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鏡頭紀錄下的「東和禪寺鐘樓」
2007/09/05 17:37:12瀏覽3598|回應1|推薦1

*

鏡頭紀錄下的「東和禪寺鐘樓」

圖文:陳宗嶽

  東和禪寺位於臺北東門外,屬於日本曹洞宗,本名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1907年五月,由曹洞宗第四代布教監督(在台最高負責人)山田組學倡議,1908年由曹洞宗與台灣佛教界共同籌資興建,日人入江善太郎設計,1913,是當年臺灣少數具有日本禪宗風格的佛寺。

  1920禪寺本堂動工重建,1923完工。當時日本人所建佛寺,多為日式風格,禪寺本堂亦由於本寺當時僅供日籍人士參拜,為吸引本地信徒,由台籍禪師正殿之右,興建一式佛殿─觀音禪堂,與圓山西麓臨濟護國禪寺風格相仿1930進行改建,並在大殿之前建造高聳的鐘樓

*

  戰後,觀音禪寺改名為東和禪寺,至1916年附設佛教學校,提供僧侶與信眾的子弟就讀,校名「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1922改名「私立曹洞宗臺灣中學林」,並收併「私立臨濟宗鎮南中學林」;1922收併「私立國學院」,1935改名為私立台北中學,從佛教學校轉為一般學校,戰後再改稱為泰北中學。

  1945台灣光復東和禪寺改歸中華民國政府管理。1950年代,禪寺部份建物包括大殿,因來台軍隊進駐與貧困民眾長期佔住而受到毀損,週遭也被違章建築所包圍,需走過數條小巷才能進入禪寺,規模較原本來得許多

*  

  2000台北市政府整頓丹陽街,將該街打通,並拆除部份的違章建築,受損的東和禪寺大部分遭拆除,僅存鐘樓觀音禪堂。

  鐘樓建築深具特色,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為單簷式歇山,舖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一樓為有如城門的粗石面拱門,二樓懸吊一口大銅鐘,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

  剩下僅存的觀音禪堂,即今日的禪寺,座東向西,面向泰北中學,後為市立東和幼稚園;鐘樓成為禪寺的南入口,穿越鐘樓後,沿青少年育樂中心與泰北中學小徑,即達東和禪寺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211691

 回應文章

yuu
冒昧的請求
2010/04/14 13:58

請問版主 可否給我東和鐘樓舊照片  以前一直看見卻從未踏進的地方

再看見 真的很高興 如果你肯割愛 真的非常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