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薪資不漲 民眾最痛
2013/03/06 11:00:41瀏覽1188|回應0|推薦5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經濟與薪資所得的成長,有愈來愈脫鉤的情況。以客觀標準衡量,台灣整體經濟的成長其實並不差;但個人所得成長卻長期落後,造成最大「無感」來源。

另外,主計處上周公布資料,台灣實質薪資繼續下降,去年平均名目薪資(包括固定月薪及獎金分紅等)45888元,扣除1.93%物價漲幅後,平均實質薪資42080元,甚至低於十三年前( 1999)的水準( 43037)。這十三年間,實質國民所得其實成長了36%,但平均實質薪資卻不增反減。如果大家辛勤工作共創成長,但個人薪資卻沒漲,那麼這36%的成長「花落誰家」?對國人而言,這個問題因此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台灣薪資與經濟成長的差距,最主要來自於成長結構的偏差。對「出口帶動成長」的過度依賴,不但造成台灣在歐美衰退時受傷最深,更造成國內所得分配的扭曲。這十幾年來,與出口相關的產業,海外布局及生產比重節節升高,這固然是全球化競爭下的必然,但政府為幫助這些產業,卻以納稅人的錢,做了很多「不計代價,不求回報」的投資。之所以說政府「不求回報」,是因為這些產業,有很多並不成功,政府投資因此有去無回;另外即使有些的確在國際市場上發光發熱,佔有一席之地,但對台灣的貢獻,卻往往不是想像中那麼巨大。這些企業的成就亮麗,但海外所得雖在「帳面上」列入台灣所得計算,也因此成就了台灣「好看」的經濟成長率;但如果生產據點在外,則對台灣稅收的成長,就業機會的創造,薪資所得的提升,就常比不上一些不起眼的內需或傳統產業。

最近東南亞國家展示強勁經濟成長,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都無懼於歐美復甦步履的蹣跚,締造成長佳績;泰國去年第四季18.9%的年成長率,當然更是箇中翹楚。令我們羨慕,也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主要還不是成長的本身,而更是他們創造成長的動力,已成功地自「出口帶動」,轉型至以投資及消費為主的內需產業;而且更以相互的市場,成為另一種「互為腹地」的新型內需。他們政府進行的投資及鬆綁,亦以精緻農業、金融保險、觀光旅遊等服務業為重點;可以期待的,除創造經濟成長外,這些成長也將落實於這些國家稅收、就業,以及薪資所得的提高。台灣在思考產業轉型的議題時,實應借鏡他人,以就業及國人薪資,作為最優先考量。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iu1207&aid=736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