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9 10:26:57瀏覽2271|回應0|推薦8 | |
近日在一場學術界餐會中聽到大學教授朋友們談起,即將於美國舉辦為「博士應屆畢業生」與「大學師資」媒介配對的年會上,台灣居然已陷入「有職缺,卻乏人應徵」的窘境。有位台灣頂尖大學的系主任感嘆地說「沒辦法,台灣的大學教授待遇,真的就是比別的國家差上一大截」。事實上,台灣的大學教師薪資是比其他國家要偏低許多,南韓、美國、日本、香港及新加坡是台灣的2至3.6倍。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傳來政府考慮鬆綁公費留學,除了增加名額外,並且考慮取消學成後返國服務的要求。 「教育」是台灣政府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人才」也是台灣至今最珍貴的資產。台灣長期以來,對中小學教師師資公費的培養,稅賦的優惠,不但因此造就一群極為優秀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更因為要求這些公費教師畢業後接受分發教學,因此往往即使是偏遠地區的小孩,也有機會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事實上,台灣當年能夠一方面經濟快速成長,另一方面又能不斷促進所得分配的均衡,減少城鄉發展的差距,這些都與當初公費培養優良師資,再加以充分發揮這些「政府投資」效益,有極大關係。 台灣有幸在很早就建立了「公費留學制度」,一方面給予那些無法負擔留學費用,但卻又極為優秀的青年學子一個出國再造的機會;另一方面,因為要求公費留學生學成必須歸國服務,也因此為台灣高等知識教育,培養堅強的人才庫。尤其因為公費留學往往是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後歸國,因此他們常會在國內各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提高台灣的大學教育師資水準。這相對於當時許多自費留學生學成後都想盡辦法留在外國的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們政府花費了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希望能補助重點大學成為世界一流的學府及研究中心。但其實要培養一個所謂的「頂尖大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師資,也才可能吸引到好的學生。因此政府應該要檢討的是,為何花了經費,大學的教師薪資卻還是缺乏競爭力?因為長期以來教授薪資制度的僵化,例如國立大學教授無法參與實務界工作,甚至擔任政府指派之董事還需財產申報;又如彈性薪資方案受到校務會議的過度規範而失去彈性等,恐怕更是問題的核心。 台灣目前已經面臨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問題,而現在至少每年平均還有100多位的公費留學生學成歸國服務,若未來再取消對公費留學生的返國要求,就實在令人不得不擔憂台灣未來高等教育的人才斷層。 ( 本文原刊於 2012/12/19 壹週刊 時事論點《壹視界》Page2)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