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2 18:16:21瀏覽189|回應0|推薦1 | |
弟在書局買了一本關於中國歷史的書來看,作者是美國人,好像不是專業歷史學家。之前,自己也在書店買到一本三字經經典的讀本,作者是大陸人,歷史學者。封面的廣告上說大陸首印量達一百萬冊。同時,也買了另一本關於台灣史蹟介紹的暢銷書,作者是台灣人,從事工商業,利用假日背著相機穿梭古蹟,書寫文史。弟說,暢銷的書籍似乎都不是從事那些專業的人寫的,而且很多都是歐美和大陸人寫的,你們這些台灣各領域的專業學者哪裡去了呢?他們寫的東西未必是經過足夠的專業訓練而寫出,或者是代表外地人的觀點,可是發揮影響力的都是那些非專業的人、外地的人,而你們盡寫一些堆在期刊架上沒人看的東西,無益國計民生,為什麼會這樣呢? 文、史、哲、藝這些東西,雖然說看起來似乎沒用,卻也可以在暢銷書、多媒體、遊戲內容和生活點綴等多方面看到它龐大的商機,而且對於社會人心影響深遠(當然也就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整個環境氛圍)。雖然說,在各種的應用上,未必需要由專業的學者來做,但是,直接關於其內容的第一手研究、詮釋及介紹,或許可由學者來做,以增加詮釋、理解的精確性。而應用上的變化、改造,通俗性的接受上之偏取所需所好,可能才是一個不一定要由專業者來做、且更適合自由發揮的空間。 道理上雖然如此,可是專業學者若要去做這些,必須在制度上給予專業學者有做這些事情的空間。現在的制度裡,其他非論文的學術形式基本上是不被承認的。在龐大的研究、教學、輔導、開會、服務等等各種工作負擔下,學者有限的時間所能做的研究工作幾乎完全被限制在論文的形式中。而且,即使只做論文形式的研究工作,還必須與時間賽跑。具體來說,在現在的升等與評鑑制度下,要在升等通過或評鑑的時間點起算的前五年內(若是升等,扣除升等審查流程所需的時間之後,大約是提升等前的四年半內),寫出提供給升等或評鑑之審查者審查的著作。在某些系所,升等著作是一本出版的書,加上數篇期刊。如果寫得太慢,書中某些改寫投稿的篇章或有些單獨的論文就會超過了期限而作廢。如果等到時間較接近時才一起投稿,又難以同時兼顧申請國科會及各方研究壓力所需的定期論文產量。且若部分論文審查過慢,無法及時刊出,又會造成升等著作不足的情況。因此,現在的學術工作者,基本上並不是一個做學問的學者,而比較像是一個善於定期定量生產的論文寫手!而且,瞭解在學術圈生存的技術,可能遠比瞭解鑽研的學問內容更為重要。在如此的情況下,學者越來越不可能從事那些對於社會有直接貢獻的工作,學者逐漸地退出社會,全體被束縛在學術論文的生產繁衍工作之中,寫著只有少數人閱讀的專業術語,看著外地的人以及非專業人士發揮著廣大的影響力,當然也就更難為自己的存在價值做辯護了。 2010.10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