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進入「無色界」天?
2011/03/13 17:50:46瀏覽7789|回應7|推薦124

蓮生活佛墨寶甚深無相法

蓮生活佛畫作數重花外思憶起,人在非煙裡

在這一年來,我們陸陸續續介紹了欲界六天及色界十八天,包括了色界的五不還天(*1),不知諸位有何感想?讓我們稍為來溫習一下欲界及色界天的特徵。 

欲界六天,為何是「欲界」?是因為天趣有情,欲界六天是有情欲的,所以才叫「欲界天」。六欲天中有觸、有意、有食。欲界天有「佳餚」、有「仙宴」、有「瓊漿」、有「玉液」、有「甘露」、有「仙味」。欲界天有「意念」,喜樂天趣多,哀愁苦痛甚少,幾乎沒有。欲界天有「觸感情欲」。 

在欲界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其情欲是同於人間。在「燄摩天」,二人只要擁抱,就產生觸樂,而得到滿足。在「兜率天」,男女只要互相手牽手,由手產生觸樂,便成天趣。在「化樂天」,男女天人只要互相微笑,就產生滿足。再上至「他化自在天」,男女天人只要互相望一眼,就已滿足了。天趣大樂,綿綿不斷,「觸樂」、「意樂」、「食樂」、「化樂」,比裟婆世界不曉得勝過多少倍,所以說欲界天是大樂天,一點都不為過了。 

至於色界天,已經不是守五戒、行十善的人可以到達了,要到色界禪天,必須透過「四禪八定」,從「初禪至四禪」已經沒有欲界天的欲樂,已經離開了男女之欲、食欲、睡欲這三大欲望。「初禪至四禪」只剩下「禪悅」而已,在初禪時,因為離開一切愛染之故,就得了威德廣善之樂;在二禪時,淨光出現,有著淨光的歡喜;在三禪時,由於心安穩故,禪定功深,出現了大心之樂;在四禪時,禪定更深,無喜無樂,只剩下「捨」了。 

那麼無色界天呢?恐怕去過的人更少,因為去了,就差不多不再回來了。蓮生活佛盧師尊如何到達無色界天呢?如何內外打破,身心無存?以下這篇文章有諸多密教修持口訣及奧義,慈悲的活佛解說詳盡,為的恐怕是眾生的開悟跟解脫了,讓我們來欣賞活佛的「如何進入無色界天?」

****************************************************************************

我在「佛王新境界」一書中,如此寫︰
  無色界四天,是依四種禪定來分︰
  行者厭惡色之宮殿,覺得宮殿如牢獄,出離色之想而緣於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
  行者厭惡外空之境,捨掉虛空緣,內識唯心,以識為無邊解,與識無邊相應。
  行者更厭惡內識之無邊,連識連心均捨離,觀心識均無所有,與無所有相應。
  行者知識乃是有想,故捨離之,變「非想」。而無所有處,是「非想」,連無所有處的「非想」也捨離,於是變「非非想」,於是與非想非非想處天相應。
  這「無色界」的四天,在我修出「淨光」之後,亦想攀登,結果發覺並不容易,此四天不簡單,無梯階可登。
  此四天的四大相應──
  虛空。 
  唯識。 
  無有。 
  非非想。

  當我修成「淨光」之後,站在「無色界天」的邊緣,望著「四空天」,無法前進。
  我自覺,我得「大喜樂」,又修成「淨光」,已經很不錯了,真個是︰
  漠漠煙雲去所,清清天境人家。
  正好靜心寂滅,堪宜種竹栽花。
  每見翠巖來鶴,時聞青潭荷香。
  更勝天台梵唄,仍賽華岳明霞。
  說什耕雲釣月,此間隱逸堪誇。
  坐久幽懷如海,心窗寬廣恆沙。

  但,一到四空天處,發覺空茫茫,縹縹緲緲,氤氤氳氳,一切無邊無際。這是,真禪景象不凡同,大道緣由滿太空,這無色界的理論是有了,但如何修?

  我依般若經修,得「空慧」
  我依維摩經修,「不可思議」解脫
  我依華嚴經修,三千大千世界之「空輪」
  我依涅槃三門,「空」、「無相」、「無作」。觀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來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者,能入解脫之城。

  我漸漸有了悟境

  有一天,我竟然進入「無色界」,進入「虛空、唯識、無有、非非想」。

  大家可能好奇!如何進入﹖
  無階梯?

  我今天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當我停止「大喜樂」的修法覺受時,我又停止「淨光」密練的時候,我靜止一切法,捨棄了一切法,完全無作為。

  我進入「無念」。
  我進入「無想」。
  我進入「非非想」。

  就在此時,無色界的「四空天」我迅速的通過,無邊無際的四空天,被我一腳踏遍了。

  原來進入「無色界」的大口訣是五個字︰
  「一切法皆空。」

一般禪定的覺受,恬淡虛無,綿綿密密,飄飄渺渺,惚惚杳杳,或是沐浴於光明海中,或是不知心在何處,亦無大小內外,包容宇宙上下十方,高而無頂,低而無底,塞于天地,彌於四海。....

  這一類的覺受全部無有。
  如醉如痴,欲仙欲死,沒有了。
  淨光沐浴,也沒有了。
  此時,我的圓明自性出現!

  我的圓明自性和宇宙至上意識本為一整體,明乎此,我即「明心見性」,「自主生死」了。

  這「明心見性」的境界,也是難以言詮的!

  楞嚴正脈云︰
  「無色者無業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乃滅身歸無捨厭天人雜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也,此中盡色趣空,凡夫是其正居,定性聲聞寄居,而異計外道雜處也。又四空皆依偏空修進,初厭色依空,二厭空依識,三色空識三都滅,四依識性以滅窮研,而不得真滅,是皆有為增上善果,未出輪迴,不成聖道者也。」

  我個人不管別人怎麼說,我自覺無色界四空天,確實境界太高了,高到根本不可思議了。最高的境界我認為是「無始空」,由因果的理論去推理,世間一切法,實為無始,更以如來慧眼觀之,則真的一切法皆空,而無始之相亦不可得,這就是「無始空」,有了這樣的理念,才能進入「無色界」。

  除了「一切法皆空」之外,還要「無念」──

  無念就是無妄念也。亦就是正念。傳心法要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又曰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忘心自滅,無復可追尋。」

  對於「頓悟入道要門論」談「無念」,我認為很切中其「無念」要旨,錄之如下︰
  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以何為體,以何為用? 
  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

  問︰既言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 
  答︰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

  問︰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

  問︰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問︰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只個無念,是名真念。

  一般人讀到如此問答,對「無念」、「正念」、「邪念」應該會有個了解,但,仍然會有些人不懂,不懂的原因,仍然是「無念」的真諦,實在是深不可測,言語文字實無法表達,這一問一答,仍然是「假立名字」,所以,無色界天,名列三界天的最高天,自然是有其原因的,不是毫無緣由的。

  我深深體會到「無色界天」很難進入,不像「欲界天」,行者只要中脈通了,「氣、拙火、明點」能上上下下通行,很快的證驗到「大樂」。而「色界天」也容易些,只要藉「燃滴作用」(*2),不斷的修持,打開「心輪」,自然心光發露,開始便證驗了「四禪」淨光的境界,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步一步的修上去。
  但,一到「無色界天」,能不能一步登入,那就難說,明明知道「一切法皆空」、「唯心唯識」。「空無邊」、「識無邊」、「心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但,實際上如何實修?


  我曾經修「白骨觀法」,我自覺此法幾乎是「無色界天」的初住境界,這是我個人的感受,但,我看歷代祖師,並無人如此說!

  白骨觀法,如下︰ 
  專一繫念。

  一、觀想腳背的肉,向兩邊劈開,於是五根骨頭,了了分明白淨如玉。
  二、再觀小腿的肉、大腿的肉,向兩邊劈開,於是白森森的腿部,二條如白玉呈現。 
  三、再來是盤骨的肉劈開,盤骨現出。
  四、漸次向上觀想,胸骨、髖骨、脥骨、脊骨、兩手骨、肩骨。
  五、最後觀想,頭皮裂開,頭中諸物及身中諸物(心、肝、脾、肺、腎等),流入地中,地裂開,諸物進入,再封合。
  六、現在只剩下一具白骨人,自身骨節,節節相拄,猶如淨白雪人。

  此時行者,更令心廣大,行者可見一閻浮提眾生,一一皆是白骨人,其數千百萬億。

  再見諸白骨人,周圍四面有大火起,燄燄相次,燒諸白骨人,節節火起,如是火相,流諸骨間,變成大火,此大猛火,橫從空起,我身他身,悉皆化空。

  也可如此觀想,自觀成白骨人,而四方有大火山,皆來集合燒身,自見己身與眾火合,此時觀白骨人已無白骨身,悉為火燒個精光,此時自然得知身中無我。

  「白骨觀法」的修持,到「一切皆空」的時候,就彷彿有死的感覺,定入一種寂靜及虛空的勝境,彷彿是一種解脫的快樂

  這種解脫是︰
  是四空天。
  身心滅盡。
  定性現前。
  無業果色。
  從此至終。
  名無色果。

  此法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五百大德聲聞,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等。

  是王舍城比丘摩訶迦絺羅難陀請問。
  而佛告訴阿難及迦絺羅難陀的

  其中有「三十觀」,除了「白骨觀」,還有「不淨觀」及「無常觀」,地、水、火、風的種種觀法。

  我的「白骨觀法」是簡略再簡略! 

  在密教方面,由於修證「大樂」及「淨光」,再想證入無色界的「大空」之中,薩迦證空上師(*3)教授了三法︰ (格主註︰以下三法,僅供參考,一般行者須認明金剛上師,由金剛上師灌頂過後,始可修持,謝謝。)

  第一,昇空法︰
  以「大樂」心輪內的「」字(格主註梵文或藏文)為主,「」字放光。或者以「淨光成就」的心輪五色虹光為主。

  猛呼「哈」字,二十一聲。


  此「」字或五色虹光,順著中脈到達頂輪,再出中脈頂,昇入太空,漸去漸遠,而消杳不見。

  此時,行者身心完全放鬆。
  進入無念。

  證入「無色界」天。

  第二,觀空法︰
  在萬里晴空無雲之日。
  背日光禪定。
  雙眼不動的目視天空。心不散亂,呼吸又徐又緩,漸漸的將心神寄於太空,而入于定境。
  生「無念智」。
  顯現「空明」之境。

  此時,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廣狹,方所之分,無所住。這是內、外、密「三層太空」境界。

  證入「無色界」。

  第三,遍空法︰
  心觀眼,眼觀空,是最重要的口訣心要,修持行者之眼,凡是見到的一切,皆視為「空」。

  如︰房子、樹木、山河、石頭、人物、海洋、車船等等,想念皆歸於一空。
  自心與空境融合。則粗妄念消杳。
  身心與空,三無分別。
  無執著。


  證入「無色界」天。

  由前述的三法去修,可證明一偈︰
  體無實執遍如空,
  離我所執自性空;
  無有執著中任運,
  現出無方天空悟。
  (這是無色界的體悟)

  密教認為,禪定中樂特甚,則流轉「欲界」,易生貪欲禪定中淨光特甚,易流轉於「色界」,和瞋恚相結合。禪定中無念太空特甚,易流轉於「無色界」,和愚痴結合一起。所以,一般密教祖師對大樂、淨光、大空之三種境界,認為三種境界雖好,切不可貪著,切不可執著

  由如此的認識,我認定密教有如此的奧義

  一、宇宙中一切的一切,皆是由空中生妙有,要以不執著之心來喜樂,不生貪婪。
  二、人生的意義是清楚明白及實踐宇宙的真理,這也是人最大的職責,最大的職責,就是開悟。 
  三、世俗世界是貪、瞋、痴所覆蓋,只要不執著貪、瞋、痴,就已經開悟了。
  四、自性與宇宙本性是一,是絕對的,不增不減的,不垢不淨的,無善無惡的,如如不動的,這就是真如,這就是佛。
  五、內外大小動靜遠近一如。
  六、山河大地都在自性之中,自性也在山河大地之中,自性在眾生之中,眾生也在我自性之中,彼此無憎無恨。
  七、遍及一切處都是光明,是完全無疵的,其實認真說來邪惡也是光明的,黑暗也是光明的。
  八、無始無明是佛性,由無明中生出佛性。
  九、能夠認知正覺及幻覺,便可以享受永恆及不朽。
  十、無生也無死,無死也無生,這是至上本體。
  十一、開悟就是看到真理的真面目,而世俗就是看到真理外面的那層遮幕。
  十二、我就是佛。

  這十二條,就是我秘密修練的心語及結晶,文字所顯示的仍然是不夠透澈,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密教的奧義及開悟境界,確實非文字能表達的!

-------------------------------------------

(*1) 欲界六天,請看本格(目前第六頁)「佛乎魔乎--他化自在天」、「快樂的變化--化樂天」、「大知足天--兜率天」、「空居第一天--焰摩天」、「柔和的心性」、「四大天王的神異」及「掌燈使者」以及(目前第五頁)欲界天即是大樂天」等文。

色界十八天,請看本格(目前第五頁) 持明持光入三昧--少光、無量光天」、「天上大塔大梵天」、「清淨戒德不動地--梵眾、梵輔天」、 (目前第四頁)淨光心樂不可測少淨天、無量淨天」、「天國的語言無聲勝有聲」、 (目前第三頁)無苦無樂大福天福生、福愛天」、「四禪八定及淨樂周遍--遍淨天」、(目前第二頁) 恆見佛性到「善見天」、「離煩離惱悟無生無煩、無熱天」、「無想夢幻入頑空廣果、無想天」以及(目前第一頁) 佛陀在何處?色究竟天」及「看見佛國淨土善現天」等文。

(*2) 這是密教內修範圍一般人如本尊未相應,是無緣內修的

(*3) 薩迦證空上師就是花教的「多桑」仁波切(Dezhung Rinpoche),或稱為「德松」仁波切,是盧師尊的第二位人間師父「德松」仁波切就是薩迦教(花教) 教主達欽仁波切的師母的哥哥。有些藏密僧人是可以結婚的,而且有些法王是延用世襲制度而來的,據盧師尊禪定所得,薩迦證空上師羽化之後到了法界最勝的「大自在天」聽大日如來(毘盧遮那佛)講經,此「大自在天」是七不還天之一,處色界之頂盧師尊到此天,見到了薩迦證空上師,薩迦證空上師是十地菩薩

() 音樂為菩提心燈。

 

蓮生活佛畫作相逢豈易求,珍惜這浮漚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4975825

 回應文章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嗯~~成佛之梯
2011/03/17 11:29

俗客菩薩問安

感謝菩薩又依篇詳細解說次第..說滴實在非常棒    讓大眾了解修禪定次第之果相

若未到達以為到達   此文是很好的成佛階梯之次第篇.... 菩薩悲心發文細膩

了此心對法悟境體解   讚歎啊...

活佛貞是悟得神通化現 自在三千 讚..

~~~

當我們了解欲界 色界   如文所言 還有意念..等  所以還在習氣中   感得諸天果報

未究竟....

要到達無色界...顯教修法 一部心經落實生活修持

了識無心  點滴破除五蘊黏著 步步空無 覺性做主   願[捨]諸有   給人無爭 

 行六度   習氣漸除    ......無色無欲   貞正得樂   當下 究竟解脫   如是守持   修道人

此樂非愛情所能比擬 貞似禪悅   見境喜悅 不起愛染 身心自在  無念 無住 

空中自妙有 何苦六根尋 

當下頓斷  真正大丈夫   天人師      願捨自我    甜蜜現成喔~~~

  承擔作主   不辜負佛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7 14:11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問安~  菩薩說的是

本篇是活佛修行至無色界的心得與密法奧義

所以講得比較深入  佛法確實是有階梯的

難怪佛陀一開始先講小乘  之後再講大乘  最後才傳授禪

活佛其實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時代就在佛陀左右 

那世已證得阿羅漢果   而且早已得佛陀授記成佛 也就是佛陀

早預言祂會成佛了    

謝謝您提顯教修法  寫得很清楚 可見菩薩修行精進  努力不懈

心經是金剛經的濃縮 主要講色空一如  五蘊皆空 是一部解脫的經典

對於現象界一一否定  否定至無可否定  真心才現  生活上也應如此

要無念無住  無執無取  外行善功  內證菩提  行六度萬行 無人我想

空中妙有   當下頓斷   好個直下承擔做主   當天人師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酸柳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流連忘返的地方
2011/03/15 17:04

我記得在我小學時候,有一次我們導師,就半開玩笑的口吻說;
天堂真的是很好的樣子,去的人都忘記要回來告訴我們。

好像跟你現在形容的意識、情境差不多吧!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6 10:58 回覆:

酸柳丁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 您們老師真會說話

本文提到的天堂意境  是活佛禪定所得

寫於書上的  丁丁是否也很羨慕天堂啊?

那就加油囉

祝您法喜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棒
2011/03/15 00:29
您師父的體悟還真高妙,而且很大方的分享給大家( andy)分享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5 05:57 回覆:

Dear Andy 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 是呀  盧師尊天上財富多多 

不怕跟人分享  不過  說實在的

好東西 還要有慧根才會珍視及修習之 

祝您歡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資深牽牛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來亂的
2011/03/14 22:41

我有疑問

你說在他化自在天,男女天人只要互相望一眼,就已滿足

那豈不是更辛苦

要隨時保持目不斜視,以免亂放電喔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4 23:37 回覆:

資深牽牛花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資深美女老師有疑問  很好喔~

~ 是這樣的  他化自在天已是欲界之頂  守戒嚴謹 功德巍巍

把這方面幾乎已參破了  但還有男女相  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只要看一眼就已滿足了  不是說目不斜視  而是

相看了  但就沒有進一步的衝動與熱情  不是無情喔~

是幾乎參破情為何物了  

祝您歡喜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玉狐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色界
2011/03/14 21:33

無色界中都無有處,以無色法無有方所。

(中略)俱異熟生,差別有四:

一空無邊處,二色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如是四種,名無色界。」又曰:「於彼界中色非有,名為無色。

所言色者,是變礙義,或示現義。被體非色,立無色名。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4 23:45 回覆:

玉狐狸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也謝謝您引一段經文解釋無色界天

如菩薩所言  此天有四重天

一是修行人厭色之牢籠而欲出離  捨色想而緣於無邊之空  相應於空無邊

二是修行人厭內外空  捨空成識  相應於識無邊

三是修行人厭於識  捨識心  認識心無有  相應於無所有

四是修行人厭識之有想  也厭無有之無想  相應非想非非想

由此看  便知三界二十八天皆由執著於某些因素引起  裟婆世界也是

但是 如果能看破 放下  那就解脫自在了  與菩薩共勉之

祝您法喜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青青的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努力學習中
2011/03/14 14:06

俗客大師的很多佛理和禪意

是要好好去參悟和體會呢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4 23:46 回覆:

青青的家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格裡確實有很多活佛修行的好文 

很高興年輕的青青要好好參悟了

祝您喜樂吉祥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切法皆空
2011/03/14 06:44

問候俗客菩薩安好
這篇蓮生活佛的文章
境界太高深了
能意會5、6分者即數不易了
難怪天界越高層的境界是佛與佛能知
菩薩及聲聞者亦難窺其堂奧
蓮生活佛確實修鍊不可思議
見到這篇文章的人有福了
一切法皆空,好好來悟吧
蓮生活佛已將口訣告訴大家了
身心皆空,空中生妙有
水羚寫一偈請俗客菩薩指正
山河大地清靜中
自性宇宙本為一
正知正覺是本體
無始無明見佛性
謝謝分享活佛好文
祝您法喜吉祥

水羚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14 08:11 回覆:

羚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問安   菩薩說的是

本篇文章有修行口訣  有理論  有實修心要

有結論  是活佛修行的心得及結晶法語  難免艱澀難懂

這是無可厚非的  連色界五不還天的境界都已高深莫測了 

都已是禪機處處  更何況是無色界呢   

但是  慈悲的活佛留下了修行經驗口訣及指南

令眾生於修行中有路可尋  也就是將身放空  心放空

法亦空  性亦空  如此可以進入無色界

大家看到了沒有  從古至今無人點破進入無色界的要訣

活佛卻一語道破  若不是真得  何能如此清晰明瞭

原來  無色界的本質是相應到空性啊!

亦寫一偈  請菩薩指正

空中妙有有中空

宇宙自心本來同

大樂光明空性見

佛性竟是無始明

祝您法喜圓滿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