後,學習及跟隨他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於是很多僧侶問疑。 大珠和尚辯才無礙,而且隨問隨答,其所答的,精彩非凡。 我且列上數則,大家看看: 問:「儒教、釋教、道教,這三教同異如何?」 大珠說: 「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異也。」 (我個人讚嘆大珠的這番話,一般的和尚或佛教徒,執一而攻訐其二者,說不出這番話來的) 什麼是大量? 什麼是小機? 什麼是一性? 如果明白這些,才叫「通達」,才是真正的「達士」,不明白這層道理者,道路遙遠,也令人可笑。 例如,學佛者,只學其一,便攻訐其他,這也是很可憐可笑的啊! 問: 「云何為邪?云何為正?」 大珠答: 「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 (這個答法,令人拍案叫絕,也是非凡的答案。一般人回答是,違反善良者為邪,如法的便是正。但,大珠更直接,用心追逐物,便是邪。而物自然合心,便是正。) 妙哉!妙哉! 現在,大家可以鑒賞人: 誰人逐物? 誰人自然? 大家眼睛放亮一點,便一清二楚了。 ● 問: 「世間有法過於自然否?」 大珠答:「有。」 問:「何法過得?」 大珠答:「能知自然者。」 (這個回答正是天下第一精彩,我們曉得很多行者崇尚自然,我本人即是崇尚自然者,不喜勉強兩字。但,大珠認為,比自然更高者,是知自然者,用自然者,在自然之上者,這個回答,真是深合我心。) ● 問: 「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大珠答:「用功。」 「如何用功?」 「饑來喫飯,睏來即眠。」 問:「一切人均如此,算什麼用功?」 「不同。」 「為什麼不同?」 大珠答:「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這個回答,很多人知道,但裡面蘊含許多真理。同前面一則一樣,本自然也,而一般人卻不自然,奈何!奈何!) 自然—一心。 不自然—多心。 如何用功?一語道破矣! 大家看看大珠和尚的悟語: 「太虛不生靈智,真心不緣善惡。嗜欲深者機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機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壯。執空執有者皆愚。尋文取智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執心是佛者是魔。」 ---------------------------------- (*1) 關於《頓悟入道要門論》內精彩論點,讀者亦可參考本格(目前)第一頁「如何進入「無色界」天?」一文。 (註) 音樂為入境隨心。
蓮生活佛墨寶—淨心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