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身四智的闡微
2010/10/25 18:12:32瀏覽1846|回應5|推薦121

蓮生活佛畫作—二人同行  

蓮生活佛畫作在雨中 

 

一開始先請諸位看一則蓮生活佛註解的禪宗公案: 

壽州有一位志通禪師」讀《楞伽經》千餘遍,但,對三身四智不懂 

志通禪師參禮六祖慧能,求六祖開示 

六祖說 

三身者,清淨法身,你之性也。圓滿報身,你之智也。千百億化身,你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六祖說偈: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你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志通禪師問: 

「四智之義,可德聞乎? 

六祖說: 

「既然會三身,便明白四智,何又問也?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六祖又說偈: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志通禪師禮拜,以偈贊曰: 

三身原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行。 

起修皆妄動。 

守住非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污染名 

我想,這則志通禪師」與「六祖慧能禪師」的對答公案,大家應可明白才是 

如果以密教來詮釋 

法性身。

報性身。

應性身。

密教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法界體性智,是其他四智的統合)

大日如來的五智印,也就是統合的意思。 

我個人發覺,六祖慧能禪師,在回答三身的問題上,有意無意的透露了一絲「佛性」的闡微,這句話,不可輕易疏忽,這句是: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 

請大家參這一句。參這一句若開悟,「真如佛性」就見證了。 

我說六祖說的好 

法身。

報身。

應身。

我說: 

法身體。

報身相。

應身用。

在轉識成智上,行者多說,前五識轉成所作智,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第八識轉大圓鏡智。 

這種說法,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有人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中轉。」 

有人說:「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我則認為,佛性在第八識中,清淨識、如來、無垢識佛性就是佛性,其超然性,實在不宜用「」字。 

**************************************************************************** 

本篇公案,談的是三身四智的意義。三身者,佛的法、報、化()身是也,四智者,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是也。唯識認為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而第八識則轉大圓鏡智密教則多了法界體性智,是其他四智的統合,以大日如來為主尊,白色淨光,大日如來的智拳印,也就是統合的意思 

壽州有位志通禪師」讀《楞伽經》千餘遍,但是對三身四智*1不懂,於是去參禮六祖慧能,求六祖開示祖師說:「三身者、報、化身是。清淨法身,是你的法性身。圓滿報身,是你的智慧身。千百億化身,是你的受用身。」又說:「若離自性來討論三身,即名有身無智但若能明白這三身,其實皆從自性出,而非三身,各自獨具一性的道理,就能悟得以上的四菩提智。」六祖說偈: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此三身已在自性裡面,只要往內尋找即是,三身運作、自性起用成四種智慧。所以《六祖壇經》中說:「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又說:「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行不離見聞覺知,只要不受萬境所染,也就超然登佛地了,所以慧能禪師說:「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凡事不取、不捨、不染萬境,也就住於佛地。學佛當如此,無迷無惑,也不要往外馳求,終日說菩提,口說心不行,淪為戲論者也。 

智通禪師問:「四智之義理,可以解釋讓我聽聞嗎?六祖即說:「既然會了三身,便明白四智之義理,怎麼又問呢?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會了,那有不明四智的道理?又說:「如果連三身都不知道了,那就不用提四智了。這就叫作有智而無身也就是說,這種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廣大圓滿的即便如此,還是慈悲為他解釋四智的義理 

六祖說:「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從唯識來說大圓鏡智是第八阿賴耶識,為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名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是第七末那為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亦即能對諸塵不起愛憎得二性空,於諸法不起分別,名平等性智。因無有隔礙、萬法流通、更無滯著、故稱無病。妙觀察智是第六識心,為如來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隨緣應機但不起邪思妄語妙觀察智。轉而有功但不自,故云非功。成所作智是前五識之統合,為如來欲利樂諸眾生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無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欲得成所作智必須自性清淨,得大圓鏡智,始竟其功五八六七果因轉,雖然果轉因轉,實際是沒有什麼實性的,只是一些名詞而已。若於轉處不留情那在轉處即能現殊勝的禪定力也。智通禪師終於明白三身四智之義理,所以寫了一首偈贊同六祖慧能的說法 

在三身四智的解釋上,可以說是眾說云云。蓮生活佛則認為,三身在自性上來說其實是一身,但在體、相、用上分三身。三身在體上是法身,法性如如,赤裸裸,光燦燦。在相上是報身,隨緣應物,清淨自在。在用上是應身,應化變現,感物賦形之顯化。在密教的修行裡,活佛證悟到所謂的三個「幻身」,第一個「幻身」是「粗幻身」。當我們照著鏡子,所看到的自己,就是「粗幻身」。它是粗糙的,不但是自己看得見,而且是人人看得見的,也就是「應身」。第二個「幻身」是「細幻身」,也就是「報身」。當修行證得到「細身」之後,可以看到一朵蓮花,而且蓮花上面會有一如尾指般大小的光,這就是「報身」。對於「報身」,一般人看不見的,因為沒有修出來,所以還看不見,只要修出來,就看得見。第三個「幻身」是「最細幻身」,也是「法身」,是無形的,沒有人可以看得見,只有佛跟佛看得見。活佛說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是報身佛的境界,而「常寂光土」就是法身佛的境界,此境界光明身土不分,其光無所不在,可以說是「法身圓滿而無相」。 

活佛認為在轉識成智四智的分法上,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人說六七識因中轉五八識果中轉也就是人的念頭一起便馬上傳達至意識,再傳達至五根五根接觸五塵便有染著分辨及愛惡取捨而進入含藏一旦遇著因緣第五識和第八識,便隨之而起。也有人認為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可是盧師尊獨認為,佛性在第八識中。佛性就是佛性,其超然性,實在不宜再用「」字了。 

不知你(妳)從三身四智,悟出什麼 

-------------------------------------------

(*1)頓悟入道要門論)內提及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何以故?為體性無相從無住本而立。亦無無住本。 

() 影片為齊豫所唱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音樂為紅塵  

蓮生活佛畫作—葉浮沉有人家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4533677

 回應文章

大鳥慢飛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試問白痴與植物人可有法身?
2011/03/15 17:10

法身非清淨而與現象辯證而有增減

試問白痴與植物人可有法身?

報身非一相,因智非相

第七識非平等性智,其為情緒與本能

第八識非大圓鏡智,其為業

法輪常轉故無清淨識及無垢識

人本非清明故無退轉,本殘缺故無圓滿

所謂法性僅指成佛之可能性,非必然及曾經是佛

所謂無自性,僅指非獨立,毫無玄妙。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21 05:34 回覆:

大鳥慢飛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關於三身四智之說法可謂眾說紛紜在下只舉出唯識說法

您的說法倒新鮮類似辯證法在下無意捲入因未證言證乃不智也

在此僅回答您的問題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指的正是佛性人人具有具足。既然人人具足,白痴與植物人

亦是眾生,當然佛性具足。不過,雖然具足,卻未顯示出來,跟一般眾生

一樣,僅有粗身而已。

另外,不知閣下講法緣於那裡? 既非唯識,亦非出於頓悟入道學說。

說法與唯識迥異,可有實證?

祝您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三身四智之妙
2010/10/27 09:44

俗客菩薩問安

感謝給心細密闡述  活佛行解清析  行者們   來此 一切應具足了  

 理上了解  行持能顯光

若有緣  一心深入 暗轉明  佛典已把中道實相之路 點明    

好好珍惜 自性三寶  法報化三身之特質 

色身依報之相   人界所運用工具都是資糧透過 智巧   成就清淨法身

圓滿報身   千百億化身

不思善不思惡  修心點滴覺知   無造作 不造業  就是好好護念愛惜身心  

於外自無礙他人     自利利他是一體~~~ 

仙子智淺善薄    請菩薩多多指教

祝 大自在圓滿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0-28 03:08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及問安~

在轉識成智 及三身四智八識上 六祖慧能雖然是禪宗祖師

但也精通唯識 很顯然地 只要修到頭 萬宗是歸一的  

在這裡  六祖慧能已經說出佛國淨土在那裡了  雖然淨土遙遠

但也很近  只因心迷  未得法身 報身之故  正如盧師尊所說

只要修得幻身 就可看到淨土佛菩薩 至最細幻身 佛與佛知

其他人不知  不可思議啊  所以當筆者看到教內或宗內 

互相批評誰的法門有問題時 實在覺得很痛心 那些人

從來沒有參禪入密 憑什麼批評祖師  批評禪密即身成佛是假?

更何況禪宗還是佛陀所傳 (其實 密宗也是 只是密宗是佛陀出

幻身傳的) 是佛弟子竟然批評起佛陀來了 也是不可思議啊!

末世眾生 根基淺薄 在下在解讀本篇文章時仍然覺得自己能力不夠

還好 活佛的提示重點及祖師的提點 總算對文章理義稍為清楚一點

活佛是實修的 實際上去驗證法  化三身及四智的  如果沒有活佛

解說 恐怕也只能從文字當中去了解了  所以還是一句話 實修最重要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玉狐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無疑
2010/10/26 13:44

心偌 無疑 佛經文 是善文

人心不亂 心正 萬佛 在心中

人若疑 佛離遠 無 光 心漫散

人總是 疑東 疑西 的轉念 無言

阿彌陀佛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0-26 16:03 回覆:

玉狐狸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菩薩說的是

一切唯心  心識可轉為智慧

其實六祖已講出 我們雖有見聞覺知

但只要無染萬境就是佛了 

此時才是心中有佛 若六根受污染

或懷疑自己不是佛 自己的表現當然不會是佛

所以 才會有那麼多修行方式 要清淨這些染識啊!

祝您法喜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幸福的白開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水墨畫
2010/10/26 11:17

喜歡您最後一張水墨畫.

搭配這音樂,

更有一種在寧靜中時間流動的感受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0-26 16:07 回覆:

幸福白開水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很有節奏感覺

在下選音樂確實挑自己認為合適的

也許是心的感受吧  時間的脈動帶動那一葉浮沉的人家

很好的詮釋  謝謝您

祝您如意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佛性
2010/10/25 23:52

問候俗客菩薩吉祥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讀了許多經書

如果無法領悟佛經的義理

是因為自己的心迷誤了

佛經本來就沒有什麼疑慮

是自己的心疑惑所致

無論佛陀說的多少佛經

都不會超出佛的知見

因世間人都迷失執著在相之上

如果內外都無迷失

就能開啟心中的知見

而見到真正的佛性

謝謝俗客菩薩分享活佛好文

並且解說精闢

祝您法喜

水 羚  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0-10-26 03:47 回覆:

水羚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指教及問候~ 您說的甚是

六祖是一代宗師 將自性佛 解釋得非常透徹 

說法毫不拖泥帶水 佛陀說的經典是依程度心性而説

但現代人 一無實證 二無根性  每每迷惑而不自知

心往外馳 不能反觀自照  得先開發自性 並要多接觸善知識

讓自己心智開啟  內外配合才行 佛陀不愧是佛陀  說話都是點中要害

活佛除了實修印證經典所說 開佛知見 也說禪論密  理事圓融  

解釋佛經也是抓住重點論述  實是大善知識也  我們一般人

確為萬境所染  不能轉識成智  因此輪落五道 實在悲哀

應該要如菩薩所說  內外無迷 開啟心中知見  於境不取不捨

則菩提不求自得

祝您法喜自在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