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金融 更上層樓
2013/02/08 10:59:52瀏覽1957|回應0|推薦6

連續九天春節假期,難得時間上的富足,營造出吃喝玩樂度假好心情。但外頭沒在過年的的國際金融市場,在這段期間內卻持續運轉,例如日本央行總裁白川芳明二月五日宣布提前辭職,日圓在台股封關當日(二月六日)盤中貶值破九四關卡;此外,國內年前內閣總辭,過年後新團隊即將就任,這些內外情勢變化,總還是讓人對年後光景有些不安。

最敏感的股市,在本周三封關時,顯示了這個「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台股封關當日,亞股普遍勁揚;前一晚的歐美股市也全面上漲;台股延續過去十四年傳統,以紅盤作收。雖開出紅盤,但台股表現卻落後於其他市場,收盤小漲十九點;「八千封關」的期待落空,以指數七千九百零六點告別龍年。

其實在封關前,國內外雖仍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整體來說正面訊息取勝,尤其台灣境內人民幣業務啟動,不但意義重大,更帶來實質利多;但市場似乎信心不足,因此即使外資連續8日大幅買超,國人卻有所顧慮,在封關當日投信自營皆轉為賣超,顯然對於「抱股過年」,興趣不高。新內閣即將在年後開工吉日,二月十八日就任;江宜樺院長面對許多待解習題,期能在最短時間內,化解疑慮,一方面有新的作為,另一方面讓政府政策能夠延續,安定民心,是為首要。

特別是在金融方面,期待新閣能夠讓台灣在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中,脫穎勝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愈來愈多國家地區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例如英國在一月下旬時表示,英國央行準備與大陸人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目的當然是希望倫敦能夠成為香港之外,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新加坡亦同步在競爭中。

相較於這些其他地區,台灣事實上在現階段,已有超前的進度。作為香港以外第一個可承作人民幣的境外市場,台灣更具有兩岸往來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量的優勢」,以及即將推出人民幣存放款、債券基金、保險、衍生性商品等全套商品的「質的優勢」。另外,台灣期貨交易所更於股市封關日,與歐洲期交所簽署合作意向書,計畫於今年年底前,將台指期貨,及台指選擇權,在歐洲期交所掛牌。未來台灣與大陸及國際之間金融產品的分別接軌與整合,將會是極大籌碼。

面對當前高匯率風險,甚至貨幣戰爭的可能性,業者若能及時把握商機,政府也同時平衡法規鬆綁與風險控管,則台灣不僅能推出新產品吸引國人,更應能設計出國際性商品,並藉以帶動台灣金融國際化,再上一層樓。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iu1207&aid=72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