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0/16 19:21:33瀏覽4818|回應11|推薦62 | |
引用文章獎盃的歸宿 多年前,我常幫許多單位製作簡報片,我以「保留史實」的態度,精心製作「光榮傳承與單位現況」,但總在各級審帶時三番兩次遭逢不明原因的挑剔!片子一改再改,改到支離破碎,人也常被搞得疲憊不堪。 經人點撥後才知道自己真是「不懂人情事故」──人家出錢找你做影帶,不是用來看一大掛「前」人的,「他只想看自己」! 當然我學乖了,初審時誰審帶就多剪他的鏡頭,覆審、驗收‧‧,比照辦理,一路通暢;結果是傳承全不見了! 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各級當權者的腦中只有自己「功勞最大」──「歌頌前人功績等同突顯自身無能!」,連「蕭規曹隨」的雅量都沒有。 所以,除非各項建設能在自己任內完工,否則不願做白功讓接棒者「割稻尾」;因此,攸關國家社會的長遠建設往往推動得支離破碎,也難怪一項工程要分好幾次剪綵‧‧‧。 各級學校、部隊、單位團體歷年來的獎盃就是在這種觀念下,一批一批的遭到丟棄的命運;不過,天道是循環的,今天你丟掉前輩的,明天晚輩也一樣踐踏你任內的,這叫「拿香跟拜」、「有樣學樣」! 台北市的捷運系統是在官派的黃大洲市長任內動工的,他為了爭取已延宕多年的時效,決定多線同時動工;結果造成當時台北市的交通很大的衝擊‧‧,如今大家都享受到捷運帶來的便捷,沿線房地產的大幅升值等等好處,但是誰想到黃大洲呢? 尤其是陳水扁當市長為完工通車的捷運線剪綵時,可一次都沒提到「黃大洲」,更別說邀他來上座當貴賓了! 黃大洲先生,區區小市民在此向您致敬:謝謝您,至少我沒忘記您!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