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可以平淡,但不要乏味
2009/12/19 16:02:28瀏覽871|回應2|推薦14
下午收聽洪蘭老師在IC之音的廣播「講理就好」,她提到在在火車上到一篇張系國老師所寫的一篇文章「最後的副刊編輯」。提到一位副刊編輯(童尚經主編)收到他的投稿後,親自回了一封信給張老師:「系國先生 來稿收到 這類文章 非常歡迎」,因這短短的字條,讓他日後興起了持續寫作的意念。

而洪老師也在節目最後提到「可以平淡,但是不要乏味」。她說:你想要讓別人在你的告別式上談論到你的過往時,可以提到的話題是什麼?你現在就要細心規劃你的人生。

前幾天和女兒在車上有一番談話,談到的不外乎就是人生其實有很多轉彎,你想要的會在不同的時間內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但是你在當時有沒有能力把握住,有沒有看出:這就是機會,的能力。

我們無法知曉現在所做的一切,對於未來究竟有沒有用。因為只有經過後,才知道有沒有用。當你探索這個舉動,這番作為對於自己的未來有無用處時,其實你已經放過這個所謂的「機會」了!

「有用」「無用」不是現在可以得知的!
對長者而言「有用」代表現在的事實,對比過去的經驗,發現「如果做了,現在會更好」
對年輕者而言「無用」代表不可知的未來,對比現在的事實,發現「如果不做,現在會更好」

我不知道那個是有用,那個是無用。我只知道:當時玩電腦,經過十年後,我變成電腦老師。當時學服裝設計,現在對設計有比別人有較深的感受。當時喜歡念文學,讓我現在可以悠遊在筆耕的世界。我好喜歡現在的我,身邊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這個年紀真好。

「四十而不惑」!有自己的想法,也懂得與他人應對之間的份際。

更擁抱「可以平淡,但不乏味」的人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i573&aid=3603483

 回應文章

Pamela巧手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贊同
2010/01/10 11:46

如果做什麼事,都一定要「有用」才做的話,那可能很多事都做不成了!我們無法知曉現在所做的一切,對於未來究竟有沒有用。因為只有經過後,才知道有沒有用 句話我非常贊同。因為做了那些事所累積的成就,是在日後才能感受和顯現出來的。


當歸(10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自在
2009/12/19 16:09
逍遙於此刻起~

宋叮噹(cti573) 於 2009-12-19 16:13 回覆:
是啊!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面對一個心靈無憂的自己

祝福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