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5 10:53:41瀏覽3106|回應0|推薦13 | |
日圓貶值方向趨勢確立下,人民幣的走向,益發成為貨幣戰爭是否再起的重要關鍵。一方面,雖然日圓貶值當然也對人民幣產生壓力,但另一方面,貶值須付出的「物價上漲」代價,雖然日本不但不介意,甚至刻意追求;但卻完全不是中國大陸,或其他亞洲國家所願意奉陪的。因此,人民幣是否會跟著日圓貶值,自有不同考量。另外,最近人民幣國際化持續進展,更造成對人民幣需求的增加,而形成一股與日圓反向的升值壓力。交相作用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因此對於貨幣戰爭的爆發,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 從長期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貨幣力與經濟力是互相接軌的;也因此中國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事實上已是不歸路。觀察幾項一般「國際貨幣」該具備的特質,也可看見人民幣距離國際貨幣雖仍有一大段距離,但方向卻也是極為明確的。 首先,作為「國際貨幣」的第一要件,是該貨幣在全球市場要有一定的流通度;而人民幣的流通,在過去一兩年來,有非常清楚的進展。例如依據 SWIFT 的統計,人民幣作為全球性整體付款貨幣的市佔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一年間,自0.25%上升至0.63%,成長了171%。另外,在全球市佔率排名,則在一年之間由第二十名,上升至第十三名,而且因為除了前幾名的歐元、美元、英鎊,日圓之外,各國貨幣占比都在2% 以下(日圓市佔率2.56%),所以人民幣的占比排名應在幾年內就會繼續超前。 其次,從貿易支付角度來看,人民幣已成為亞洲第三大結算貨幣,僅次於美元及歐元;從各國央行接受人民幣作為準備貨幣的角度,亦看到馬來西亞央行於2010 年買進人民幣債券;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的央行,亦於去年將人民幣債券納入外匯存底中。與台灣更直接相關的,是自今年2月台灣接受人民幣存款以來,開始發行的寶島債,以及香港已上路,而台灣正在等待額度的 RQFII等;這些人民幣的回流機制,一旦建構完備,台灣能吸引的,就不該僅是台商的人民幣業務,而更應爭取亞洲地區的人民幣商機。 因此,如果台灣能把握住這個機會,順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展,就能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創造一條新路。與人民幣相關的業務,絕不僅於金融,更涵蓋與發行人民幣債券、證券相關的產業、管理、會計、法律等等「現代服務業」。屆時,當我們討論日圓貶值對台灣的影響時,焦點就不會只放在與日商競爭歐美市場的台灣出口產業,而能有更均衡寬廣的考量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