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8 22:18:55瀏覽807|回應0|推薦13 | |
我雖然教電腦,但是心底卻是非常關注人文的精神。因為倘若科技抽離了對人文的關愛,那這個科技便很難為人類做出更好的服務。 近來,洪蘭老師在聯合報的一篇文章「為何要了解史懷哲是哪國人」。文章中提到「專業以外的涉獵與嗜好使我們的心靈有寄託,談吐風趣,言之有物。人除了專業之外,還有感情,一個人必須先安頓好自己才能去幫助別人,人文的素養或許與他專業無關,卻與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關」。 很多學生喜歡以自己的見解,或是以自己的好惡,來評斷一個老師。就像我遇到過家長不認同老師對他的孩子所做的教導,我便會反問「如果老師今天教你如何破解網路密碼,教你如何提煉安非他命,教你這些違反倫理道德的事,你大可對老師的所作所為提出質疑,甚至一狀上告。但是老師今天花了時間把你留下來,教你不懂的觀念,提醒你不好的行為,要求改進,你反而認為老師的作為是侵犯你的課後時間」我就無法理解「老師花了時間,對你個別指導,所為何來?」 龍應台,「兩本存摺」說得好。「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老師的時間,真的只願意給和他保持互動良好的學生。 對於那些不時挑戰老師,搬出似是而非理論的家長,老師的修為就只好像投手與打擊者之間「對方如果投了壞球,你又何必揮棒呢?」 今天上班會,我請學生寫「本學期的檢討」,並寫出「我希望操行加幾分」。很多人都希望加分,殊為可惜的是這些同學平時卻不見得對這個班級團體,做了哪些貢獻。好可惜! 科技,電腦運算結果一定是對與錯的分野明確。然而在人與人互動之間,卻仍就有著潘朵拉留下的「希望」。希望等到花開月圓的那天。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