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18 20:56:00瀏覽6227|回應0|推薦3 | |
您好!我是清淨虛空 上一回我們了解了業報的種類還有佛教的三世因果觀,這一回我們來看佛教的因緣論以及因緣論與因果觀如何配合? 我們先看一段影片:因緣和因果的關係(聖嚴法師-大法鼓 0920)
以下末學整理出聖嚴師父數本著作的相關內容,或許會有些重複,但因為尊重原著加上這個主題實在太重要,為了學習上加深各位的印象不得不如此。師父也是不斷地用不同的角度來描寫相同的概念與事物,來幫助我們學習與理解。 一、主因與助緣 〈聖嚴法師〉大作《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第84~85頁 我們認為善因一定會得善果,有惡因則一定會嚐到惡果,也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的理論看起來是對的,但更精確的說,有因不一定有果,但是有什麼果就一定是有什麼因,很少人能釐清這樣的觀念,所以常常忿忿不平,認為自己一生不得志,好人沒好報,而導致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未來沒有希望,自己放棄自己,嚴重一點則會對社會造成問題。 以佛教來看,要種善因,因果不可顛倒,並且要確定種因不一定會有結果。舉個例子,農禪寺種了許多蓮霧樹,長得很好,葉子好茂盛,但是就是不長果子,問了果農才知道,每年要修剪枯葉,不能任由生長,這樣才能結果。人也是一樣,是種因了,但種的方法不對,就不結果了,或果結得不好。能有這樣的觀念,心理自然會平衡,也就會改變自己。 上述師父提到果農修剪枯枝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容易了解因緣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光有因沒有緣,也不會得到想要的果,至於什麼是因緣?〈聖嚴法師〉大作《佛教入門》第121~122頁有經典的說明: 所謂「因緣」,是指世間事物的形成和毀滅,均有它的因素,佛教稱這種因素為「因」,又將這種因素與因素之間所發生的關係,稱為「緣」。正由於一切的事物和現象,無一不是集合了許多的因素而完成的,如把各種因素分解開來,任何一種特定事物和現象,均不可能存在。 關於因果與因緣的關係,〈聖嚴法師〉大作《佛教入門》第127頁有經典說明: 因果之說不是佛教的獨家之言,以因果與三世配合著講,並以因緣來說明因果的究竟點,則為佛教的特質。 因與果之間的關係,是以時間的先後而建立,因與緣之間的關係,則以空間的交互影響聚散而建立。 因果的形成,不論是因或果,均不能脫離主因及助緣,主因是動力或能源的出發點,助緣是圍繞著主因而促使主因成為新的事物及現象之其他要素或成分。所以,要說明因果現象的生滅變化,必須要用因緣的道理。 二、因+緣=果 〈聖嚴法師〉在心靈環保的致詞中提到: 佛教是主張有因果觀念的,通常的說法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實際上光是如此說,是有問題的,因為不種瓜當然不得瓜,不種豆當然不得豆,可是,如果種瓜種豆而不得其法、不得其時,又不得其適宜的土壤、水份、陽光、肥料等,那麼,種瓜種豆就不一定得瓜得豆了。 所以在佛法之中,除了因果定律,必須配上因緣定律。也就是說,凡事凡物一切現象的形成,從因到果的過程之中,尚有待以各種自然及人為因素的促成;其中主要的條件,稱為「因」,配合的條件,稱為「緣」。從最初的因,到最後的果,只是有其可能性,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以此可見,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才是正確的現象論。 〈聖嚴法師〉大作《人間世》第63頁提到: 佛家強調因果觀念,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種瓜、種豆,不得其土,不順其時,不如其法,那麼種瓜未必能得瓜,種豆也未必能得豆。因為,從「因」至「果」的過程中,尚須有其他條件配合,稱之為「緣」。所以,事物的成敗,都必須「因、緣、果」三者具足。 「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才是正確的現象論。從因到果,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個人主觀的因素固然重要,外在客觀的因緣能否如我們所希望的,也極為重要,不論是自己的因素或外在的因素,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只能做最好的努力,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否則,過份樂觀或過份悲觀,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態。 由上可知,雖然助緣這個詞感覺好像是其次的,但光有主因沒有助緣來促成是不會有結果的,可見兩者同等重要。 三、成敗得失、聚散離合都是有因有緣 〈聖嚴法師〉大作《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第21~22頁提到: 任何一項事情的成敗得失、聚散離合都是有因有緣,由許多因素促成的,這一切不是自己能夠掌控,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既然不能掌控,就不需要對自己失望,因為其他人也是沒辦法掌控的。所以做不到的時候,不需要認為自己無能。 因緣也就是時機,包括自己的能力、健康,以及環境裡的種種現象,例如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家庭的倫理現象等。我們的身體也好、思想也好,都是受了這些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這就是「因果」。當許許多多的因素湊合起來完成了一件事,已經有了結果,那只有接受它了。 用佛法來講,碰到問題,做任何事的態度,可以用四句話來運用,即: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四它」。勇敢面對問題,接受現況,看應如何處理就處理,處理之後就應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處理之後,不要牽掛成功與否。因為成功了不必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敗了也不要覺得灰心喪志。只要面對事實、接受事實,就不會老是自怨自艾。 而且既然都有各自的因緣何必煩惱呢?〈聖嚴法師〉大作《佛教入門》第122頁提到: 佛教,要人去除煩惱的方法,首先使你明白世間的事物,無一不是暫時由各種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相,這些幻相,使你幻覺它們的存在,其實,除了因素,並沒有事物,因素在變,事物也在不斷變化。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致於對稱心的事物起貪心,對不滿的事物起怨恨了。 所以只要有去參加過法鼓山的活動或是禪訓班,或多或少都會提到「好的不貪戀,壞的不討厭。」正是如此啊! 四、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 末學不厭其煩地整理後,相信大家一定有感受到,有了因緣的概念豐富了因果觀,這是佛陀的大智慧也是他實修的體證,難怪聖嚴師父在其大作《佛教入門》第127頁讚嘆:因緣說是佛教的特質,也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所悟出的最大法門。 因跟果之間還有緣的存在,由於緣這個不斷變化的因素,我們可以知道生命不是必然的,而是有無限的可能,所以佛法絕非是消極,反而是非常積極的。 因緣因果也讓我們知道,所有的事件發生必定有其原因而且是許多因緣來促成,沒有完全獨立存在的事件,也當然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自然就沒有所謂的宿命論與創造神,佛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示「無常」、「無我」的觀念,建構出佛法的核心,所以師父才會不斷的影音與書籍中提到,遇到任何情況都要保持「平常心」。 〈聖嚴法師〉大作《神通與人通》第163~164頁提到: 佛教以因緣及因果的立場主張無神論。屬於眾生自身行為的先後因果律,加上因緣的和合,而產生一期生命的現象,而這現象也非永恆性的,是無常而會改變的,時時改變、生生改變。 因此,一切眾生可能由最低級的層次昇華到最高級的層次;行善修福可以再生為人或生於天,作惡多端會下地獄或投傍生異類,沒有外在的、特定的神可以支配個人的生死和升墮,也因此佛教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努力修行成為慈悲濟人的菩薩,或圓滿究竟的佛。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佛是無上最高的眾生,卻不是獨一無二的。 因果因緣可以運用在很多面向,若運用在人的一生,人生有出生這樣的原因就必有死亡的結果,而在死亡結果還沒有發生前,這數十年的時間,如何用佛法去豐富自己的人生?甚至將來死後的去處在哪?就端看自己今生如何努力。 所以〈聖嚴法師〉在其大作《佛遺教經》第57頁提到:「知足應該是隨緣努力、精進不懈但又隨遇而安。」〈演博居士〉也在部落格提到「佛法是努力論」自然有他的道理。 我們今生能夠有幸接觸到演博居士整理的真言集,還有聖嚴師父創辦的法鼓山,代表我們過去生有種下這樣難得的善因,而光有善因是不夠的,這個善的種子是否能夠發芽茁壯,也端看我們是否願意掌握這個善因緣,努力地去灌溉施肥照顧這個善種子。 簡單說,我們是否願意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開始實踐念佛持咒、接受指導,並且參加法鼓山的種種活動(暫不建議參加助念團),配合行善布施,還是就無視這麼難得的善因緣就匆匆與他擦肩而過呢? 若您能耐心看完這篇文章,代表您跟真言集與法鼓山有緣,相信智慧如您,若能掌握這難得的因緣,自然就有改變生命結果的可能性。 既然我們知道因果與因緣的重要,再來就是更細部的如何掌握因緣?該用什麼樣的方法與心態?並且該如何培養?請見下回分曉。 希望以上的分享對您有些許幫助,祝您修行順利,將來淨土相逢,阿彌陀佛!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