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民憲政會議走回頭路
2014/04/07 06:00:05瀏覽736|回應0|推薦9
旺報 陳以信 2014年04月07日 04:10

針對近來《服貿協議》引發社會爭議,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將於6月間舉辦全國「經貿國是會議」,以凝聚全民共識。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隨即批評「籌辦層級低」、「未經民主程序」、「以行政部門立場思考」,因此無「國是會議」之實。然而她的看法不是出於「誤解」就是刻意「曲解」,對解決當前服貿僵局有害而無利。

首先,由行政院出面籌辦的層級絕對不低,而且有前例可循。民國95年時的「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就是由行政院主辦,並非由總統府出面。當時正好就是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與立法院副院長鍾榮吉、政大教授吳思華擔任籌備會議共同召集人。其後正式會議也不是總統陳水扁擔任召集人,而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相信當時蔡英文一定不會認為她與蘇貞昌層級不夠?

其次,當時蔡英文曾親自拜會朝野黨團邀請出席,並花一個多月溝通邀請政黨領袖、工商、環保、社福社團參與,舉行分區分組會議與最後全國會議。如果這就是她所謂「民主程序」,那和現在行政院規畫哪有不同?行政院也是打算以兩個月為期召開分區會議與全國大會,並請政黨、行政部門、學界、產業界、公民團體代表與會。分明就是相同做法,為何蔡英文做就是民主,江宜樺做就不民主?

至於所謂以「行政部門立場思考」,恐怕會是「先入為主」的偏見。由於經續會涉及結構性議題,當時蔡英文特別強調政黨溝通與共識重要性,但會後仍有與會人士向前總統李登輝告狀,批評經續會都是蔡英文主導,說「蔡英文就是利用經續會這種形式,讓與會專家學者、民間人士幫執政黨背書。」或許蔡當時有委屈,但現在江宜樺連做都還沒做,怎麼就被罵以行政部門立場思考呢?

回顧歷史,台灣目前為止一共召開過4次「國是會議」。分別是前總統李登輝於民國79年召開的「國是會議」,民國85年的「國發會議」,前總統陳水扁於民國90年召開的「經發會」,與民國95年的「經續會」。

第一次「國是會議」針對憲改,分組討論時曾有制憲或修憲爭議,後來達成修憲與「總統直選」共識。第二次「國發會議」便只針對修憲議題,最後確定「雙首長制」、「凍省」與「廢國大」。第三次「經發會」已無涉修憲議題,主要以兩岸經貿政策為主,終結「戒急用忍」政策,改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第四次「經續會」也是聚焦在兩岸議題,最後共識開放「兩岸直航」、「鬆綁對陸投資上限」與「開放陸客觀光」等。

就此以觀,這次太陽花學運與民進黨所主張的「公民憲政會議」,該算是第五次國是會議,沒想到卻走上回頭路。先是民進黨從體制內又走回體制外,後是討論議題也退回到第一次國是會議前,學運領袖們的訴求甚至超越制憲,連現行中華民國政府的統治正當性都一併否定。其實今天占據國會的抗議學生們或許因為年輕,不了解過往國是會議歷程。但民進黨一路走來都是深刻參與,各領導人更是歷次會議重要參與者,現在竟然跟著學生走,等於是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真可說是歷史一大諷刺。

(作者為國民黨前發言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sc&aid=123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