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QE的縮手,這一波長達五年的低利環境,也將有所轉變。台灣除了上週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帶來極多挑戰外,更需有面對利率即將反轉的心理準備。 對許多人來說,「貨幣政策」是一個距離遙遠、甚至抽象的名詞;尤其是談到所謂QE,這種「美國的貨幣政策」,就更事不關己。但其實應清楚認知的,是貨幣一收 一放間,利率隨之高低起伏的關聯性;因此,隨著美國QE的縮手,這一波長達五年的低利環境,也將有所轉變。台灣,除了上週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帶來極多挑戰外,更需有面對利率即將反轉的心理準備。 利率反轉,影響層面極廣。最普遍受衝擊的,就是房貸利息的上升。原本一間貸款 1000萬元的房屋,如果分20年清償,在房貸利率2%的情況下,每月須繳納約5萬元房貸;但如果房貸利率上升至3%,每月繳款提高至 5萬5千元;如果利息上升至4%,則每月負擔就會提高成6萬元了。 台灣這幾年來,常以低利及一些其他優惠鼓勵青年及「首購」購屋,對這些 買了房屋的年輕人而言,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了解隨著利率上升,每月需多付多少錢;當然也可能更沒有去注意到,所謂美國QE退場,居然會影響到自己每月的房貸 金額。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在QE退場陰影下大幅飆升,自今年5月1日的1.6%,不到兩個月,上升至目前的2.5%。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也隨著 在這兩個月之間,由3.4%上升至4.24%。房貸利率上升後,美國剛開始復甦的房地產市場之後續走勢,也將是柏南克考量QE退場時機的因素之一。 只是,QE都還沒開始退場,金融市場卻已反應激烈;尤其股市震盪,幅度驚人。用來衡量股市波動幅度的「恐慌指數」(VIX),自今年5月初的13.5,上升 至620的20.49。當初流入新興市場的錢潮,更因對債券、股市、黃金,商品等投資失利,因而離去;造成這一個月來新興市場大跌,更有許多外資撤出,帶動新興市場匯率亦大幅貶值的情況。 國際金融的連動,造成美國利率帶動全球利率的宿命。以歷史資料來看,過去這五年的低利環境,實為極少見的特例;只是雖是特例,卻也已長達五年,使得許多人都已習慣性地沉溺其中。QE所帶來美國每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量,不但買公債,也買企業發行的公司債;這些買盤縮手後,不但個人房貸利率上升,企業籌資成本增加,美國政府公債利息負擔亦更為沉重。利率反轉,是為QE退場的最大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