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學習歷程之回顧
2017/04/28 13:38:42瀏覽1033|回應0|推薦1

2012 年的夏季,終於下定決心要學攝影,為了逼迫自己好好學習,就報名了攝影課程,也買了一些攝影書籍來看,書籍中的許多照片都註明了曝光組合值 ── (光圈大小,快門速度,ISO),也因此有點被引導成「很重視這些『曝光組合值』」,現在去回顧當時的初學狀況,覺得自己是掉入了陷阱之中,因為重要的是原則 ── 我們想要表達什麼(喜怒哀樂?寧靜?意象?虛與實?...)、以及我們想要如何表達(淺景深?慢速追焦糊動?對比?層次?...),而不是這些「曝光組合值」。

一開始,可就相機的預設模式,先學習「構圖」的原則。一般的攝影書籍,構圖原則的內容都大同小異,通常也不會講得很深入,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構圖美學,可以往美術與設計類的書籍做搜尋,這類的書籍對於美學原理以及構圖原則會講得比較深入與詳細。

接下來,就得去瞭解什麼是「曝光鐵三角」── (光圈,快門,ISO),以及三者之間彼此相互補償的關係(同一場景拍數張照片,每張照片維持相同的曝光值,但三者之間彼此互相調整)。

接在曝光鐵三角之後,就是相機的攝影模式 ── 光圈優先(Aperture Priority)、快門優先(Shutter Priority)、以及手動模式(Manual)。初學者應以光圈優先為入門,因為這是最不容易出錯的攝影模式,並可藉由光圈的調整,約略地去體會光圈大小對於景深的影響、以及光圈大小與快門速度的搭配。以光圈優先拍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進階到「快門優先」,以筆者個人觀點而言,快門優先有三個個主要用途:一、凍結畫面(單次對焦後高速快門凍結畫面);二、高速快門凍結追焦;三、慢速快門非凍結追焦;以快門優先做追焦,對焦模式得從「單次對焦」切換到「持續對焦」,而且通常會開啟連拍功能,除非我們是刻意地想要一張一張地手動按下快門來做控制;高速快門追焦是想要凍結畫面,而慢速快門追焦通常是企圖捕捉部分清楚、部分模糊流動的畫面 ── 例如主體清楚、但背景糊動。手動調整(Manual),以筆者使用經驗來說,有三個主要的使用時機:一、長時間曝光;二、光線不太夠,而且周遭場景會影響測光時;三、光線足夠,但背景的明暗分布與明暗差距會影響測光時;長時間曝光,通常就是拍夜景、煙火、星空、星軌、銀河等等,就目前的相機而言,相機預設的最常曝光時間是 30 秒,超過 30 秒的曝光,就得切到 bulb 模式,並使用快門線來控制曝光時間。光線不太夠,甚至是有點暗,再加上周遭場景會影響測光時(測光系統所測出的曝光組合,其快門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導致拍出成果有時過度曝光(或接近過度曝光)、有時又曝光不足(或接近曝光不足)、抑或主體糊掉,此時就很適合透過手動調整,來鎖定一個曝光組合是可以介於右貼壁與左貼壁之間、然後主體又可以拍得清楚不模糊,整輪拍完之後回家再透過後製來調整這些照片的曝光值。

筆者在這個階段時,是以光圈優先拍了許多照片之後,才開始練習慢快門追焦,之後再拍夜景、煙火、星空、星軌與銀河,接著開始拍微距,最後才開始拍飛羽。

這個階段很長,而且會陸續添購許多用品,例如相機背包、腳架、雲台、快門線、偏光鏡、減光鏡、鏡頭、加倍鏡、望遠鏡、閃光燈、柔光罩、果凍筆、鏡頭清潔液、鏡頭擦拭布、吹氣球、以及影像後製軟體等等。

相機背包的品牌琳瑯滿目,可以選擇的樣品很多,以筆者個人而言,是比較偏好 CaseLogic 的產品,因為它的產品底部大都有橡膠墊,可以預防潮濕的地面沾染相機包。就筆者的拍攝經驗而言,就不同的攝影場景與目的,添購不一樣的相機包,是有其必要,不太容易可就一個相機包來適應所有的攝影場景。

腳架,筆者買過 gitzo、photo pro、aoka 品牌的腳架,但最後偏好使用 gitzo 的腳架。腳架以碳纖維材質為佳,盡量不要購買鋁質腳架,因為碳纖維腳架耐摔,鋁質腳架不耐摔,如果我們會一直拍下去,那買了鋁質腳架就非常有可能會後悔,到最後又多花一筆錢去買碳纖維腳架。腳架屬於危險物品,不能帶上飛機,一定得放在行李箱,企圖帶上飛機會被當場沒收,切記(別誤會,筆者沒有犯過這種錯誤)!出國如果沒有要拍飛羽,則帶一號腳架就已經足夠(體積小比較不佔空間,而且長時間曝光也足夠穩定),筆者個人都是帶 gitzo 一號可反折腳架出國(可反折腳架可讓整個體積更加小巧)。一般的望遠變焦鏡頭與腳架的搭配,例如 Nikon 80-400mm 以及 Nikon 200-500mm,則是以三號腳架為佳,更大的定焦大砲,例如 Nikon 600mm F/4,則是以五號腳架為佳。

快門線,一般分為簡易型與進階型兩種,簡易型就是單純地手動控制曝光時間,所以得自己計算已經曝光多久,而進階型的快門線則有內建時鐘,可以設定精準的曝光時間,除此之外,還可以設定要拍多少張,以及張與張之間的休息間隔。

閃光燈柔光罩,筆者買過幾種樣式,但都還沒有遇到滿意的版本。閃光燈柔光罩可以自己做,彭永松老師在網路上有分享他自己繪製的金牛角柔光罩,網友可自行 Google 一下。閃光燈柔光罩主要是拍微距時會用到,其他場景就比較少用到閃光燈柔光罩,筆者拍微距拍了一段時間後,就覺得裝閃光燈柔光罩太麻煩與礙手礙腳(相機整個體積變大),就不裝了,之後都是找晴天的時候去拍微距,利用充足的陽光來拍攝。

買單眼相機的主因之一就是鏡頭可做更換,而鏡頭換來換去,難免會入塵,入塵太嚴重時,還是得做清理。以往,購買 Nikon 台灣代理商的公司貨,代理商是免費地會幫客戶清理入塵,但約莫從 2014 年開始,Nikon 的台灣代理商就宣布入塵清理不再是免費的服務,而且訂出的收費價格也不太便宜。筆者的相機是沒有給代理商處理入塵過,等到有入塵清理的需求時,代理商已經宣布要收費,加上還得北上跑到台北做清理,實在是太麻煩,最後筆者索性冒險自己做清理── 買了清潔液、果凍筆、以及等級較好的擦拭布等來清除入塵,直到目前為止,是沒有刮傷過低通濾鏡,還算 Okay。附帶一提的是,畫面入塵也可以透過後製軟體來移除,以 Lightroom 為例,如果入塵點是處於單純的色塊之內,使用 Spot Removal (Heal or Clone) 是可以有效地移除入塵點。

至於影像後製軟體,筆者剛開始是採購 PhotoDirector 3.0 來做後製,後來升級到 4.0 時,舊有的 3.0 組態檔一轉檔到 4.0 版,PhotoDirector 4.0 一讀組態檔就當機,筆者跟軟體公司回報這問題,並將某個相簿的組態檔與相片整個傳給該公司做 debugging,來來回回三趟,該公司仍舊找不出當掉的原因,這讓筆者放棄了 PhotoDirector 4.0,轉而購買與使用 Adobe Lightroom v5.0 (一路從 v5.0 支援升級到 v5.7),2016 年再因 Adobe Lightroom v5.7 沒有支援 Nikon D500 的 Raw File,又購買了 Adobe Lightroom v6.0 (有一點被迫花錢升級的感覺)。整體而言,Adobe Lightroom 的穩定度好很多(當掉頻率小很多,久久當一次)。

剛入門影像後製軟體,先學裁切,Lightroom 有預設的裁切格式,例如 4 x 6, 8.5 x 11, 5 x 7,16 x 9等等,也可以讓使用者做客製化裁切 ── 輸入比例或透過滑鼠控制裁切範圍;再來就是調整曝光值 ── 整張調亮或調暗,再進一步則可做部分調整,可透過遮色片或筆刷來指定哪些部分要做曝光調整;Adobe 對整個畫面的 pixel,依亮度歸類成 Blacks、Shadows、Exposure、Highlights、以及 Whites,其中 Exposure 就是 Midtones,這部分通常不需要做調整,所以 Lightroom 的介面沒有秀出 Exposure 可讓使用者來做調整(要調整就得透過筆刷自己塗),其他四個類別 ── Blacks、Shadows、Highlights、以及 Whites,則可直接透過 Lightroom 的介面來做調整。飽和度(Saturation),可以對整張照片調整飽和度,也可對部分區域調整飽和度(透過遮色片或筆刷)。色溫(Color Temperature),可直接輸入數值做調整,也可使用 White Balance Selector,直接點取畫面中應該呈現白色的物體,讓 Lightroom 自動地調整色溫。Adobe Lightroom 的唯一缺點,以目前最新的 Adobe Lightroom v6.0 為例,就是沒有辦法做疊圖,所以想要疊圖就得使用 Adobe Photoshop。

Well,筆者見過部分攝手有點排斥與不屑使用影像後製軟體,甚至有一點據此來彰顯其功力,例如分享照片就強調「原圖直出未裁」或「原圖直出無後製」;Hmmm ...,好吧,就讓這些高手去彰顯功力,我們還是繼續使用後製軟體。筆者的建議:影像後製軟體還是要學要用,因為會裁才會拍(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裁切方式與裁切觀點),裁久裁多了對畫面就會有感覺有看法,調久調多了就知道哪些眉角要注意、哪些場景需要留意哪些事情。影像後製軟體也可以讓我們少搖很多黑卡,只要我們把畫面的色階分布控制在左右壁之間,稍微不理想的部分再透過後製慢慢調整;當然,光差實在差太大的畫面還是得搖黑卡,或者透過補光來克服。

將照片印出來看、隔段時間再看,會有更為清楚的意見與看法。許多攝影者都習慣在螢幕上觀看照片與進行影像後製,甚少將照片印出來看,筆者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如此,但因為偶而會列印家人的照片,久了就發現將照片印出來看與隔段時間再看,對於照片會有更為清楚的意見與看法;之後,對於自己覺得拍得很不錯的照片,筆者就會將它印出來看與隔段時間再看,讓這些照片有了一些演化的版本。

參加攝影課程,一定會有外拍課程,其中也難免會有擺拍的場景,有些可能會有些爭議。就筆者個人的觀點而言,擺拍場景如果是私人的場地,而且沒有牽涉到人物的福祉議題,通常不會有爭議,但在公眾場所擺拍,就得考慮到公眾的利益、環境的破壞與否、以及人物的福祉議題。此外,拍攝人文時,應該對於人文場景做點功課,以避免觸犯人文禁忌;例如,有些原住民的祭祀場域是禁止外人進入,有些則是禁止女性進入,有些則是參與者與其相機都得結芒草以避邪,因此拍攝之前務必做點功課,以免觸犯禁忌或引發衝突;再如媽祖繞境,參與者有禁忌得遵守,之於拍攝者也有一些禁忌要留意,例如不可站在神轎動線的正面來拍神轎,以及不可觸摸神轎等等。

攝影的初學者,難免會拍些擺拍照以及芭樂照來磨練自己的攝影技術,在不觸及爭議的情況之下當然是無可厚非,但拍多拍久了已經是老手了,如果仍樂衷於拍攝擺拍照以及芭樂照,那就是個人的天性使然;筆者個人認為,比較好的發展是應該要跳脫擺拍照與芭樂照的階段,因為擺拍照與芭樂照所展現的只有匠氣(拍得很棒很美很漂亮,攝影技術吉罷分),其背後通常沒有什麼故事或感動,對攝手本身而言也沒有多大意義,一張攝手家人的照片,即使就技術眼光來看是拍得不好,但對攝手來說,都比擺拍照與芭樂照來得更有意義。

攝影除了美學的追求之外,亦可包含知識性的追求,例如以微距拍得的昆蟲,如果去查閱該昆蟲的詳細資料,是可以增長自身的知識;部分風景照偶而也含有地質或氣象方面的知識可做探討;目前許多人喜歡拍攝的飛羽,其羽毛、習性、攝食或獵食的方法與種類、求偶行為、育雛過程、遷徙的路徑等等,都是可以詳加研讀的知識領域。當然,絕大多數的攝手對於拍攝對象的知識性是沒有多大興趣的,其在乎的通常是把照片拍得很棒很美、並據此與同好從事社交活動,這是大多數人的人性,也沒什麼值得批評的,筆者只是提醒攝影的初學者,攝影除了美學之外,也有知識性 ── 如果你願意去找資料做研讀的話。


最後,筆者要分享自己攝影心境的轉變與起伏;一開始,筆者只是單純地拍攝家庭記錄照,覺得沒有學習攝影技術的必要,接著則是陷入狂按快門的泥淖,跑了一些芭樂景點拍了一些芭樂照,又追了飛羽三年多,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在這個階段是有一點為了拍照而拍照的傾向,越過這個階段之後,就逐漸回歸平淡,以隨興隨緣的心境來拍照,偶而遇到一些狂熱的愛攝者,就想起自己也曾經歷過那樣的階段,嘴角會泛起會心的微笑。拍久拍多了繞了一輪之後,就不再瘋狂地讓相機猛眨眼;心境沈澱了,就很自然地回到攝影的初衷 ── 想拍再拍的隨興拍攝;照片,隨興隨緣拍到的最令人回味!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10158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