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6 10:12:31瀏覽3737|回應3|推薦8 | |
記得,還是不久以前,提著誠品綠色的購物紙袋逛街是有不同的身分意義的,一誠品會員卡是標記一個人的人文氣質等級的象徵,擁有一張終生會員卡,則是拉開等級的巨大級距。 很久以前,要累積很多很多錢(我記得是三萬元),集滿一張張五百元滿額集點卡,才能換到一張打九折的一年期誠品會員卡,過了一陣子,門檻變成一萬元,但要續卡,每年也要累積消費一萬元,這對我這樣一個從南部上來讀書的窮學生而言,是無法跨越的鴻溝,所以在我整個大學時期,不是沒有去過誠品買書,只是集點卡都直接丟了。 我的第一張誠品卡,是在台大站開幕時辦的,那時誠品開始利用新店開幕或週年慶的名義,舉辨促銷活動,一次購物滿額四千元左右,就可取得會員資格,說真的,那是非常令人佩服的行銷手段,當時誠品的光環成為顯學,消費者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內在動力去參與其中,包括本人在內。我一口氣去音樂館買了四張魯賓斯基鋼琴大全集中的CD(還專找貴的專輯買),還在書店買了三四本書(我忘了買了什麼),才拿到我的第一張誠品會員卡。 拿到是一回事,維持會員資格是只一回事,那一年,不只是書,只要誠品有在賣的東西,甚至是原子筆,我都跑去誠品買,最後以一萬一千的數字低空略過,後來發現自己蠻笨的(或者是說被騙了),其實只要再用一次促銷辦卡的機會一次買足,也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不過話說回來,當你在誠品看到一本好書,翻了二三十頁,有了濃後興趣之後,要任何一個愛書人把書放下來,三四個月後再來買,聽起來蠻殘酷的。對我而言那時身為誠品會員最大的好處不是買書打折,而免費的誠品「好讀」(後來改為五十元一本),「好讀」在當時是非常具有深度的文藝綜合刊物,坦白說,大半的內容對當時的我是陌生的,但這個行銷手法有二大利基,第一,至少你每個月走進誠品一次,沒有人只走進書局卻不看書,第二,「好讀」提供的資訊是誘使讀者深入了解的途徑,也就提供了書局與出版社整合行銷的機會。 會講這麼一大段故事,是想嘗試陳述一個重點,每個誠品會員、每個踏進這個空間的消費者與這家書店之間,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為何我們踏進這家書店,也為何我們留了下來,二十萬的誠品會員只是個數字,是每個會員自己內心的故事效應,給了誠品最重要的商業資產--忠誠。 不過好日子一下就過完了,好像也就是誠品宣布(還是傳出)要在信義計劃區開立旗艦店的同一時期,誠品改變會員制度,改發信用卡,除了已經獲得終生會員資格(十年)或累積消費達到終生會員資格的人,會繼續保留會員資格外,其餘的會員資格只沿用到原會員期限到達為止,第一次在敦南店一樓樓梯口看到那張公告,我只有一個感覺。 我們被騙了! 我有許多朋友,和我一樣三十多歲,是在解嚴之後的社會多元氣紛下成長,我們踏入社會才開始成為誠品會員,當時都累積了七八年的會員資格,這一代的人,可能是自認是最忠誠擁護誠品光環背後代表的文化意含的族群,朋友們的反應都很激烈,也都有強烈的背叛感,有人從此不再踏入誠品一步,有人消費習慣開始改變,在誠品看書,再去網路買書,即使像早已取得誠品終身會員資格的我也一樣。 而且純就商業立場考量,誠品也挑了一個最壞的時間發行信用卡,在Sogo經營權與信用卡發行權在媒體上鬧的風風雨雨之後,很多夠敏感的人不只覺得被欺騙,還有被當資產出賣的感覺。 每個人獨自的故事效應是不同的,但基於共同的被剝奪感,讓誠品快速的流失它原本引以為傲的存在基礎--會員的忠誠,與誠品作為整體文化之一的情感投射。 誠品從此喪失了它的神聖性,依附誠品而來的個人身份認同,也一去不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