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我們遇到路走不通的時候,絕不會硬要撞牆、穿壁而過,
如果不是原路折回、另尋新徑,就是設法繞過橫在眼前的障礙
再繼續向前,總之,我們會想辦法。
但是生活中的親子溝通,父母卻很容易失去穿越困難的能
力與耐心。
我們的眼睛盯緊障礙、言語繞地而轉,完全忽略了變通才
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上星期,在機場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雖然話還講不
清楚,卻會照顧自己的拖拉隨身小行李。
她一定愛極了那只粉紅色卡通小拖包,一有機會就抽出小
把手自己拖著走。
上機後,當她爸爸把小行李放在座位前,她馬上又把把手
抽出,爸爸說:「不行、不要拉!」小女孩的手還是忙個不停
。父女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孩子用無言的動作繼續探尋可
能,父親則不斷地用同一句話和撥回孩子的手來制止。
因為站在旁觀的立場,所以我的角度更清楚了。
一個孩子這麼小就懂得照顧自己的東西,一定是經過一個明
確的教導與示範,為什麼他的父親不能像教她拉出把手那樣,也
花一點點時間教她收起把手、放好行李。
告訴孩子,行李會跟她一樣,乖乖地讓飛機載著到達目的地。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我們通常教孩子是不是習慣只教一半,另
一半就直接用制止的方式來下達指令?
雖然禁止是父母對孩子說話最短的距離,但是環繞在「不要」
、「不准」、「不喜歡」這些話語長大的小孩,就像處在一堆障礙
物的空間中生活一樣,到處碰撞,很難養出自在寬闊的心境。
他可能失去自信,也可能被磨得無動於衷。所以,對孩子說話
時,我學著思考少用禁止的否定句。
~轉自中時電子報 浮世繪 2007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