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6 16:57:57瀏覽4307|回應4|推薦21 | |
因為誠品不是股票上市公司,所以外人難以窺視誠品的營收與財務結構,尤其是書店與商場之間的經營績效,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按常理假設,商場部門的營收與淨利應該比賣書好的多,在商言商,消費者沒有理由要求誠品只能賣書,大家都還能理解現實面,在台北市經營一個夢想空間需要很多很多錢。 在誠品信義旗艦店開幕之前,即使把西門町的三家商場、捷運台北車站地下街、天母忠誠店及敦南店全部加在一起看,我相信還是很少人會把誠品跟百貨公司連想在一起,誠品就是誠品,有它獨特的人文風格與魅力。 雖然我個人曾經聽過前誠品員工的爆料,說誠品各部門間的利益角力戰是如何的激烈--簡單的說:創意與書店單位會覺得誠品的品牌價值都是他們創造的,這些當然是要算錢的;商場部門等賺錢單位則會覺得,這些既花錢如流水又無法回收的人,吃光了他們的營收與資源,對會影響自己部門運作或資源分配的事當然要斤斤計較。這都只能算是公司內部的小風波,對外人而言,誠品依然是那個美美的誠品,是台北重要的觀光地標,直到2006年信義旗艦店開幕,這才使得誠品的經營難題被攤在陽光之下。 就商業營運的角度來看,誠品最大的營運難題在於信義店所帶來的資金壓力,信義店現址原先傳言將由大葉高島屋進駐--後來高島屋以「信義商圈百貨公司太多,同質性太高」這個完全無法另人信服的理由取消計劃,傳言是因為政治力介入,不過即然是百貨公司等級的地點,租金當然不會少,然而誠品為了維持書店的樣貌,原始的商場空間不多,而且在二、三、六樓還規劃了許多辦活動的場地,五樓有個畫廊,如果仔細去折算使用率與營收,那些活動空間都會虧錢。 信義店的位置本身是形成營運壓力的另一個來源,即使誠品之前開了這麼多商場,但誠品從未真正面臨第一線百貨公司的競爭,而信義店就坐落在好幾家新光三越的旁邊,不會因為你掛個「書店」的招牌,人家就對你客氣,新光同樣比照惡名昭彰的「微風條款」辦理,這使得誠品難以吸引一線品牌進駐旗艦店。而且新光三越就是空間多,要是真賣的好,還會被挖角。 在周末去信義店可說是場惡夢,人潮像百貨公司一樣多到爆,但提袋率卻和預估有斷差距,因為在信義店規劃的這段期間,出版業的經營越發困難,整體的購書人口下降,加上網路購書興起,博客來擁有絶對的通路優勢(沒有比7-11更普及的通路了),沒有人明說,其實信義店本身就是誠品尾大不掉的最大壓力。向統一承租五十年的租約,不是可以隨便甩掉的,更惶論如果旗艦店關門對誠品形象的沖擊。(插題一下,我現在有點覺得,這一切會不會都是統一的陰謀!) 所以誠品再玩起捷運台北車站地下街用過的招數,縮減書店面積,刪減剩餘空間,儘可能多塞進營收較佳的商場;關掉很多小型分店,減少營運成本,改變與出版社的帳務模式,以求減少現金支出,增加單書折扣,吸引買氣,甚至連百貨公司買千送百的方法都用上了。但這時的誠品已不再擁有原來的特殊光環,它的每一個決定都引來主流媒體(好吧!應該說是泛藍媒體)的評論與質疑。 曾經有一本財經雜誌的封面如是說:文化是個好產業。但文化商品更依賴消費者個人意識和情緒的投射,每一個以文化為名的產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維持個人情感與商業報表數字之間的脆弱平衡,如果你不特殊,我為何要到你的店買我在其他書店也買的到的商品?而更難的拿捏在於,可以獲得最大獲利,又不會喪失特殊性的界線在那裡?誠品本身就是個好例子,沒有足夠的經濟誘因,誠品的決策者是瘋了才會改變行之有年,又有強大凝聚的會員體系。 信任與忠誠一旦失去,永遠不可能回復,即然我被當成數字,那誠品也會視為一個普通的通路,只是好看一點而已。當然誠品不會倒閉,至少不會因為這個理由,不論是因為難以改變的買書習慣,還是我們依然需要一個看起來像樣的閱讀空間,也許是臺灣20年累積下來文化形象,還有這多年來在誠品不辭辛勞,努力為讀者服務,認真工作的友人們。大家都有各自需要誠品的理由,只是我們對誠品的整體印象與期待,已不再清晰。 楊照在誠品二十年系列座談會上講的很含蓄:「誠品已經不能再靠提供空間來獲得存在的價值,該探討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也就在誠品20週年活動開始的時候,誠品又重新推出非信用卡的會員卡,這或許是一種間接承認錯誤的方式,一個可憐的誠品友人聽了我半個鐘頭在數落誠品的不是(人家只是領薪水的,這樣其實不道德),只是對於她問我的關鍵問題:如何重新凝聚消費者對誠品的信賴?(並且轉換成實際的營收--她沒說,是我自己加的。)我沒有任何可行的答案。 誠品的困境在於,她已經不在引領風潮的浪頭上了,而她太大了,無法停上腳步思索未來。說真的,也就這樣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