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離煩離惱悟無生—無煩、無熱天
2010/12/04 10:16:41瀏覽1736|回應7|推薦115

蓮生活佛畫作--遇見奇峯

色界四禪第五天以上,已經是「五不還天」了。此五不還天即是「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及「色究竟天」,至五不還天,四禪的前四天,都已經看不見了。在五不還天,九品習氣已全部滅盡,捨樂亦捨苦,苦樂俱雙忘,住捨心中,別修靜慮,為聖賢所居。 

在這些天中,由於離人間越遠,越來越令人無法想像了。 

色界四禪第五天是「無煩天」,蓮生活佛在此天界碰到了一位弟子,她生前有心臟病,生命隨時會隨風飄然而逝,但她觀破無常,認清本體不動,行事無為而為,將煩惱化為無煩惱,最後,她成就了。 

色界四禪第六天是「無熱天」,活佛也遇到一位弟子,此位弟子修法精進,無熱離惱,悟得眾生皆吽」字,因此到了「無熱天」,得羅漢接引,教授無生」、應供」及殺賊」等法。 

透過禪定,活佛一層一層天往上攀登,有一點很肯定的是佛陀菩提樹下悟道,悟得甚深微妙之法,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又說無法可說,若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謗佛?想知道為什麼嗎?請繼續欣賞活佛的「離煩離惱悟無生無煩、無熱天」 

****************************************************************************

 ()

瑤池金母對我說:

「世上的一般凡夫俗子,對於世上的一切災難,自己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畏之如虎,認為沒有禍患才是幸福的。」 

瑤池金母說:

「蓮生聖尊,你自從學佛至此,不是天天喊著,一切災難退散嗎?而一切災難可曾有退散過,你的災難,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有時三、四波一起來,令妳痛苦不堪!」 

我說

「是的。」 

瑤池金母說:

在大乘菩薩的法眼之中,知道無差別智了知諸法皆空,什麼是諸法皆空?也就是一切災,也不是一切災一切難,也不是一切難一切障也不是一切障一切煩也不是一切煩。」 

瑤池金母說:

「二乘的行者,畏災難煩惱如同毒蛇猛獸一般,只想清淨法,修到最後,成了偏空、枯、寂。而大乘菩薩和光混塵,與凡夫的煩惱是相同的,但了空智,煩惱即非煩惱,煩惱與菩提不二性啊!」 

我說

「八難是無難!」 

「苦即非苦!」 

煩惱即非煩惱!」 

瑤池金母說:

佛法本無二執,如此十法界一切法,不假一切自行解脫,解脫中亦無解脫的知見。」 

我聽了大悟。 

於是,我進入「五不還天」的「無煩天」,這是四禪的第五天,這個天,四禪的前四天,都看不見了。 

五不還天」之下,四禪四天是見不到的這是九品習氣全部滅盡,苦樂雙忘,住捨心中,安立了居處 

「五不還天」全是聖人所居。 

「五不還天」之下,有凡夫修定,有聖人修定,雖同是俱捨禪,但聖賢別修靜慮,所以才入「五不還天」。 

我看「五不還天」的第一無煩天是這樣的

無上聖者禪定地 

其中妙境少人知。 

無處不是煙霞,無處不是瑞靄,無處不是祥光,無處不是淨光,無處不是芬芳,無處不是悅意。 

全是道德,全是金丹,全是光華,全是聖果,全是聖人,全是賢人。 

(此指禪定境界)

「無煩天」,即「意悅」之義也,無一切煩惱,這無一切煩惱,是指觀破一切煩惱,把一切煩惱全化為無煩惱 

我逢一位無煩天的天人 

我問他

「尊姓大名 

他答 

「我是蓮生師尊弟子蓮品(*1) 

「啊!你怎在此 

「我參透煩惱即菩提之意!因而生無煩天了。我原受病之磨難久久,因而參透。」 

「參透煩惱之後如何? 

 

「不動無為。」 

我在這裡想問大家,所為「不動無為」豈非無所作為?若不是無所作為,又是什麼作為呢?試答二字如何?

 

蓮生活佛畫作--法身原在天外天 

()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 

隨即想入涅槃」。 

為什麼

佛說: 

我證甚深微妙之法,最極寂靜,難見難悟,非分別思維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是故默然。」 

大梵天王勸請佛陀說法

觀世上眾生,多諸外道等,於地水火風空,橫生計度,著於邪見,以為正道,而彼眾生,雖修邪道,有應度者,今當度之。唯願世尊,為此等眾生故,轉於法輪。」 

最後,因大梵天王勸請。 

釋迦牟尼佛才說法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 

最後說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我問大家 

何以無法可說 

當我到了四禪的第六天無熱天」時,我對這兩個問題,便完完全全明白了。 

我的師父吐登達爾吉」,寫給我一首偈,其中有一句 

自知眾生皆吽」字。」(*2)

我問 

何義 

師父答

自行體悟去!」 

後來,我悟到,法生之義,一切皆佛所化生,不關係到世間的垢穢,完全自法而生也,由此悟入,便到了無熱天」。 

我在五不還天的無熱天」,遇到了一位弟子,他法名是蓮花鐵運」。 

我說

你在此 

他答

離諸煩惱,機括獨行!」 

我問

「為何離煩惱 

鐵運答

自知眾生皆吽」字。」 

哈!哈!哈! 

悟也。 

佛為何不說法

佛為何說祂沒有說法 

答案即是:「自知眾生皆吽」字。」 

蓮花鐵運」是一位誠的弟子,修法無間,圓寂後,知覺阿羅漢接引,教授

無生。」 

應供。」 

殺賊。」 

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3) 

因悟自知眾生皆吽」字」,即入無熱天」也。 

如今 

蓮花鐵運」於五不還天,漸漸斷了色界、無色界等八地之七十二品思惑,將來必修成證果阿羅漢。 

我在無熱天」悟到了,眾生都可以成佛,所以,我曾如此說,不要怕,眾生都可以成佛,因為眾生皆佛所化 

你明白嗎 

-------------------------------------

(*1) 活佛在一次開示中,如此說:『在「五不還天」,她已經差不多是羅漢的境界。誰在那裡?蓮品上師。我看到蓮品上師很驚訝,我說:「妳怎麼在這裡?妳怎麼在「五不還天」?」她告訴我:她原來有病,就是心臟有病,每天都等待著死亡,她生前心臟裝一個電池,幫助她心臟跳動,每天在等待死亡,她把死看破了、把生死看破了、把一切煩惱看破了,很多很多煩惱,她全部看破了,「生死一如」了。告訴你,你能夠「生死一如」,煩惱沒有了,就到了「無煩天」。為什麼?煩惱就是菩提,菩提就是煩惱嘛!這世間的人,誰沒有煩惱,任何人都有煩惱,但是你把煩惱看成不是煩惱,煩惱就是菩提,你就成就了。她的病很重,心臟有病,隨時準備死亡,她看破了。先生,她看破了;兒女,她看破了;錢財,她看破了;她所有的慾望,看破了。她生死一如,看破,所以她升到「無煩天」,沒有煩惱的天,就是「五不還天」的第一天。』 

(*2)「嗡阿吽」三個字,此三個字是一切咒的根本,可以如此說,一切咒音由此三字咒而出生的。「嗡」即宇宙意識,「阿」即本尊,「吽」即成就一切,融合之意,也就是自己跟智慧本尊完全合一。自知眾生皆吽」字。」也就是眾生都是佛菩薩顯化而來的,自性自己本有,佛陀說不說法,自性均在。 

(*3) 活佛在一次開示中,如此說:『…蓮花鐵運在「無熱天」,我碰到了他,我說:「你怎麼在這裡?」他說:「我本來就在這裡。」我說:「你學什麼?」他說學「無生」,沒有生啊!我們哪裡有生,因為你生了又會死,根本就沒有生。很多的眾生都是「無生」的,你在理上講起來就是「無生」的,不是沒有聲音的「聲」,是沒有出生的「生」。因為「生」跟「死」,根本就是一樣的東西,你死了,不就是生嗎?你生了,也不是死嗎?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一樣的東西啊!所以這世界上,我根本沒有來,留下什麼?沒有。你到底能夠得到什麼?沒有。你到底享受過什麼?也是沒有。那個「有」,都跟作夢一樣的,沒有的。所以他在那裡學「無生」。他還跟我講,他學「殺賊」。「殺賊」?哪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4663391
 引用者清單(1)  
2014/09/30 02:55 【udn】 購買前先比價!幸福 煩惱 就是 斷捨離比價

 回應文章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受惑~~
2010/12/07 01:00

俗客菩薩問安

     悟無生 自性本來佛 染污了 

     人間修六度      不住五蘊覺受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惡     

     還原自心清淨   不苦不樂受

     活佛講得夠清楚了

     感謝菩薩法施 用心分享

祝 禪悅自在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7 15:00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及問安  菩薩說的是

心經裡講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等

禪定內證境界 在此活佛説無苦樂 捨苦樂 就無煩憂了

有煩憂亦捨煩憂了  其實 道理容易懂 但是 做就是問題了

就像活佛弟子蓮品一樣  要能觀破世間一切 只因命在旦夕之故

所以 世上沒什麼好爭的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平平安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離煩離惱悟無生—無煩、無熱天
2010/12/06 07:38

來看看部屋了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6 09:43 回覆:

開心小屋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歡迎光臨 無任喜悅

祝您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為
2010/12/06 00:19

問候俗客菩薩安好

能觀破無煩惱的人

就能得大自在

世間本是

無來無去  無生無死

無樂無苦  無煩無憂

法本自在   故佛未說法

遠離煩惱  智慧就能現前

本篇蓮生活佛帶給大眾更大的信心

即眾生只要努力修行

皆能得大成就

謝謝俗客菩薩分享活佛好文

祝您法喜

水 羚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6 09:41 回覆:

水羚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及問好~

是呀! 外在的煩惱因各種複雜因素 不見得可以輕易去除

但是 內心卻可以調適 觀破它 也就不再是煩惱了   所以

佛智還是最重要的了 就是生與死也一樣  此生則彼滅 (

另一世界的你死亡了) 此滅則彼生  在開悟者眼裡  何有生滅?

因生是幻生  滅是幻滅  無生無滅了  苦樂亦然 一切對境都是

一時幻化的 變換不息 認識它的本質之後 就要以佛智對治之

在幻離幻  認取自心明光 就如活佛兩位弟子一樣  煩惱盡除

凡有利有情之事 盡力為之 但不著善惡觀念  無功德想 

自然能夠在人生終點成就果位  這也就是信解行證的整體過程

活佛的教導  兩位成就者的驗證 應該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這表示法有多門  均是用來開啟自性的 凡是自性光明顯現的人

悟得道體不動 行事就會無為而為 不計較 無偏執 眾生是自己

自己也是眾生 此時心境已經沒有個人利害得失 只有利他覺他了

祝您法喜圓滿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酸柳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2010/12/05 13:37

俗客~你好~
你這篇讓我想到那「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實福與禍都只是
在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證嚴法師也常說;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5 14:37 回覆:

酸柳丁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及問好~ 菩薩說的是

善惡順逆皆是緣 也皆要感恩 

但是一般人總希望趨吉避凶 沒人處凶境而甘之如飴的

不像本文 看淡苦樂 無苦樂想  也捨苦樂 有煩惱當無煩惱想

是呀 是心的感受 一切唯心啊  修也在修心 

證嚴法師由行動 實際去做 體悟一切均要感恩非常令人讚賞

祝您喜樂圓滿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東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想無又有
2010/12/05 10:14
人人想無煩、無熱天
但卻如影隨形相伴
真惱我等凡人
又,這些畫清欣飄逸,讓人有心清的感覺
謝謝好文好畫分享!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5 13:23 回覆:

東耳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是呀 其實活佛說的煩惱即菩提  很多人也知道

但是只是道理知道 做嘛做不來  只能說還未觀破

還沒到無路可退的時候  所以還是須要加油

呵呵 選畫是在下覺得很陶醉的事 因為活佛

藝術天份 及自在任運作畫不曉得迷倒多少粉絲

每張有每張的意境 謝謝您也喜歡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沉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明白
2010/12/04 18:18

。。。因眾生皆佛所化,你明白嗎?

明白明白。所有眾生,無非道的某種示現。一弟兄即眾弟兄,反過來亦然。

苦亦非苦,非苦亦苦。苦的概念即苦,不苦當然也苦啦。

縱身大化而與眾生同甘苦,正因無所苦無所執也。

在下即或不免偏執頑痴,對此,亦不敢不有悟矣。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5 06:48 回覆:

沉潛有時老師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  老師菩薩真是謙虛啊既言悟又言偏執為何?

對於苦樂之説,《心地觀經》云心與心之所有者,本性空寂也。 

不可見,不可聞,心如幻。 但眾生偏計度,故起想而受苦樂。 

眾生有苦亦有樂,能無苦無樂者,是苦不當是苦,樂亦不當樂,是

不計度是也,不只理上悟得,連事上亦著手去做,實不易也。不過

老師菩薩既悟得,看來也無所執了。

是呀佛言「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是道之某種示現,能於煩惱中

離諸煩惱,是真悟,亦應能捨了。能縱身大化而與眾生同甘苦,那已是無執無取

,有煩惱也看成無煩惱了。不過,裟婆世界眾生,大都理上悟得,

真正要捨,恐怕還要加把勁呢,老師菩薩以為是否?

祝您喜樂圓滿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動
2010/12/04 10:32

日安吾友

今日您分享這篇文章

適為浮生所要追求者

感動哦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2-05 06:51 回覆:

浮生小民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菩薩欲追求此捨苦捨樂  無苦無樂

解脫煩惱境界  為您鼓掌!

其實 解脫煩惱也就自在了  應該大家都嚮往啦

祝您如意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