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讀 《蔬果歲時記》
2022/08/27 16:37:33瀏覽690|回應0|推薦15
我讀 《蔬果歲時記 》@子若

寫作半小時後岔出去讀焦桐的《蔬果歲時記》,這一讀竟然就1.5小時了。感覺很專注,讀起來很愉快,真正樂在其中的閱讀經驗就該這樣才是啊。

在過去一個半小時內,我已經讀了大蒜、空心菜、綠豆、綠竹筍、香椿、野蓮,六篇飲食文章。嗯,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因為每天要花至少2小時在接觸食材和炊事上頭,看到自己熟悉的各樣食材被焦桐解釋得那樣精彩,也是一種美好的心靈饗宴啊。

這些食材的長相、滋味、做法,我都有經驗過。可是啊,要我寫成像這樣引人流口水的飲食美文,我就沒轍啦。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想到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何作者喜歡引經據典?

在這本書裡,我經常看到一些我不認識的古人對某道食材的做法和吃法的描述。我問讀過中文系的先生:「為何焦桐喜歡在書裡引經據典呢?」先生一邊喝茶一邊氣定神閒地說:「那就叫調書袋子,表示他懂得很多。」

喔,我聽了之後,忍不住這樣反應。

其實,我並不喜歡看到別人調書袋子,文章裡面提到的那些古人,我對他們沒有特別的感受,縱使知道了他們對美食的想法,也覺得無可無不可的。不過,我又想了想,調書袋子可以豐富文章內容吧。不然,光寫作者本身的飲食經驗,哪來那麼多資料啊。所以,想到這層,也就安之若素地繼續讀下去了。

第二個問題,為何我偏好作者的個人經驗談?

我發現,在焦桐的這本書裡幾次提到了他與亡妻共同的回憶,雖然他都點到為止,沒有多加著墨,可是那些隻字片語,卻格外讓我感動。那些字句,是帶著感情的,比起他抄寫的那堆古人的歷史資料還要動人。

由此,我忽然領悟到一個道理: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真情流露啊。真情,總是催人熱淚的。雖然這是一本書寫蔬果的記事簿,但也不可避免了透露了焦桐那傷感的情緒。所以,對我來說,這本書就有了令人動容的溫度。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0017&aid=17695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