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退休金制度 更須完備
2012/12/05 11:00:45瀏覽1929|回應0|推薦7

依據最新國際調查報告,自1980年以來,亞洲的十個國家之「高齡人口扶養比」持續增加中 (此比率是65歲以上人口除以1564歲的人口比)。其中尤其以台灣、香港、新加坡,及南韓等四個新經濟體增加得最快,自19806%左右,增至目前的15%上下。相對地,其他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卻僅自1980年的6%,增加至目前的7%10%之間。退休人口比例的升高,造成大家對退休金及退休後所得更加關切。

退休金的制度與給付,最近隨著美國「財政懸崖」議題的討論,成為極為熱門話題;台灣各界針對各不同族群,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亦有相當多的爭議。各種退休基金制度及運作的差異下,許多人擔心日後有一天,自己參與的退休基金入不敷出,走上破產的命運。隨之而來的,當然是擔心日後領到的退休金大幅縮水,甚至根本領不到退休金。

雖然退休基金是否健全,是當前許多國家所共同面對的問題;但台灣卻有一些特殊情況,使得這個問題更形尖銳。

最主要的,台灣高齡化程度預計將大幅提升,預估在2050年時,65歲以上人口的占比,將與日本同為全球最高。其實,「高齡」本應是一個古今中外的普世價值;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古代的皇帝,沉迷於「長生不老術」的追求。但今天「高齡化現象」之所以被視為「問題」,主要是因為一些社會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幸與不幸。

「年老」會不會是一個問題,很大的成分取決於「老年的生活」如何度過。如果年紀雖大,但活得很健康,活得很有趣;那麼「高齡化」只會成為一種祝福;但是相對地,如果老來多病,生活捉襟見肘又孤單無聊,那麼「高齡化」當然就成了一種負擔。

中國人幾千年來,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許多家庭甚至因此重男輕女;但隨著時代改變,家庭成員工作及居住地點愈形分散,隱私觀念愈形盛行;傳統的大家庭制度也愈來愈被小家庭所取代。這種「現代化」的社會變遷下,「孤苦無依」的老年人就自然隨之增加。

其次,現代醫藥科技的進步,帶來的雖然是壽命與康健的延長,但卻也往往需付出高額金錢的代價。醫藥的成本必須有人承擔,「使用者付費」也因此成為一種不得不然的原則;但問題卻是,當年紀大了之後,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儲蓄,又不能或不想增加子女的負擔,那麼退休後的保險給付或年金,就成了唯一的依靠,在此情況下,退休金制度,更須完備。

( 本文原刊於 2012/12/05 壹週刊 時事論點《壹視界》Page2)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iu1207&aid=71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