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5 13:51:52瀏覽1661|回應17|推薦11 | |
大約一年前,郝龍斌市長抓到了一個Android app軟體的客訴案件,覺得可以大大表現他幫消費者爭取權利,對抗全世界軟體巨人Google的舞台,於是大張旗鼓,開記者會,擺出一副要為小市民申冤的政客嘴臉,要作世界第一,要求Google app要學賣保險套、感冒藥、內衣內褲一樣,都要有七天鑑賞期,不滿意包退。 這個案件審理過程中,Google索性封鎖了臺灣app市場,讓臺灣人不能買Android app, 更讓臺灣的app開發者,不能在台灣賣app。 前幾天,法院判定,台北市政府越權,此一案件,台北市政府敗訴。然後,郝龍斌決定上訴。政客鬧劇不知道要鬧到什麼時候?也許要鬧到郝龍斌知道他選總統無望了的那一天吧。 這件事情,一般的新聞討論,也是集中在消費者權益上打轉。但這件事情,事實上可能深深傷害了臺灣的軟體產業發展的機會。臺灣要是能夠利用雲端產業,發展出他的軟體品牌,利益何止百億美金?工作機會何止數萬?結果卻在郝龍斌這些混蛋政客的算計、面子中,都給他輕拋了。 怎麼說呢?看倌且聽我說。 臺灣現在主要的經濟實力,還是在硬體代工(OEM、ODM)。臺灣一直無法深入發展軟體產業。這些當然是有很多的因素,譬如我們傳統文化,不鼓勵獨立思考,不鼓勵縝密思考,只鼓勵盲從權威,只鼓勵團團轉的假忙碌,然後政府又一直有他的產業政策,要下各種錯誤的指導棋。 但是單從軟體產業的層面來講,軟體產業的複雜性卻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軟體其實就是人類智力活動的電腦呈現,因此軟體產業,就是要管理團隊的腦力。要能管理一個上百人的軟體團隊,就需要縝密的需求調查、技術規格開發、介面定義、程式撰寫、軟體測試、軟體維護、文件管理、版本管理、議題追蹤、等等。而軟體成員的來來去去,軟體的數年、甚至十數年的生命週期之維護,都是需要縝密規劃,不斷調整的。 這些技術,不是像買一個專利一樣。這些軟體管理的技術,基本上就是一個公司的管理架構,非常難以複製、客製化,而且事實上是每個公司都有他的一套不同程序,配合上各種不同的文件規格。 因此,傳統上,要發展軟體產業,比記憶體大廠、手機廠要開發新生產線要複雜多了。這樣的一個技術障礙,也一直阻撓了臺灣的軟體產業,甚至品牌產業的發展。因為現在任何高科技產品,軟體都是主要的競爭力。 但是,Google與Apple的雲端app產業,現在正在打破這樣軟體巨人壟斷軟體產業的現象。他們把軟體計畫管理中的許多工具,都開放到了雲端,變成殺必輸(services)。這樣,小型軟體公司,甚至個人,只要符合他的介面定義,就可以遵循雲端提供的各種軟體開發架構與流程,輕鬆便捷的開發app,然後在這國際開放的平台上競爭、獲利、成長、壯大。根據研究報告,這樣的架構,有可能可以降低軟體開發成本達5成左右。譬如最有名的,就是憤怒鳥,開心農場之類的成功案例。而臺灣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有許多的小型公司、團隊,很會寫小程式,卻一直沒有辦法運用到大型軟體開發的管理技術,打入國際市場。 現在這些臺灣小型app的團隊,都已經被郝龍斌掐著脖子,掐了一年了,沒辦法在台灣市場賣軟體。而且郝龍斌還顢頇的為了他的政治算計、政治面子,要繼續的掐下去。這些軟體產業本來可以在台灣練兵,然後利用雲端app的架構,設法抓住這次機會,看看台灣是否能夠真的做出國際級的軟體品牌。 我們想問,一年前,郝龍斌做這個決定時,是否問了軟體產業的意見? 他知道許多產品拆封後,是不能退貨的嗎? 他可知道軟體app下載,就是程式碼(Java)下載嗎?一週鑑賞期內,可以被盜拷多少份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