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欣賞「楊元太大師的陶塑」與「邵潤洲先生的陶塑寫真」
2018/12/28 21:12:57瀏覽1515|回應0|推薦5

欣賞「楊元太大師的陶塑」與「邵潤洲先生的陶塑寫真」

2018.12.28 陳宗嶽 寫於台北

 

  2018.12.24耶誕夜,在一位收藏家那裡欣賞到三件楊元太大師的陶塑,以及透明水彩畫家邵潤洲先生為其中兩件在「9.21大地震」中受損而創作的陶塑寫真。

  這三件楊元太大師的陶塑,是多年前楊元太大師親自送給透明水彩畫家邵潤洲先生珍藏的,其間遇到「9.21大地震」,兩件帶釉的作品摔裂,之後雖然由作者楊元太大師親自修復了,但是,邵潤洲先生總是覺得虧欠這兩件作品,因而在2012年為這兩件已修復的陶塑畫了兩幅靜物寫真,頗有意謂:在精神上她們依然是完美無缺的。

  近日,這三件楊元太大師的陶塑與這兩幅邵潤洲先生的陶塑靜物寫真一同歸入一位收藏家。在洽談收藏的過程中,楊元太大師陶塑的市場價格動輒逾百萬元,如何定價才合理?這三件楊元太大師的陶塑收藏價格最後還是由楊元太大師親自拍板定的案。

  楊元太大師從台北藝專雕塑組出身,跨入陶藝,曾多次自況:「雕塑界說我是陶藝,陶藝界說我是雕塑。」所以楊元太大師的藝術領域應該是兼得兩方的陶塑界。

  說起來,陶瓷藝術在藝術領域是比較特殊的,涵蓋的技藝既廣又深,還兼及物理、化學等現代科學知識,如再加上藝術理則,更是令人有無從名之之嘆,因此大部分的陶瓷工作者都以茶器,生活器為主要的作品。

  其中,現代陶藝又是現代藝術的一部分,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審美取向的轉變以及人文精神因素等息息相關。現代陶藝是運用陶瓷的物質材料和工藝來反映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現代陶藝所具有的新形式與審美意蘊都和傳統陶瓷藝術的標準相異,因此,現代陶藝一詞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陶瓷藝術的簡稱,而是一種打破一切框架,育有新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的現代藝術方式。

  不過,整體而言,陶藝,不論傳統和現代,從配泥、配釉,到泥坯塑製、上釉等每一道工序;再到選擇現代電窯、瓦斯窯或傳統的柴火龍窯來燒製陶坯;入窯的陶坯在1250攝氏度的高溫下歷經16~1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燒製過程,不論是柴燒的落灰或是礦植物顏料在高溫下產生化學反應,使灰白色的陶坯變成烏黑沉暗或明亮艷麗、萬紫千紅的陶器;都賦予了陶器獨特個人風采的造型、色彩與美感,讓它們呈現出了與一般量產陶器不一樣的氣質。

  只是現代陶藝的詮釋,個人色彩強烈,創作者的發想與觀賞者的感受不一定是一致的,但是,只要喜歡、能感受就好,彼此之間的空間無限,所以「惟心」的色彩很強烈。因此,能否被多數人「喜歡」就成了評鑑與被認同的標準。

  我自己看現代陶藝就是這種想法~「一器各表」,就是喜歡與否!這三件楊元太大師的陶塑令人駐目,其中花口邊帶花苞,油滴釉、像百合花兩件一組的「母與子」,令人深思。另一件乳白釉的罐,由罐口邊的花苞看,應與前一件是同時期的作品,入手釉質的感覺很潤滑,直覺上有透視大腦的想像。另一件樸素無釉的高罐,前後帶布紋的開窗,有複合材質的聯想,陶胎的顏色直覺聯想到我所熟悉的老紫砂,是既古老又現代。

 

  另外,「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有如下的辯證:

  中國傳統陶藝高超的技藝、嫺熟的裝飾以及完美的造型,表現了創作者的智慧和能力,但傳統陶藝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著重追求嚴謹和整齊從而限定在一定的審美標準中而無所突破。它忽視了材料的自然屬性,更忽視了人與陶藝之間的精神關係。實用審美是傳統社會中的主流審美方式,而現代陶藝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高揚個性化精神旗幟下,逐步推翻了純實用審美的藩籬,開始向精神審美方向昇華。現代陶藝擺脫了以往的審美形式,純粹成為藝術家發自心靈的藝術創作,它強調個性,注重思想內涵,從精神層面出發尋求藝術的自然與真實。

 

 現代陶藝是以審美為主的更注重審美價值和審美作用,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藝術觀、價值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傳統陶瓷藝術是先有實用後有審美,現代陶藝一開始就沒有按照實用審美所畫好的規則線來運作。

 

 儘管現代陶藝中有類似器皿類的造型,但它已經沒有了日用陶瓷涵蓋的功能與意義,儘管有的陶藝家的作品也進入商業運作賣錢了,但陶藝家在創造的過程中並沒有預先考慮它的經濟性。現代陶藝以全新的藝術形式出現,它在不同的形式、角度和內涵上顯示了現代人對陶瓷傳統人文精神和美學品質的認識態度,體現了藝術家對傳統資源、語言方式、藝術形式、審美意蘊的當代轉化。現代陶藝的創作理念完全不同於傳統陶瓷,它沒有中國畫那些偉大的包袱,沒有任何圖式可言,沒有任何概念可循。在捨棄了實用形態之後,丟掉的是鎖鏈,迎來的是自由,現代陶藝完全有能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和形象來展現中華美學特有的內涵和審美意蘊。

 

  現代陶藝以其特有的本質特徵和審美意蘊,正向貼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發展。現代陶藝的這種特質,這種精神與審美意蘊的新變化,促進了現代陶藝在現代人精神文化領域的新生,使得現代陶藝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邵潤洲先生簡史

  邵潤洲先生(1935~2016年)生於臺北艋舺地區,曾為國內知名企業義美食品、小美冰品、唯一肉品、黑松、保力達等做廣告商標設計,為優秀且具專精藝術才藝創作者。邵老師於2000年退休後,常常徜徉於湖海山林間,觀看雲之出岫,溪之滌流,對於大自然感受及變化便成為藝術創作靈感與題材。用畫筆紀錄山河大地,勾畫福爾摩沙島之美與生態,冀望讓美麗山林、生態得以永續長存,其作品以透明水彩畫成,幅幅呈現作者對美麗寶島台灣的深愛。

 

※楊元太大師簡歷

  楊元太(1939-),本名楊國雄,1939年生於嘉義縣朴子,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雕塑組畢業,1980年赴美阿肯色大學藝術系進修,不久卻因母親病危返鄉探視,至母親過世後留在家鄉成立工作室,專心投入陶藝創作。作品曾入選義大利華恩紮陶藝展及法國坎城陶藝雙年展。1981至1987年期間,連續七年發表「親情系列」、「鄉土的禮讚」、「歲月」、「海的戀情」、「牛的禮讚」、「大地組曲」、「火之舞」等專題性個展於臺北春之藝廊,後來持續在阿波羅畫廊、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嘉義市立文化中心、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個展總計17次。

 

  楊元太的陶藝作品奠基於雕塑的根底,取法於自然、土地、陶土的情愫,將作品朴實的質感,以他敏銳的感受形之於現代雕塑。他在「創作自述」中寫到:「三十餘年製陶的歷程,正是從基礎的『土與火』的問題開始。土性溫順,可增減的量感經由土的塑形,成為雕塑和空間的對話語彙,每一系列的作品都是土轉化為陶,在既豐富又奧祕的過程間,反覆探索,嘗試著如何才能將陶的本質呈現出來?如何才能貼切傳達內心對於創作、對於藝術的看法。漫長的追尋、發現過程中,我的工作夥伴-窯爐具有關鍵性的角色」。

  楊元太大師1939年生於嘉義朴子市,年輕時就選定『玩土』而就陶藝,畢業後任高中老師,仍以陶藝創作為主體。創作50多年仍然時時刻刻守著窯,樂在每一次的燒陶作品,後期陶藝創作幾乎不用釉料,燒陶渾然天成;檢視其發展脈絡,不難發現從小與土地、自然生命有極深厚的接觸經驗,正是楊元太大師創作的源頭,在朴子小鄉鎮成長創作,將自己置身於大自然,過著最朴實的生活,也從生活與周邊的大自然中汲取創作素材養分,當然系列創作也都表現出生活與大自然的意境。

  楊元太大師講述他的創作歷程時,您很容易捕捉到他純朴、忠實、謙和的特質,即使看似平凡的『捏土』與『燒陶』,他自然地流露出豐富的語彙與表情,可以感受到他對「土」「火」的嚴謹、研究的態度,藉著一系列一系列(親情、鄉土的禮讚、歲月、海的戀情、牛的禮讚、大地組曲、火之舞、山韻)作品,以藝術的熱愛展現生命的意義,楊元太大師談到『親情』系列(紀念媽媽)的神情最令人感動!

  楊元太大師近期的作品偏碩大,總是採取一種矗立、峻拔的挺立型態。拍攝作品照片時都是大費周章的搬到海邊,在一望無際的海邊凸顯他那地標似的氣韻。因此在置放於戶外時,作品本身就展現出一種結合自然、融入地貌的新景觀景象。

 

楊元太 Yang, Yuan-Tai (本名楊國雄)

1939 生於嘉義縣朴子鎮(現改制朴子市)

1959 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

1965 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雕塑組畢業

1979 入選三十七屆義大利華恩劄陶藝展

1980 入選三十八屆義大利華恩劄陶藝展

1981 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一次陶雕個展「親情」

參加中日陶藝家邀請展

1982 入選法國坎城陶藝雙年展

  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二次陶雕個展「鄉土的禮讚」

1983 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三次陶雕個展「歲月」

1984 入選法國坎城陶藝雙年展

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四次陶雕個展「海的戀情」

1985 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五次陶雕個展「牛的禮讚」「歲月的烙印」

1987臺北春之藝廊舉行第七次陶雕個展「火之舞」

  高雄市政府主辦「楊元太的陶藝世界特展」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第八次個展)

1988台灣省教育廳主辦「楊元太的陶藝世界特展」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第九次個展)

1990於阿波羅畫廊展出「楊元太90陶藝展」(第十次個展)

1992於高雄阿普畫廊展出「楊元太92陶藝展」(第十一次個展)

1993嘉義市政府主辦「楊元太陶藝邀請展」於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第十二次個展)

1994高雄市立文化中心主辦「楊元太陶藝個展-山韻」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展出(第十三次個展)

1995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楊元太’95陶雕展」(第十四次個展)

1997於高雄名展藝術空間展出「楊元太’97陶雕展」(第十五次個展)

1998於臺北阿波羅畫廊展出「樂只天籟-楊元太個展」(第十六次個展)

2000於嘉義縣文化局梅嶺美術館展出「大地的靈動-楊元太陶雕2000(第十七次個展)

2001「楊元太陶藝展-自在」,景陶坊,高雄(第十八次個展)

獲第二屆臺北陶藝創作成就獎-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辦

2003「楊元太個展-生命的感悟」,景陶坊,高雄(第十九次個展)

 

※聯展

1992國立歷史博物館「現代陶藝國際邀請展」

  「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美術發展-陶藝研究展」,台灣省立美術館

199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北國際陶瓷博覽會」於臺北外貿協會松山展覽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台灣當代陶藝展」法國巴黎中華新聞文化中心,法國夏瑪利爾現代美術館展出

1995「台灣當代陶藝展」美國紐約新聞文化中心展出

1999「紅堡當代陶藝雙年展」法國紅堡市展出

  「台灣當代陶藝展」美國紐約新聞文化中心展出「陶器時代」裝置展,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000「深耕」鳳甲美術館週年慶特展(二),鳳甲美術館

2002「升溫與降溫」陶藝四人創作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土‧台灣‧當代陶藝展」在法國巴黎展出。主辦單位:法國巴黎臺北新聞中心、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土‧台灣‧當代陶藝展」在義大利巴雷塔(Barletta)展出。主辦單位:法國巴黎臺北新聞中心、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4「反思」七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5「很土的傳說」聯展 嘉義鐵道藝術村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228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