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3 02:41:00瀏覽193|回應0|推薦0 | |
2013-08-13 01:52 旺報 【陳以信】
旺報》創辦人蔡衍明上周建議兩岸可由國民黨與共產黨先簽「國共和平協議」,蔡董事長用心良苦,可惜沒有搔到癢處。 因為國共兩黨對於推動兩岸和平早就有志一同,兩岸截至目前所簽19項協議,廣義來說每項都是「和平協議」,再要簽署不具主權意義的「和平協議」其實意義不大。若又要藉由「和平協議」來確認雙方主權關係則嫌太早,畢竟兩岸目前各種相關條件都不成熟。 符合民進黨兩岸政策 不過若蔡董的建議轉個方向,改為鼓勵民進黨伸出橄欖枝,主動與共產黨談判簽署「民共和平協議」,則不僅將為兩岸關係帶來突破性進展,更能一舉解決台灣內部與兩岸之間意見分歧,真正為台灣海峽帶來和平穩定的永恆春天。 這話絕不是開民進黨玩笑,洽簽「民共和平協議」其實符合民進黨兩岸政策的邏輯一貫性。如果大家不健忘,民進黨早在2004年總統選舉時「公投綁大選」,提出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公投案,目的就是希望藉由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以解決台海問題。且這件公投案背後的主要推手,就是時任陸委會主委,後來成為民進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 當年進行公投辯論,蔡英文在論證此案必要性時強調,「兩岸和平協議」目的不在終極解決兩岸政治問題,本質是在面對快速變動的兩岸關係下,維持及創造一個架構來確保兩岸和平穩定。她詳述實際方案,就是「一個和平原則及四項議題」,包括建立開放性協商機制、兩岸對等互惠交往、建構兩岸政治關係與防止兩岸軍事衝突。她甚而提出未來不管誰執政,處理兩岸關係都該有4項認知:追求兩岸和平互動是絕對必要、兩岸問題必須和平協商解決、台灣國際處境艱難全因大陸不願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事實、須經民主程序凝聚兩岸共識。 蔡英文曾力推和平協議 這話不僅說得好聽,當時蔡英文的推動態度還異常堅決。其實320公投結果並未過關,但蔡英文執意強辯說,沒有足夠人數投票(即投票率未超過50%)是程序上原因,「不代表人民否決這個提案,也不減損這個提案的實質價值,因此行政機關還是會推動和平架構。」不過後來發展證明這些話只是說說而已,民進黨政府與對岸缺乏互信基礎下,這項「和平協議」始終束諸高閣,八字連一撇都沒有。 換言之,現在深陷兩岸論述困境的民進黨,實應馬上把這壓箱寶翻出來,據以積極與對岸交流對話,更應主動提案與中共談判「民共和平協議」。而且坦白說,此時最該出面領導民共和談的人,不是民進黨現任主席蘇貞昌,而是當初此案的原始提案人蔡英文。 大膽想像一下,如果蔡英文肯回去把提案拿出來,勇敢出訪大陸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握手對話,她的成就不僅直追2005年破冰之旅的連戰,超越訪陸看調酒、赴港辦研討會的謝長廷,還可立時取回民進黨內兩岸論述的主導權,一舉將2016年最大競爭對手蘇貞昌徹底邊緣化,更可讓民進黨從兩岸關係的「局外人」,變成舉足輕重的「局內人」。 但現下的兩岸情勢早非2004年的烽火局面可比。馬政府2008年上台後,改採兩岸和解與外交休兵政策,兩岸人民交流頻繁,經貿往來更加密切,台灣海峽早已蛻變成為和平與繁榮之海。況且兩岸兩會開啟制度化協商,迄今簽署各項兩岸協議,早已逐步實現實質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到現在民進黨才要奮起直追,可真要大大加把勁才行。(作者為國民黨前發言人)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