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徐競先:印尼政治之演變(五)
2008/03/07 13:53:25瀏覽623|回應0|推薦1
由統一到普選

印尼自從一九五○年八月十六日以後﹐已由聯邦共和國的政制﹐成為統一的共和國政制。但印尼國會在聯邦時期為兩院制﹐而在統一以後﹐則縮併為一院制。印尼現在國會議員﹐尚非經過人民普選而來﹐是由聯邦政府時代的:(一)聯邦議會的主席、副主席、議員﹐共一百四十八名;(二)聯邦上議院的主席、副主席、議員﹐共二十九名﹐(三)中央工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共四十六名﹐(四)最高檢察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共十三名合組而成的﹐全體議員共為二百三十六名﹐包括十多個黨派及無黨無派人士。這統一後的印尼臨時國會中﹐佔席位較多的幾個黨派系是:(一)瑪斯友美四十六席﹐(二)印尼國民黨三十七席﹐(三)大印尼統一黨十八席﹐(四)印尼共產黨十五席﹐(五)印尼社會黨十五席﹐(六)印尼民主黨十一席。惟國會中各黨的議員席位﹐不限定是同黨同志﹐只要志同道合﹐就可連成一系﹐有因擔任閣員而不活動者﹐亦有脫離此黨而加入彼黨者﹐故各黨派所屬議員人數時有增減。到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在國會中的各黨派系共有十八個﹐其席位變成如下的比數:(一)瑪斯友美卅九席﹐(二)國民黨卅七席﹐(三)共產黨十六席﹐(四)大印尼統一黨十五席﹐(五)社會黨十四席﹐(六)民主黨十三席﹐(七)進步系九席﹐(八)國家人民黨八席﹐(九)天主教黨八席﹐(十)神學會八席﹐(十一)勞工黨五席﹐(十二)基督教黨五席﹐(十三)大印尼黨四席﹐(十四)平民黨四席﹐(十五)印回聯盟三席﹐(十六)總工會三席﹐(十七)農民黨三席﹐(十八)人民聯合黨三席。另外不屬以上各黨派系的無黨派議員有十六席。但在兩年以後﹐即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底﹐各黨派系在國會中席位的比數﹐又成另一番情勢:(一)國民黨四十二席﹐(二)瑪斯友美四十一席﹐(三)大印尼統一黨廿二席﹐(其中三席屬於旺梭納哥羅派﹐餘屬於打尤汀諾爾派)﹐(四)共產黨十六席﹐(五)社會黨十五席﹐(六)國家人民黨十三席﹐(七)進步系十席﹐(八)民主系九席﹐(九)神學會八席﹐(十)天主教黨八席﹐(十一)大印尼黨七席﹐(十二)勞工黨六席﹐(十三)基督教黨五席﹐(十四)印回聯盟四席﹐(十五)民權協會(人民聯合黨)四席﹐(十六)平民黨四席﹐(十七)總工會三席﹐(十八)農民陣線二席﹐(十九)回教教育促進會一席﹐(二十)農民協會一席﹐(二十一)無黨無派十二席。就目前情勢而論﹐以瑪斯友美及國民黨所佔席數最多﹐各約有四十席﹐為印尼的最大政黨。因此﹐印尼內閣的組成﹐如須獲得國會大多數議席的充分支持﹐當以瑪、國兩大黨合作為最有力。但該兩大黨的政見常不一致﹐有時甚至不可能合作。
印尼廢聯邦而成統一後的第一任統一內閣﹐是瑪斯友美黨魁納席組成的(印尼第十一屆)﹐成立日期是一九五○年九月七日﹐其陣容如下:內閣總理:納席(瑪斯友美)。副總理:日惹蘇丹(無黨派)。外交部長:隆姆(瑪斯友美)。內政部長:阿沙特(ASAAT無黨派)。國防部長:哈林(無黨派)。司法部長:旺梭納哥羅(大印統一黨)。情報部長:柏羅勃西(民主系)。財政部長:沙福魯汀(瑪斯友美)。工商部長:蘇米特羅(SUMITRO DJOJOHADIKUSUMO:社會黨)。農業部長:馬努(社會黨)。交通部長:朱安達(無黨派)。公共工程及建設部長:約翰尼斯(JOHANNES:大印統一黨)。文教部長:巴德爾約翰(BAHDER DJOHAN:無黨派)。衛生部長:雷孟拿(基督教黨)。社會部長:哈耶第(天主教黨)。勞工部長:蘇羅梭(大印尼黨)。宗教部長:哈沁(瑪斯友美)。不管部長:哈梭諾(印回聯盟)。
這統一後首屆內閣﹐全沒有國民黨人參加﹐是右翼的瑪斯友美內閣。納席內閣在外交上﹐對荷蘭爭取西伊里安問題﹐對美蘇兩大集團間的外交政策問題﹐都未獲國會方面的充分支持。在內政上﹐由於與反對黨的不合作﹐治安未如理想﹐罷工事件日增﹐生產經濟略呈萎縮﹐內閣與國會間對立情勢甚為尖銳。後來因為發佈一項第卅九號政令﹐取消地方臨時議會條例﹐引起國會反對黨的攻擊﹐並通過促納席內閣收回成命。內長阿沙特引咎辭職﹐但內閣不允而激成閣潮。結果由大印尼統一黨主動﹐於一九五一年三月下旬﹐將納席內閣推倒。納席執政不過七個半月。
鑒於內閣須獲國會的支持﹐始有穩固基礎﹐在納席內閣倒台後﹐各方均期望瑪國兩大黨合組新閣﹐經組閣人幾番努力後﹐瑪國兩黨在政綱上始獲接近﹐於一九五一年四月廿八日﹐組成兩大黨合作的新內閣(第十二屆)。稱為「蘇﹐蘇」內閣。陣容如下:
內閣總理:蘇基曼(DR. SUKIMAN WIRJOSANDJOJO:瑪斯友美)。副總理:蘇維約(SUWIRJO:國民黨)。外長:蘇巴佐(MR. SUBARDJO:瑪斯友美)。內政部長:伊斯卡(MR. JSKAO TJOKROHADISURIO:國民黨)。財政部長:威比梭諾(MR JUSUF WIBISONO:瑪斯友美)。經濟部長:蘇約諾(MR. SUJONO HADINOTO:國民黨。惟蘇約諾中途去職﹐改由韋洛波接任)。國防部長:史哇嘉(SEWAKA:大印尼統一黨。中途離職﹐後由該黨蘇密特羅哥羅百景(SUMITRO KOLOPAKING接替)。農業部長:蘇哇多(IR SUWARTO 天主教黨)。交通部長:朱安達(無黨派)。公共工程部長:鄔嘉爾(IR UKAR BRATAKUSUMAH國民黨)。勞工部長:德查淑馬納(I. TEDJASUKMANA工黨)。社會部長:蟬蘇汀(DR. SJAMSUDIN瑪斯友美)。情報部長:莫諾奴杜(A. MONONUTU:國民黨)。文教部長:旺梭納哥羅(大印尼統一黨)。衛生部長:雷孟拿(基督教黨)。司法部長:耶明(無黨派﹐惟中途去職﹐改由無黨派的拿士倫MR NASRUN繼任)。宗教部長:哈心(瑪斯友美)。人事部長:蘇羅梭(大印尼黨)。公共事務部長:柏羅勃西(民主系)。土地部長:千多古蘇摩(MR. GONDOKUSUMO。大印尼統一黨。惟中途病逝﹐未再補缺)。
這個兩大黨合作的內閣﹐共設二十部﹐瑪斯友美與國民黨各佔五席。其中:閣揆與副揆﹐內政與外長﹐財政與經濟等六重要閣位﹐瑪、國兩黨必先協議以各居其一為原則﹐以平等席位﹐平等權利入閣﹐為兩大黨合作的先決條件。 這屆「蘇‧蘇」內閣執政以來﹐尚稱平穩。惟後因外長蘇巴佐與美國談妥了一項「印尼美國安全互助公約」﹐即將簽署之際﹐大受左翼人士的攻擊和反對﹐總理蘇基曼為避免因此「公約」而引起不良的政治氣氛﹐於一九五二年二月廿三日宣佈總辭職﹐惟仍繼續執行政務至三月底﹐前後為期僅十一個月。
蘇嘉諾總統鑒於國內外情勢的需要﹐仍希望組成一個獲得國會充分支持的內閣﹐依然促使瑪國兩大黨繼續合作。結果﹐經五星期的努力﹐組成以國民黨為主的合作內閣(第十三屆)﹐於一九五二年四月一日成立。其陣容是:
內閣總理:韋洛玻(國民黨)。副總理:柏拉窩多(PARWOTO MANGKUSASMITO:瑪斯友美)。外交部長:穆加多(MUDARTO NOTOWIDIGDO:國民黨)。內政部長:隆姆(瑪斯友美)。經濟部長:蘇馬囊(MR. SUMANANG:國民黨)。財政部長:蘇美德羅(社會黨)。國防部長:日惹蘇丹(無黨派。惟因「十‧一七」事件關係﹐中途離職﹐改由韋洛玻兼任)。司法部長:鹿曼(MR. LUKNAN WIRIADINATA:社會黨)。農業部長:薩爾然(SARDJAN:瑪斯友美)。衛生部長:雷孟拿(基督教黨)。人事部長:蘇羅梭(大印尼黨)。公共工程部長:蘇哇多(天主教黨)。交通部長:朱安達(無黨派)。文教部長:巴德爾佐翰(無黨派)。情報部長:莫諾奴杜(國民黨)。宗教部長:鄔斯曼(瑪斯友美)。勞工部長:德渣淑馬納(工黨)。社會部長:安哇爾(ANWAR TJOKROAMINOTO:印回聯盟。惟未終職﹐改由大印尼黨的蘇羅梭代替。而蘇羅梭原任的人事部改為人事局)。
韋洛玻上台以後﹐內政外交尚適輿情。惟不久因軍部醞釀人事糾紛﹐而發生「十‧一七」事件﹐幾乎成為政變。及後又發生蘇北土地糾紛﹐內部無法協調﹐執政十四個月後﹐又告倒台。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七日﹐上午九時許﹐印尼首都民眾數千人舉行示威請願﹐要求蘇嘉諾總統解散現在的「臨時國會」。當時遊行隊伍曾進入國會大廈﹐搗毀國會內傢具桌椅﹐又曾至荷蘭駐印尼最高專員公署處﹐將荷蘭國旗卸下。及後到總統府請願﹐那時環繞總統府附近地區﹐有許多陸軍的重武器出現並以砲口指向總統府。請願團代表與總統會談後﹐總統對示威群眾演說略稱:「我蘇嘉諾是民主總統﹐不欲做獨裁者﹐你們的要求﹐將交由政府辦理。若解散臨時國會一節﹐你們僅是首都人民的一部﹐未能代表全國人民的意見﹐惟無論如何﹐將力促政府從速舉行普選﹐以產生充分代表民意的國會。望你們守秩序地先行回家去」。前後達四小時的風險﹐就此安然渡過。
這件事的起因﹐是五月間有一位陸軍中校蘇北諾(SUPENO)﹐晉謁總統投訴陸軍參謀部的措施不當。而陸軍參謀長納壽勳(NASUTION)認蘇北諾越級行事﹐有違軍紀﹐須予處分。蘇北諾旋將此事呈訴國會討論﹐因此擴大成為具有政黨背景的爭執﹐致促成「十‧一七」事件的爆發。國防部長日惹蘇丹﹐因於一九五三年一月二日引咎辭職。由於事件的裏因複雜﹐偵查逾兩年之久﹐迄仍未宣判。
一九五三年二三月間﹐蘇北棉蘭附近的丹容摩拉哇(TDG MORAWA)地方﹐由於土地分配問題﹐內政部執行政府辦法﹐將該地農民自行劃佔為界之田界剷去﹐以致農民與警方衝突﹐發生流血事件。一部分國會議員表示不滿內政部長的措施﹐因有格打巴第(SIDIK KARTAPATI)調查案的提出。國民黨予以支持。使瑪、國兩黨意見趨於對立﹐直至六月一日﹐「府」「院」之間的意見仍無法協調。韋洛玻內閣終於國會開始討論此案之前夕﹐為避免瑪、國兩黨造成更大裂痕計﹐而宣告總辭職。執政達十四個月之久。
韋洛玻內閣倒台後﹐總統仍希望瑪、國兩大黨繼續合作﹐重組新內閣﹐但因兩黨意見分歧﹐尤其對蘇北土地問題的措施和責任不能妥協﹐經過五週之久。組閣問題仍成僵局﹐後乃從兩大黨以外第三方面去尋求出路﹐於是大印尼統一黨總裁旺梭納哥羅﹐於七月廿五日奉命組閣。旺氏先拉攏八個小黨組成「政治合作協會」作基礎﹐然後與國民黨合作﹐組織沒有瑪斯友美參加的內閣。結果﹐於七月三十日宣告成功。是為「第二次無瑪內閣」的成立。其陣容如下:
內閣總理﹐阿里(ALI SASTRO AMIDJOJO 國民黨)﹐第一副揆:旺梭納哥羅(大印尼統一黨﹐至一九五四年十月辭職)。第二副揆﹐阿利芬(ZAIMUL ARIFIN﹐神學會)。外交部長:蘇拿里奧(MR. SUNARIO﹐國民黨)。內政部長﹐哈賽林(PROF. MR. DR. HAZAIRIN大印尼統一黨;與旺梭納哥羅同時辭職。後由神學會的蘇那約MR. SUNARJO接任)。司法部長:佐第(MR. DJODY GONDOKUSUMO:國家人民黨)。經濟部長:伊斯卡(國民黨;一九五四年撤職﹐改由大印尼統一黨的羅生諾調充)﹐文教部長:耶明(無黨派)。公共工程部長:哈山(MOH HASSAN:印回聯盟)。交通部長:阿這比古斯諾(ABIKUSNO TJOKROSUJOSO:印回聯盟。旋辭職﹐改由大印尼統一黨的羅生諾PROF IR ROSENO繼任。羅氏旋調長經濟部﹐遺缺由國民黨的甘尼DR. A.K. GANI接充)。勞工部長:阿比汀(工黨)。衛生部長:李傑登(別名摩罕末阿里MOH ALI:印回聯盟)。情報部長:多賓(DR. LUMBAN TOBING:民權協會)。宗教部長:馬斯古(神學會)。國防部長:伊哇(進步系)。農業部長:薩渣窩(農民陣線)。社會部長:蘇羅梭(大印尼黨)。國家福利部長:蘇狄比奧(SUDIBJO:神學會。及後辭職﹐改由第一副揆旺梭納哥羅兼任)。土地部長:哈那菲亞(MOH. HANAFIAH:神學會。至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讓職﹐改由國家人民黨的拉格G. RAKE接充)。
本屆內閣成立以後﹐在國會中所得支持的票數﹐約為六十巴仙(百分比)﹐還需要印尼共黨票數的支持。由瑪斯友美與社會黨領導的反對黨﹐就一再指責是印共支持下的內閣。但執政當局卻自信可以執行獨立自主政策﹐希望本屆內閣能維持到普選完成為止。
多年以來﹐由於內閣壽命短促﹐發生事故不少﹐蘇北亞齊方面因此於九月十九日發動叛亂﹐政府動員海陸空軍征剿﹐始告敉平。轉入一九五四年以後﹐上屆內閣留下的「十‧一七」事件﹐蘇北土地分配問題﹐對日和約談判問題﹐和收回西伊里安問題﹐都沒有新的進展﹐只有印荷王國聯邦組織的解散﹐對蘇俄在印尼開設使館﹐以及與中共進行貿易談判﹐獲得同意進行。在內政上曾成立中央及地方普選委員會積極進行普選工作。經濟部推行將殖民經濟體系﹐改為民族經濟體系﹐略具成規;惟施行「特別准字」辦法﹐影響國計民生甚大。不但反對黨方面力予抨擊﹐即執政黨方面亦多不滿﹐先有回教大同盟要求改善措施的「政治備忘錄」的提出﹐後有大印尼統一黨要求撤換內政、經濟、財政三部長的建議﹐迫使內閣肆應維艱。十月十七日﹐大印尼黨發出類似哀的美敦書的聲明「要求阿里內閣在一週內總辭職﹐否則﹐該黨三位閣員將退出內閣」。但未至一週(廿二日)﹐而大印尼統一黨內部﹐旺梭納哥羅派主張修改上項聲明﹐取消「二週內」的時限﹐給予內閣改善的機會。但打尤汀諾爾(MR. TAKJUDINNOR)一派﹐則堅決主張維持原項聲明﹐以維政黨道德。結果﹐該黨宣告分裂﹐旺梭納哥羅另組新中央委員會﹐自行領導。後來﹐該黨在內閣的三閣員(第一副揆﹐內政部長及交通部長)﹐向內閣辭職﹐而阿里內閣亦拒絕該黨要求總辭職的聲明。
阿里內閣為彌補此項缺陷﹐乃成立「改組委員會」作為調整內閣人事臨時的組織。國民黨為滿足各方要求﹐不得不讓出經濟部席位﹐而取回交通部。而原交通部長羅生諾﹐則以「政治合作協會」名義(不用大印尼統一黨)出長經濟部。印回聯盟擬要求內政部長一席﹐以撤退兩位部長相要挾﹐因內部險遭分裂而未果。而內政部一席﹐結果落入神學會手中。國家人民黨原想獲得「第一副揆」及「交通部長」﹐但交通部已俾予國民黨﹐第一副揆決定懸缺﹐結果﹐只取得由神學會讓出的土地部一席。內閣改組工作﹐直至十一月十七日才告完成。
由於這次改組所調動的人事分配甚大﹐反對黨方面認為是與重新組閣無異﹐乃於十九日聯合八個黨系議員向國會提出「不信任案」。
印尼自由聯邦政體改成統一政體以後﹐政府與國會之間﹐不時發生不協調的現象﹐歸結原因﹐都一致認為:現時的國會議員非經過民選而來﹐不具代表性﹐致不能真正反映民意。所以多年以來﹐印尼朝野均寄望於普選工作﹐能早日完成﹐以結束過去許多不合理的無謂的紛爭。倘現在的阿里內閣不致於最近倒台﹐而能維持到普選時﹐則印尼的首次普選工作﹐可能在明年夏季實現。到普選舉行過後﹐那印尼的共和政治﹐更可按步就班﹐達成民有﹐民治﹐民享的法治之邦﹐蘇嘉諾總統的「建國五原理」的理想﹐也不難實現了。
最後﹐且引「印尼十年」序文裏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束:
「若從經濟﹐地理及國際關係上看印尼﹐那將來的印尼﹐一定是領袖南洋的大國。將來的亞洲問題重心﹐將繫於中國、日本、印尼、印度四個國家間的關係﹐倘這亞洲四大國能和諧合作至若干年代﹐盡量發展這四大國間的人力文化及天然資源﹐相互交流運用﹐必可創造新的亞洲文化﹐而與目前的歐美文化並駕齊驅﹐並可能將世界問題重心﹐自歐美移至亞洲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67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