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2 06:08:23瀏覽2279|回應0|推薦1 | |
孟子養生方
或曰:孟子言必大是大非,何曾謂養生? 曰:非也,孟子語王道,謂:使民養生喪死無憾。是養民眾之生也! 孟子把一般所謂個人的養生推到國家全面的高度,以養全體民眾之生 ⋯⋯ 「仁」孔子講之,孟子亦講之,唯「仁」在內心,是理想,重點是如
從孔子的「仁」到孟子的「義」,從「內心」到「行為」,從「理想 一般言之,「養心」重在「寡欲」,正如《孟子・盡心》下篇謂「養 (一) 知言 孟子公孫丑篇上謂「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又謂「何謂知言?」謂「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 有此「知言」的功夫,心才能「自反」,也才能「固守其縮」。 (二) 養浩然之氣 承上。 孟子公孫丑篇上又謂「何謂浩然之氣?」且謂「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養成這種「浩然之氣」即可理直、氣壯、俯仰天地而無愧怍,心自然 (三) 存養平旦夜氣 《孟子‧告子》上篇謂「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 能夠善加「存養平旦夜氣」就能維持人之善心本性,也才能「知言」 (四) 養性立命 《孟子・盡心》上篇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人皆有心,而心的根本處是「善性」,人有善性即可 依善性而思、而行,成就道德,有道德即可踐仁、行義, 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君子。 而,孟子認為人的善性來自於天」,天有天道、天理, 天道天理是生生不息的,是道德的實體。因此人生於世 上,要做一個真正的人,有別於禽獸的人,就要盡心, 用心去思,不但不要把心被物慾埋葬,還要去踐仁、 行義,這樣就能知性,朗現人一己之善性。 而人之善性,本來自「天」,故「知性」自然就可以 「知天」。而,能存心、養性也便可事天了。 進而,「立命」就是安立生命。此生命並不在肉體生 命的長短、順逆、福禍,而在道德生命,道德生命是 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 有了這種性命觀,人自然就會有不怕生、不畏死之 心,而能固守仁、義、禮、智四種人的本性善端.如 此踐仁、行義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