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03 22:25:37瀏覽1893|回應6|推薦53 | |
年關將近,許多以「團圓」為主題的廣告紛紛出籠,身為一個多年來關心性別議題的諮商心理師,我從中看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東西。以下讓我先為大家介紹最近常出現的三個廣告。 第一個廣告是一家連鎖家庭用品公司製作的,我在youtube找到的時候,它的標題還加了一句「絕對感動」。廣告中女兒趁著過年前幫家裡做了大改造,迎接父母出遊歸來,然後呈上一個紅包袋,裡頭有一張紙寫著:「我要結婚了」接著就是女兒與父母相擁而泣,女兒用哽咽的語氣說:「以後就不能回家吃年夜飯了。」最後,廣告的slogan在螢幕上出現:「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意思是,不必在意女兒有沒有在家吃年夜飯,只要心在娘家就好?那反過來說不也成立嗎?) 第二個廣告的業主是一家連鎖大賣場,也是採女兒獨白的方式來敘述,她先是驕傲地說自家的年夜飯比五星級的飯店都好吃,這當然有賴於母親的辛苦,女兒甚至「懷疑那幾天她沒有離開過廚房」(這值得驕傲嗎?媽媽為何需要這般辛苦?)。接著女兒說:「嫁人後,第一次沒能回家吃年夜飯……。」語氣中也有著滿滿的不捨。她娓娓地敘說:「天天都想要回家」、「真希望一直能吃到媽媽的年夜飯」;然後,她看見冰箱上的收據,問媽媽:「怎麼沒有買長年菜?」接著說自己要去買,弟弟和妹妹也起身說要一起去。那場景並沒有指出究竟是不是除夕夜,這時他們的slogan出現:「一個都不能少,這就是我們家過年的味道。」 最後,我要拿一家國際連鎖家具店的廣告來與上面兩則廣告做比較。他們曾經在電視上推出一個廣告,介紹並不存在(有待發明)的鍋子,需要靠每個人的手機放在底下「加熱」。據說廣告推出之後,還真的有人去詢問這項商品呢!年前他們推出了延續性的廣告,讓一群人圍爐吃飯,還是那個靠手機發熱的鍋子,大家紛紛把手機貢獻出來,好讓火鍋能煮滾,連手機響了都不接;這時,廣告的slogan出來了:「好好吃飯,讓家更有味道。」 用性別意識來檢視這幾個廣告,我認為只有最後這個家具公司的廣告是及格的。第一個廣告那句話直接讓人反感,就不說它了;第二個廣告雖然說「一個都不能少」,但卻屈從於「嫁人後,第一次沒能回家吃年夜飯」,廣告中的情境似乎是因應已經出嫁的女兒提早吃年夜飯,父母溫柔體貼地接受了這樣的「規矩」,並沒有出現「你們今年就先在這裡吃了年夜飯再回婆家啊!」之類的聲音,而且「女婿」也沒有出現。這則廣告看似溫馨,卻處處都是矛盾的訊息。 農業社會的規矩自有當時存在的理由,是否合乎時宜已無須論戰;但現今少子化使許多父母只有獨生女或僅有幾個女兒,堅持要求女兒除夕夜不能在娘家吃年夜飯是多麼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人權的「習俗」啊!女兒在婆家烹煮年夜飯,心裡掛念著獨自過年的娘家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嗎?愛妻子的人難道不想體貼太太而有所改變?就算輪流到娘家婆家吃年夜飯也比一律先回婆家才回娘家合理啊!有些人甚至因為交通的便利性,先回娘家再回婆家比較不易塞車,又何必死守著「只能在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呢? 我國在行政院已經設有「性別平等處」,也從2012年1月1日起施行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為何我們的社會還停留在女子想回娘家過年、吃個年夜飯竟還要如此困難重重的境地?廣告商認為這種廣告「絕對感動」,這絕對是大錯特錯!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人(女性)並不覺得感動啊! (本文之精簡版已發表於2015.02.03聯合報民意論壇) ............................................................... 抱歉,久未發文,設定影音的技術已經生疏,煩請各位格友自行點選以下連結去瞧瞧。 第一個廣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dyG2_ymwn8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