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4/15 13:26:31瀏覽1204|回應3|推薦76 | |
蓮生活佛畫作—春風正花葉
人的一生,最早的是「求知」,對學問充滿了熱誠的人是很多的。有些人,不但讀書讀到大學畢業,甚至讀到碩士、博士,有的人還拿了好幾個博士。 但是,這裡指的「智慧」,不同於「知識」,它是「大智慧」,也是「無上智慧」,更是「超級的智慧」。 什麼是「超級的智慧」? 這「超級的智慧」,是沒有形狀的,沒有氣味的,沒有顏色的,也是無形的。是不能被偷的,不能被搶的,不被火焚水淹的,不被蟲蛇咬壞的,「它」永遠跟著覺悟者,覺悟者走到那裡,「它」就跟到那裡。 蓮生活佛告訴弟子們,祂的一生「一無所有」,但是祂真正擁有的是: 「超級的智慧」。這「超級的智慧」,使祂一生充滿喜樂,祂得到智慧所結出的果實,也喜愛那開滿遍地的智慧花朵。 在祂的觀念中,這「超級的智慧」比「國王」還要偉大,簡而言之,「它」等於是「佛」,是「菩薩」,是「上帝」,是「神」。得到「超級的智慧」比當一個王,好過千百億萬倍。想要了解覺悟者的智慧嗎? 以下請看活佛的「超級的智慧」: **************************************************************************** (一) 「智慧」──梵語「若那」即是「智」。梵語「般若」即是「慧」。而我們一向把「般若」就直接叫成「智慧」。「智慧」是破愚痴之闇者。 各位同修,這個「智慧」不同於世俗人的「聰明」。我略述之: 「聰明」──是眾生之中,較為伶俐技巧者,才叫「聰明」。 「智慧」──是照見為智,解了為慧,也就是照徹如來清淨的真如,明白一切因緣所生之法。 我認為,任何法門,均須要「智慧」,就算修「戒」,修「定」都要有「智慧」來幫助,才能達於圓滿如果欠缺「智慧」,一定會產生差錯及弊病,無法達到徹底的開悟。 菩薩行六度法門,須要「智慧」為助,例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當中又分「財施」、「法施」、「無畏施」、「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身定」、「口定」、「意定」,這六度變成萬行,是菩薩所修的一切法門,若沒有「智慧」的「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來幫助,一定會出差錯,所以「智慧」應為六度之助也。「智慧」是無上法門也。
蓮生師尊再次的開示如下: 「智慧」之「五智」,是顯教轉八識而成就四智,密教於此加第九識,所轉之法界體性智,而成「五智」。說明如下:
蓮生活佛畫作—為誰燦爛
各位同修,「真佛佛中佛」的大口訣,竟然是「智慧」,而「智慧」是從何而來呢?蓮生師尊以為「智慧」由「空性」而來。
「寂靜的觀照」是「真佛佛中佛」的大口訣。
集諦──我們看一切煩惱惑業,必然招感了三界生死之苦果,這是心與業互相結合而相聚的緣故,這即是集諦。
以「寂靜的觀照」,行者要: 蓮生師尊在這方面,是以自己的本身作榜樣,以自身的修行證驗來教人,形成了「真佛密法」的修行次第。 蓮生師尊明白「聖者」與「行者」之間,如同「明理智」與「虛空智」之間,其理相同也: 明理智──對於世間事理一切均明白了,但不能捨塵相,仍在修行之中,這是要守戒的。 寫一偈吧! 蓮生活佛畫作—你到底在想什麼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