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之悟
2009/10/25 09:03:33瀏覽917|回應2|推薦19

有道是人生如戲, 此番演過, 來世又演差不多的戲, 行行復行行, 人生是何? 有人說, 人生無捨,總括來說,如此如此, 這般這般:

 

一歲──出場亮相。

十歲──學業至上。

二十歲──春心蕩漾。

三十歲──職場逛盪。

四十歲──稍微發胖。

五十歲──老當益壯。

六十歲──血壓向上。

七十歲──時常健忘。

八十歲──搖搖逛逛。

九十歲──迷失方向。

一百歲──掛在
上。

 

更有人說人生猶如走馬燈, 養兒防老的時代早已過, 自己得左思右想好好看緊自己的荷包, 免得老來過得悽涼; 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兒孫有難時仍然老來當也, 人生是什麼? 請看蓮生活佛”從兩首詞看 人生”.

 

蘇東坡的「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休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
 
  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

  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東坡的「臨江仙.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這兩首詞,是蘇東坡寫的,我欣賞的原因是,在蘇東坡多災多難的一生之中,高位時,任大學士,皇帝的侍讀(老師)。被貶時,遠至嶺南與海南島。蘇東坡對人生,亦有醒悟之境。

  第一首的︰

  隙中駒──出自《莊子》的<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

  石中火──打火石發出的火星,一瞬即逝。人生苦短。

  夢中身──人生短暫,如虛幻之像。

  這如同《金剛經》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在第二首詞中,我欣賞「長恨此身非我有」。

  此句出自︰

  大舜問丞︰「道可得而有乎?」

  丞答︰「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大舜說︰「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丞答︰「是天地委形也。」

  (丞是大舜的老師)

  我個人覺得,蘇東坡的一生,是有莊子的思想在其中。

  例如︰

  身外倘來都似夢。

  醉裡無何即是鄉。

  這「無何有」,在《莊子》<逍遙遊>之中,「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

  《莊子》<列御寇>︰「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

  我最欣賞︰

  
「無何有」三字,我說,「無何有」是近道也。人生是何?

  我答︰「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答︰「無何有。

  莊子的一句「無何有」真是妙哉!道在其中也,佛性在其中也,悟也未?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3435262

 回應文章

淨心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2011/03/08 09:11

想起以前老師說:「治世用儒,亂世老莊」

末世人心  逆向思考

現在人從老莊思維中獲益良多

蘇東坡這兩首寫來那麼直接誠實

我一直思思「內心的真實」究竟是甚麼?

人總有一些難言之隱 

果能納性情逝一江水流 還有甚麼真實不真實呢~

感謝師兄分享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1-03-20 08:23 回覆:

淨心齋菩薩您好

實在抱歉  晚回了 

您說得是  老莊思想  崇尚自然  無為

只因他們均看清  世事是夢幻泡影 是無何有 

蘇東波一生為官 但不順遂  晚年亦有悟境

因而有「行香子.述懷」及「臨江仙.醒復醉

對於人生之體悟   浮名浮利 勞神勞力  所謂是何

何時能忘卻營營?人生如白駒過隙  內心之難言之隱

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也不算什麼的  因為  此身非我有

何況是心中秘密呢?  謝謝您來聆賞活佛之文

祝您喜樂吉祥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連道出都錯
2009/10/25 09:52
世間無言才是高手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09-10-26 00:52 回覆:

呵呵-露出尾巴了

不可說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